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潛艇與航空艦(1 / 1)

對於海上交戰而海軍實力較弱的一方,潛艇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武器。潛艇對於海軍掌握製海權沒有多大幫助,但卻會破壞一國的海上交通,潛艇作戰的目的是讓對於不能有效地利用掌握的製海權,其本意是既然水上的航運權我不能利用,也不能讓你使用。就猶如攔路搶劫的強盜,最終因其造成的恐懼而達到阻絕商路的目的。潛艇作戰對於一個大陸國家能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對於一個島國來說卻是致命的。象英國和日本這樣的島國,對於潛艇戰就十分的厭惡和恐懼,英國人甚至曾努力將潛艇列入禁止使用武器的國際公約,但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這是很可笑的行為。對於潛艇作戰的效果,其實中國海軍在清末時就有深刻的意識,《伯利恒條約》中甚至有為中國海軍建造100艘潛艇的計劃,但在日本人的強烈反對下最終不了了之。北洋海軍部曾於1913年派出韓玉衡、陳宏泰等人由魏瀚帶隊專門赴美國學習潛艇製造,並在馬尾創辦海軍潛艇學校。不過北洋海軍購買潛艇的努力都在日本人的阻撓下流產。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英國人曾許諾分配給中國海軍四艘被亢的德國潛艇用於研究,不過,這個分配方案最終在日本人的強烈抗議聲中而作廢。英國人突然變卦讓參加巴黎和會的海軍代表陳紹寬白歡喜了一場。共和海軍從未放棄過得到潛艇的努力,歐戰後大批的德國企業和工程技術人員來到中國,使得國內工業技術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共和海軍將得到潛艇的希望從國外購買而轉到國內自行建造上來。1923年,新餘鋼鐵廠與德國克虜伯公司合作生產出高強度的不不鏽鋼耐壓鋼板,其後太原保晉鋼鐵公司也研製出強度甚至高於克虜伯產品的高強度不鏽鋼板,這使得國內具備了建造潛艇的基本條件。內燃機技術方麵中國並不落後於世界,但在大馬力船用柴油機方麵,德國人還是稍勝一籌,蕪湖重型機械廠與從德國引進技術生產的man式柴油機很快就成為共和海軍的首選。1925年,海軍部曾計劃建造一型排水量為528噸的實驗型潛艇,但其方案被總統否決,海軍部根據總統“潛艇要走大型化、遠洋化的道路”和“中國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潛艇部隊”指示,又重新開始新的試驗型潛艇的建造設計。雖然《凡爾賽條約》中規定德國人不得向第三國轉讓軍事技術,但在中國工作的德國工程師們可不會理會這些,他們還想憑借著這些技術在中國得到獎金,以便能使生活在困苦中的德國親屬們稍微過上好一些的生活。小阿爾弗雷德更是雄心勃勃,他要在中國進行試驗,以便為今後重建德**工和實現德國的複興積累必要的技術和儲備人才。克虜伯所屬的日爾曼尼亞造船廠很快與蕪湖造船廠達成合作協議,由日爾曼尼亞提供技術支持,在蕪湖造船廠建立潛艇製造廠,蕪湖造船廠每建造一艘潛艇將向日爾曼尼亞支付總造價的百分之五作為技術轉讓費。日爾曼尼亞造船廠是一戰期間德國主要的潛艇製造商。很快,蕪湖造船廠向海軍設計局提交了兩份潛艇建造的詳細說明書。其中一型是以德國1916年建造的u81型量產中型潛艇為藍本設計,設計代號為hq101型,性能指標為長度57米,排量922噸/1062噸,航速17.2節/9.8節(水下),續航力9200海裡/10節,90海裡/6節,動力係統為兩台仿製的man式柴油機(3800馬力),2台上海電機廠製造的scd860型1350馬力的大型電動機。6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前4後2),載彈量18枚(包括發射管內的6枚),一門105毫米艦炮。…,另一型以德國1918年u135型大型遠洋潛艇為藍本設計,設計代號為hq201型,性能指標為長度72米,排量1278噸/1680噸,航速17.5節/10節(水下),續航力10800海裡/10節,78海裡/6節,動力係統為兩台仿製的man式柴油機(4600馬力),2台上海電機廠製造的scd860型1750馬力的大型電動機。6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前4後2),載彈量18枚(包括發射管內的6枚),一門150毫米艦炮。兩型德國潛艇的綜合性能都很不錯,海軍部難以取舍,最終決定每型各建造兩艘,由蕪湖造船廠和馬尾海軍造船廠每型各建造一艘,不過在建設之初,按照上級指示將潛艇全部裝備的火炮都改小了一個型號。林鑠當看到最初設計的潛艇裝備150毫米火炮後嚇了一跳,靠,這些人不會想讓潛艇浮在水麵上和驅逐艦對轟吧?對付商船,有105毫米口徑已經足夠。hq101型試驗潛艇最終裝備了一門75毫米速射炮,而hq102型則裝備為105毫米火炮。雖然德國人設計的88毫米火炮性能優良,但共和海軍為保證後勤的統一和簡化,火炮一直在使用為數不多的幾種標準口徑,最早就被排除在方案之外。