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王麵色慘白,如一攤爛泥,全身哆嗦不已,想張口求饒。卻未能發出聲音。
周全上前,伸手用力,卸了江夏王的下巴。然後將江夏王拖了出去。
南安王滿臉鮮血,狼狽至極地爬了起來,跪著連連磕頭謝恩:“多謝皇上恩典。”
盛鴻冷冷地看了過去,目中閃過一絲厭惡,語氣森冷:“南安王,你迷途知返,將功贖罪。朕暫且饒了你。不過,日後你若再有反意,江夏王的今日,就是你的來日。”
南安王全身哆嗦個不停,話也說不利索了:“皇上放心,我以後一定安分守己,絕不敢再生二心。”
盛鴻沒再看南安王,目光掠過汾陽郡王等宗室親王郡王:“午時一過,便給江夏王行刑。汾陽郡王領著所有宗室親王郡王及藩王前去觀刑。”
“宗人府大牢裡的藩王們,也都領進宮來,讓他們親眼看一看江夏王的下場。”
天子之怒,令人心驚。
天子之威,令人畏怯。
汾陽郡王也沒勇氣和盛鴻對視,垂首應下。更彆說一眾親王郡王藩王了。一個個低頭應是,老實得像一堆鵪鶉。
……
這一場淩遲之刑,整整進行了三日。
整整三千刀,全身白骨可見。江夏王淒厲慘呼了三日,才氣絕身亡。
觀刑的親王郡王們,連著吐了三天。之後,皆病了一場。一眾歸京的藩王,就更彆提了,三日之內昏厥的不在少數。
奈何天子有旨,昏厥也不能出宮,有太醫在一旁施針灌參湯,保準片刻過後醒轉,繼續觀刑。
原本還死撐著不肯交出私兵的藩王們,一個個痛哭流涕地哀求要見天子,要交出私兵。
可惜,他們鬆口的太遲了。
天子沒見他們,令汾陽郡王和安王一個個反複審問,確認他們交出了私印和所有私兵,依舊將他們關在大牢裡。什麼時候平定藩王,什麼時候才能出大牢。
這些藩王們,悔恨得腸子都快青了。
早知有這麼一天,當日真不該聽信江夏王的鬼話。鬨得自己陷入這等困境。往日他們盼著潁川王河靖王多撐些時日,現在卻恨不得他們立時就落敗才好。
先出了大牢的藩王們,也無人再敢口出怨言,倒是暗自慶幸。
好在自己見機得早,投誠得及時。無需在大牢裡苦熬。
隻是,經過此事,藩王們的體麵和風光蕩然無存,再無聖眷可言。一個個低頭夾著尾巴做人。
唯有陳留王府,絲毫沒受這場風波的影響,依然聖眷濃厚。
天子時常召陳留王進宮說話,謝皇後也常宣召陳留王府的女眷進宮覲見,時有厚賞。陳留王的兒孫們,更是率先有了好前程。陳留王世子,如今已進了兵部任職。陳留王的長孫,在宗人府裡當差,頗受重用。
令人豔羨不已。
誰說陳留王膽小怯懦老糊塗了?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善於自保啊!
隻憑第一個向天子投誠的功勞,陳留王府就能安穩立足,保持數十年的富貴不成問題。
得以保全的幾位藩王,再次彙聚陳留王府,對著陳留王痛心疾首地懺悔:“當日悔不該聽信江夏王的慫恿,差點鑄成大錯。”
“陳留王叔說的話,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啊!”
“以後,我等皆以陳留王叔馬首是瞻。王叔在皇上麵前頗有體麵,以後可得提攜我們一二。”
他們是老了,混吃等死無所謂。可他們還有兒孫呢!
江夏王一死,陳留王的病自動就好了。紅光滿麵,精神奕奕,耳清目明。看著哪有半分老態龍鐘的架勢。
幾位藩王涕淚交加,陳留王也沒見怎麼動容,嗬嗬笑道:“我一把年紀,早就老朽無用。不知什麼時候就要歸西了,你們以我為首算怎麼回事。有空多去汾陽郡王府和安王府走動走動才是真的。”
“今日不說這些掃興無趣的話,來來來,喝酒喝酒。”
眾藩王:“……”
這個滑不溜丟的老狐狸!
不過,老狐狸說話確實有些道理。
經此事後,藩王們皆被打壓得抬不起頭來。再私下聯結,隻會惹來天子猜疑不喜。
倒不如去汾陽郡王府和安王府多走動示好。汾陽郡王是宗人府宗正,是天子心腹,安王是天子胞弟,最得天子信任。向他們示好,就是討好天子啊!
藩王們很快反應過來,忙舉杯敬陳留王。
陳留王美滋滋地喝了酒,心裡舒坦暢快之極。
事實證明,他當日做了最明智的選擇。
……
天子立威,不僅震懾住了一眾藩王及宗親。
便連文官武將們,近來也老實消停多了。
有讚譽天子雷厲風行英明神武的,自然也少不了有人私下裡非議天子手段太過狠辣:“江夏王死有餘辜,千刀萬剮方解恨。不過,江夏王府上下百餘口,都被殺得乾乾淨淨,這可有點太過狠辣了。”
“行刑的那一日,江夏王府屍首遍地,就連江夏王的親兵也被殺得乾乾淨淨。”
“是啊!罪不及婦孺,怎麼著也該給江夏王留點血脈。年幼的那幾個孩子,總得留下。”
“當日寧王他們造反,後來被賜死,妻兒可都好端端地,現在都在宮中住著。”
這話剛一出口,就被人呸了回去。
“這和寧王閩王魯王他們當日謀逆可不一樣。他們當日合謀刺殺先帝,幾乎沒傷及朝臣,後宮亦安然無恙。所以,天子也網開一麵,保全了他們的妻兒。”
“謀逆造反是十惡不赦的重罪。若不是江夏王,神衛軍怎麼會打了大敗仗,又怎麼死傷這麼多將士?”
“河靖王多了三萬兵力,戰事不知要多延續多久,死傷的士兵和百姓,又不知會有多少。皇上不痛下殺手,怎麼能震懾得住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
“沒錯!藩王們陸續交出的私兵,加起來足有十幾萬兵力。這些精兵若都反了,大齊將內亂戰亂不休,再無安寧之日。”
這些閒言碎語,少不得傳進宮中,也傳進帝後的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