本書是納博科夫第四部小說,講述了間諜斯穆羅夫的一生。讀者到最後才意識到本書的敘述者就是斯穆羅夫他自己。由於他的身份特殊,他隻是通過彆人的眼睛來看自己、觀察彆人,並且保護他的身份不被識破。他最後因為不堪彆人的羞辱而自殺,卻在死後受到更大的羞辱。《眼睛》關注個人身份的性質,並指出,具有強烈自我意識的個人隻能通過他理解周圍人對他的評價來定義。一位嚴肅的心理學家可以透過我雨滴般晶瑩的密碼文字分辨出一個靈魂化解的世界,在那裡可憐的斯穆羅夫的存在隻取決於他在彆人頭腦裡的反映,而他們的頭腦接著也像他的一樣,被置於同樣離奇的鏡子似的窘境中。故事的結構戲擬偵探小說的結構,但說實在的,作者否認有任何玩弄、迷惑、愚弄或者欺騙讀者的意圖。其實,隻有立即看懂的讀者才會從《眼睛》中獲得真正的滿足。即便最易輕信的讀者,讀這篇靈動閃爍的故事時要認識斯穆羅夫為何許人,也不可能費很長時間。我用一位英國老太太,兩名研究生,一位冰球教練,一位醫生,一位鄰居的十二歲的孩子做試驗。孩子最快,鄰居最慢。《眼睛》的主題是實施一項調查研究,它引導主人公通過許許多多的鏡子,最後以一對形象的重合告終。三十五年前我以某種神秘模式整合敘事人追索的不同階段,我不知道我人中得到的強烈快感是否會為現代讀者分享,然而,無論如何,強調的不是神秘,而是模式。我相信,儘管時光流轉,書海更迭,一種語言的海市蜃樓變成了另一種語言的綠洲然而追蹤斯穆羅夫依然是件精彩的活動。情節不會在讀者頭腦裡——如果我把那頭腦研讀得正確的話——簡化為一個慘痛的愛情故事:其中有一顆痛苦扭動的心不僅遭受棄絕,而且受到羞辱和懲罰。想象的力量終歸是善的力量,這些力量依然穩穩地駐留在斯穆羅夫一邊,而事實證明備受煎熬的愛的苦澀,就像它最銷魂的回報一樣,令人陶醉,催人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