這個年頭,潛艇說白了就是一種能潛到水下的水麵襲擊艦,對付3000噸排量以下的商船,用炮彈要比用魚雷顯得劃算得多。而且魚雷體型龐大,每艘潛艇的載彈量都有限,在減小火炮口徑後炮彈的攜帶數量增加了三分之一。共和海軍四艘試驗型潛艇於1928年9月先後開工,其建造速度要比水麵艦艇的建造快得多,即便是共和海軍這樣第一次建造潛艇,在建造過程中還要解決不鏽鋼耐壓殼焊接困難等諸多難題,但在開工後僅11個月第一艘潛艇就已經交付共和海軍進行航行試驗了。在航空母艦建設上,日本人走在了共和海軍的前麵。事實上出現了一支強大的航空兵力隻是日本海軍的歪打正著。因為日本海軍建設航空兵力本來並不是準備用來對付美國,而是用來對付中國的。共和海軍很早就建立了航空隊,但對於航空母艦的建造就不那麼上心了。航空母艦的先驅是美國人伊利,1910年10月14日,他駕駛一架寇蒂斯雙翼機從停泊在弗吉尼亞港內的“伯明翰號”巡洋艦上甲板上臨時搭建的木製跑道上成功起飛,第二年1月18日,在舊金山灣,他又駕駛飛機成功地降落在“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的甲板上。由於歐戰之中飛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歐戰期間各海軍強國就有了建造專門的海上飛行平台――航空戰鬥艦的設想,不過當時由於物資緊缺,並沒有付諸實施。歐戰後,各海軍強國都開始了建造航空戰鬥艦的實驗,英國人於1918年工開的“競技神號”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建造的航空戰艦,而日本人於1921年11月建成下水的“鳳翔號”航空母艦則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戰艦。而且日本人建造的“鳳翔號”其實比英國人的“競技神號”更接近二戰期間航空戰鬥艦的樣式,“鳳翔號”也是世界上第一艘在甲板上采用右上島式建築的航空母艦。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日本人又把島式建築拆除,改成了全通式“平甲板航空戰艦”,不能不說是航母發展中外的倒退。日本人建成“鳳翔號”後,其實也就是個能在海上遊動的“鐵盒子”,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沒有飛機。日本的航空工業最初並沒有引起軍方的重視,隻靠著民間投資在“小打小鬨”,最初隻有“三菱內燃機株式會社”一家飛機製造廠,後來才逐漸出現了中島、川崎、三菱等製造商。…,一直到1923年夏天,日本人總算是為“鳳翔號”上配齊了飛機。共和海軍也早在1921年就開始了對“航空戰鬥艦”的研製,受限於當時的艦船製造能力,再加上海軍部門對於“航空戰艦”的輕視,直到1925年才按日本“蒼龍號”航空戰鬥艦的樣式設計出第一艘航母。在這個時空共和海軍將航空母艦稱之為航空戰鬥艦,林鑠最終也隻得入鄉隨俗,也許航空戰鬥艦的稱謂更符合這種新式戰艦的特點。這種標準排水量12000噸的“航空戰鬥艦”設計直接被總統“槍斃”,海軍艦船部門隻能又重新按照總統的要求開始再次設計“總統的玩具”,最終共和海軍第一艘試驗型航空戰艦“廣東號”於1928年3月在新建的海軍汕頭造船廠開始開工建造。其後總統又在海軍特彆建造經費中撥款在羅源造船廠開工建造了“廣東級”的二號艦“廣西號”,由於一直在進行各種測試和實驗,而且在建造過程中不停地進行一些改動,直到1931年7月,曆時三年多的“廣東”號才剛剛建成下水。“廣東級”航空戰艦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全封閉艏艉直通式甲板的航空戰鬥艦,右後側島式上層建築,與島式建築一體的煙囪向外傾斜,為了平衡配重,左側的甲板則儘量上外延伸,最少在外觀上已經符合了另一個世界二戰時期經典航母的特點。“廣東級”航空戰艦標準排水量21600噸,水線長度231米,飛行甲板長度236米,艦寬23.5米,飛行甲板寬度31米,吃水8.3米,動力10台海軍專用重油鍋爐,3台蒸汽輪機,三軸三槳雙舵並列,功率12.6萬馬力,最大航速31節,續航力8200海裡/18節。“廣東級”飛行甲板要求能夠抵禦500公斤航空炸彈的俯衝攻擊,為了達到這個要求,特彆設計了總厚度為135毫米的三層裝甲,由於加裝水平裝甲所帶來的重心升高,為此不得不減少艦載機數量,將機庫設計為一層。“廣東級”航空戰鬥艦最終艦載機數量隻有51架,大約比同期服役的各國航空艦艦載機數量少三分之一,但其防護水平卻遠遠高於同一時期建造的各國航空戰艦。在這個時代,由於飛機性能的限製,使用航空炸彈若想炸沉成一艘主力艦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各國基本上都是將航空戰鬥艦當作輔助艦來使用,雖然在1928年進行的“米切爾試驗”已經證明飛機所攜帶的航空炸彈或是魚雷足以炸沉一艘排量在30000噸以上的重型戰列艦,但海軍內部依然對其結果爭論不休,因為“米切爾實驗”針對的目標是停泊在水麵靜止不動的目標。一艘在海麵上高速機動的戰列艦怎麼能讓一架小小的飛機給炸沉呢?傳統思維的慣性禁錮著人們的思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