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沈裕瞥見竹林外的沈衡,涼涼地反問了句:“是嗎?”
容錦被這巧合噎了下。
但若是專程解釋,反倒又顯得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隻好扯了扯嘴角,不尷不尬地笑了聲。
說話間出了竹林,徹底沒了遮掩,才發覺沈衡身旁竟還有位衣著華貴、打扮得格外精致的美人。
她手中拿著隻斷了線的紙鳶,正輕聲與沈衡說著些什麼。
少女藏不住心事,緋紅的臉頰將心思暴露無疑。
見著有人來,似是慌了一瞬,神情中也添了些許窘迫。
“多謝,”沈衡垂眼看著地麵,並未有分毫逾矩,客客氣氣道,“去花廳的路我已知曉,就不勞姑娘了。”
丫鬟上前輕聲提醒了句什麼,少女飛快地看了眼沈裕,匆匆離開了。
沈裕駐足片刻,等沈衡上前見禮時,多問了句:“方才那是?”
沈衡有些意外他會關心這種事情,但還是隨即答道:“應當是呂家的姑娘……”
三言兩語間,又從閒話聊到了呂嘉身上。
容錦不緊不慢地跟著,聽兩人議論了會兒,意識到那位看起來慈眉善目、臉上仿佛總帶著殷勤笑意的呂大人並沒看起來那般好相與。
沈裕初到此地,強龍不壓地頭蛇,心中多少存著顧忌,若不然也不會出席這場晚宴。
晚宴打的是“接風洗塵”的名頭。
呂嘉做東,攜湖州屬官作陪,席上的菜品豐盛而精致,雖無歌舞,但遠處的水榭有婉轉悠揚的絲竹聲隔水傳來。
顯得平和而又安逸。
叫人極難將此與奏疏上所說的流民四起、餓殍遍野的景象聯係在一起。
這種情境極易令人在不知不覺中放鬆下來。
容錦替沈裕添了盞茶,發現一旁的薛侍郎被勸著多喝了兩杯據說是湖州特產的美酒後,已經快要被人拉著探討起詩文了。
直到沈裕不輕不重地放下茶盞,問起正事,眾人這才一凜,紛紛收了心。
“這一路過來您也見著了,百姓安居,雖偶有流寇作亂生事,但不成氣候……”呂嘉一番解釋,神情自若道,“湖州並無大礙,請您放心。”
容錦聽了他這話,回想從渡口過來的這一路上所見,仿佛確實如此。
沈裕輕輕叩了下桌案,倏地笑道:“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旁人見他如此,大都鬆了口氣,容錦卻莫名覺出些危險的氣息,心稍稍懸了起來。
但沈裕並未發作,甚至沒有從前應酬時的不耐,脾氣好得簡直不像是他。
沈裕並未追問,呂嘉就更自在了,言談舉止間漸漸帶出東道主的架勢。
有侍從借著斟酒的時候,低聲回稟了句什麼,呂嘉的目光從廳中一眾人身上掃過,最後落在了沈衡身上,尋了個由頭閒談起來。
甚至有意無意地問起家中境況。
沈衡的態
度不遠不近,既不會顯得迎合,也不至於疏離。
容錦漫不經心地聽著,見沈裕手邊的茶盞空了,上前兩步,卻隻聽沈裕似笑非笑道:“看樣子,呂家姑娘是看中了清淮……”
有前車之鑒在,容錦這回並沒失手。
她不疾不徐地添了茶水,穩穩地放下瓷壺,從頭到尾眼皮都沒抬一下,卻也不肯接這話茬。
眉眼低垂,顯得平靜又冷淡。
除卻早前相識那會兒,沈裕很少見容錦失態。
與其說她天生好脾氣,倒不如說她壓根不會將大多數事情放在心上,麵上好說話,骨子裡卻薄情。
唯有放在心上的寥寥幾人,才能令她動容。
她那個托付給顏青漪的小妹是一個,明明不舍得,卻寧願遠遠地送走,怎麼都不放心留在自己身邊。
沈衡興許也算一個。
縱然容錦平日並無顯露,但沈裕始終記得當初在南林行宮,她神誌不清時,攥著玉佩不願讓人離開。
沈衡至今尚未婚配,沈裕並沒保媒拉纖的愛好,雖算是他名義上的長輩,但從未過問半句,了解的甚至不如今日呂嘉問得多。
但有那麼一瞬,他忽而覺著,沈衡也到了該成親的年紀。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