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等待(1 / 1)

經過數月的精心準備,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所策化的大規模戰略反攻的時機終於成熟。保盧斯統率的德國第6集團軍在伏爾加河畔的朱亞什維利磨光了所有的銳氣,已漸漸顯露出強弩之末、後繼乏力的疲態出來。實際上從11月開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蘇俄軍隊即將在朱亞什維利格勒發起大規模的反攻,俄國方麵超過一百萬人的大規模軍事調動不可能做到毫無痕跡。希特勒對於總參謀部的“清洗”加強了他對於陸軍的控製力,但也導致總參謀部缺少判斷力和效率低下,大批敢於與希特勒叫板的優秀陸軍將領被解除了職務,總參謀中現在隻剩下一大批唯唯諾諾,對希特勒唯命是從的應聲蟲。實際上在10月底,希特勒就接到了各種報告,蘇俄軍隊正在向朱亞什維利格勒一帶集結,他也認識到了第6集團軍側翼因缺少保護而存在的危險,但他一廂情願地認為在朱亞什維利格勒蘇軍的調動是為了防禦,或是配合在爾熱夫的進攻。他不相信蘇聯人有在發動大規模反攻的能力和勇氣。沒有人再會去會去觸犯“元首”,除了新任的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自從1942年開始,希特勒就變得越發固執,並且開始懷疑手下那些陸軍將領的判斷力和勇氣。在哈爾德元帥辭職之後,希特勒精心挑選出蔡茨勒上將越過一眾資曆比他更深的陸軍將領,接替哈爾德成為總參謀長。希特勒希望這位因他破格提拔為總參謀長。使其成為陸軍中最年輕上將蔡茨勒會對他感激不儘,俯首帖耳。希特勒現在愈來愈聽不進屬下的勸告,甚至討厭彆人提出不同意見,這也使他開始出現分析和判斷錯誤,並由此做出一係列錯誤的決定,從而導致整個德軍的潰敗。在蘇軍開始大規模反攻時,準備從朱亞什維利格勒撤退的保盧斯出乎意料地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要求他固守在朱亞什維利格勒和伏爾加河沿岸地區,希特勒希望重現去年在莫斯科失利後力挽狂瀾,轉敗為勝的奇跡。但這一次他的錯誤決定葬送了德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擁有三十二萬人的第6集團軍。希特勒任命在東線作戰中表現出眾的曼施坦因元帥出任新組建的頓河集團軍司令,去解救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團軍。“尊敬的元首,我們有必要向中國人和意大利人進行求援,曼施坦因元帥手上的兵力不足。根本無法突破敵人的包圍圈。如果第6集團軍死守在伏爾加河一線。必然會遭受殲來性的打擊!”在“狼穴”的作戰室裡。蔡茨勒依舊喋喋不休地向希特勒念叨著向同盟國家求援的必要,並且一再試圖說服希特勒下令讓保盧斯集團向曼施坦因的增援方向突圍。“決不能考慮撤退,如果我們離開那裡。將永遠不會再回去!”希特勒突然毫無征兆地大發雷霆,“你應該很清楚,我們一旦後撤彆想再回到那裡。今年夏天的努力也全白費了,數十萬英勇的德國士兵的生命,就白白犧牲了!我們一步也不離開伏爾加河,也不向中國人低頭!”蔡茨勒愣住了,他不明白元首為何有那麼大的怒火。希特勒的憤怒是有緣由的,其實在返回“狼穴”之後,他就意識到了東線戰局的危險性,立即打電話給裡賓特洛甫,要求外交部長約見中國代表,並要求共和軍越過烏拉爾河向蘇俄進攻。駐德大使楊傑上將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德國方麵的要求,共和國方麵的借口是共和軍不可能違反中立條約越過西伯利亞、哈薩克和希瓦汗國的領土而向蘇俄進攻。並且提出隻有德國方麵接受共和國提出的與蘇俄進行停戰的建議,中國方麵才能為德國提供必要的援助甚至軍事支持。共和國方麵趁機要挾,意圖迫使希特勒低頭,這是讓元首格外憤怒的主要原因,剛才蔡茨勒提出向中方求援,更讓希特勒勃然大怒。世界上“最優秀的”雅利安民族什麼時候淪落到了要向東方的“劣等人”去求救,不,絕不!與在俄國前線為東線的形勢憂心不已的德國將軍們正相反,此時,在埃及的亞曆山大港,剛剛晉升陸軍大將的張義安則悠閒得多。為了隨時能向德軍提供支援,從東北和西北戰區抽調的共和軍第3、9、13、18、32、37、38和第54集團軍逐漸開始抵達地中海區域。其中準備首批參戰的第9、13和第32集團軍分彆希臘和意大利進行整休,而大批的軍用物資則主要集中在亞曆山大和塞得港兩地。在得到德軍第6集團軍三十多萬人被圍困在朱亞什維利格勒的消息後,張義安大將以為自己的部隊很快就能夠被派往前線。他的心情並不是很平靜,如果按照計劃,他將成為自蒙古鐵騎之後,相隔數百年的時間裡,第一位帶領大軍踏上歐洲領土的東方將軍。這象征著在經曆了數百年的白人統治時期之後,代表亞洲文明的中華民族又重新崛起,再一次屹立在了世界之巔。這肯定會成為曆史上濃墨記載的一幕,而他將會成了這一瞬間的主要角色之一,足以讓他名垂青史。可是,一個多月過去了,眼看著新年將至,國內卻被有絲毫要行動的意思。根據總參謀部的通知,整個戰役計劃推遲到了1943年春季之後。“媽的,希特勒在想什麼?即使我們現在開始行動,都已經無法解救被圍困中的第6集團軍了,難道他希望德國滅亡?”在設在港口的烏克蘭方麵軍司令部裡,張義安幾乎每天都會跑到作戰室裡與參謀人員研究著俄國方麵的戰場形勢。曼施坦因的營救行動已經徹底失敗,保盧斯手下的三十多萬人被一百二十多萬蘇軍團團圍困,缺少補給,很快就會被消滅。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希特勒依然不接受共和國方麵所得出的條件,從而眼睜睜地看著保盧斯的部隊在絕境中掙紮,卻毫無辦法。“德國人不想讓我們插手歐洲事務,我們又何必多事,我們的士兵為什麼要去為德國人而平白無故地流血。如果德國人不肯屈服,我相信國內寧可眼看著他們失敗,也不會伸出援手!”他的參謀長嶽承宗站在身邊悠悠地說道:“在到德國之前,我一直認為他們的實力很強,但實際的情況卻讓人十分失望。德國人號稱是世界上僅次於我們和美國的第三大工業國,可實際上他們的軍工製造能力甚至還不如俄國人。經坦克製造為例,德國每年生產的坦克數量隻有3000多輛,這根本能彌補不了前線的損失,而俄國方麵每年卻能製造出23000輛坦克和30000架飛機,這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美國的援助,但從這方麵來說,德國人必輸無疑。”嶽承宗在德國當了三年多的使館武官和裝甲兵顧問,對於德國問題有著相當深的研究,德**工生產由一群絲毫不懂管理的納粹官僚們統治著,其生產混亂情況簡直不可理喻。主管工業生產的戈林不管陸海軍的需求,一直把材料優先供應給空軍方麵,製造飛機的材料用不完,而陸軍方麵急需的坦克原料供應卻經常中斷。德國人空有每年超過3000萬噸的鋼鐵產量,其裝甲裝備產量卻與每年隻生產出300萬噸鋼鐵的意大利相當。高度集權之下的官僚作風和效率低下在德國得到了全麵的體現,由於包括希特勒在內的納粹高層經常插手軍工生產,時不時發出一些不合實際的指令,這更讓原本脆弱的德**工生產雪上加霜。如果德國人不改變這種情況,那麼它會變得越來越虛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