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5章拍照
人總說吃一塹長一智,這句話放在法國並不成立。
自1871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到1940年戰敗投降,法國一共更換了87個總理,平均執政時間八個月。
對於總理來說,八個月可能都來不及熟悉總理府的工作人員,遑論一個國家。
雷納德的運氣算不錯的,從自由法國成立到現在,已經當了五年總理,遠超平均壽命。
不過雷納德的好運也到此為止了,兩次世界大戰沒有讓法國人吸取任何教訓,一旦失去外部威脅,法國又進入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狀態。
“我現在隻想戰爭馬上結束,大選馬上開始,那樣我就可以享受雞蛋裡麵挑骨頭的快樂。”雷納德小本本都記著呢,現在菲利克斯·古安給雷納德製造的麻煩,雷納德會變本加厲還給菲利克斯·古安。
大胡子也這麼想,所以在南部非洲跟美國搶人,英國擺爛,法國內訌的時候,俄羅斯軍隊正在全力猛攻柏林。
四月底,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俄羅斯軍隊終於攻入柏林市區。
小胡子雖然窮途末路,還是有一大批堅定的追隨者,這跟俄羅斯軍隊對待德軍俘虜的態度也有很大關係。
既然投降的結果也是死,那就戰個痛吧。
憑借堅固的防禦設施,德軍和俄羅斯軍隊進行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殘酷的巷戰。
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甚至每一個房間都成為雙方激烈爭奪的戰場,俄羅斯軍隊使用火箭筒和火焰噴射器逐步推進,沒有撤離的柏林市民也被武裝起來,他們被迫投入戰鬥,要麼被俄羅斯軍隊殺死,要麼被當做逃兵,被德軍處死。
4月27號,柏林守備司令魏德林建議突圍,因為守軍的彈藥隻能支持48小時,食物和藥品已經全部耗儘,繼續防守已經沒有意義,魏德林建議部隊突圍,和城外的第9集團軍彙合。
小胡子拒絕魏德林的建議,他在總理府的地下暗堡裡堅持指揮作戰,不停的簽署作戰命令,垂死掙紮。
28號,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所屬的第3突擊集團軍和近衛第8集團軍逼進柏林的蒂爾花園區。
蒂爾花園區是柏林德軍最後一處支撐點,由於該陣地周圍有政府辦公廳、國會大廈、以及最高統帥部等象征第三帝國權力的最高首腦機關,所以,魏德林把最精銳的部隊部署在這裡。
崔可夫上將指揮的近衛第8集團軍首先向該陣地發起進攻,當天下午跨過了蘭德維爾運河,占領了德軍的通訊樞紐,掐斷了柏林與外界的主要通訊聯絡。
直到此時,小胡子終於意識到局勢已經不可逆轉,他在29號淩晨一點和等待了他十二年的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
在婚禮之後,小胡子口述遺囑,製定海軍元帥鄧尼茨為他的接班人。
就在小胡子舉行婚禮的同時,國會大廈的戰鬥仍在繼續中,處於尖刀位置的,是第150步兵師的中尉偵察排長拉赫曼江。
拉赫曼江出生於哈薩克斯坦的一個貴族家庭,4歲喪母,13歲那年父親也去世,拉赫曼江成為孤兒。
俄德戰爭爆發時,16歲的拉赫曼江主動參軍,他先是在科克舍套的新兵培訓中心進行基礎訓練,隨後又來到伏龍芝的坦波夫步兵綜合學校進一步學習,成績優秀。
去年10月,拉赫曼江被派往前線,參與的第一個大規模戰役就是攻占柏林。
拉赫曼江在此前表現出色,身為偵察排長,他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在國會大廈升起俄羅斯的國旗。
這個任務拉赫曼江其實在昨天晚上就已經完成了,不過由於升起的地點是在樓梯旁,不夠顯眼,所以拉赫曼江決定將國旗帶上樓頂,在國會大廈的樓頂升起。
此時大樓內的戰鬥尚未結束,拉赫曼江和他的戰友們正在逐層清剿剩餘德軍。
“如果我戰死,你一定要完成任務,將旗幟插在樓頂!”拉赫曼江叮囑列兵格裡格利·布拉托夫。
“明白,我一定完成任務!”布拉托夫胸前的彈袋裡插滿了手榴彈,這是來自前輩們的經驗。
室內作戰,什麼槍都不好使,手榴彈才是最佳選擇,不管對麵什麼情況,也不管有多少人,一枚手榴彈不行,那就再來一枚。
所以進攻的俄羅斯士兵,每人都攜帶了很多手榴彈,布拉托夫出發的時候攜帶了20枚。
拉赫曼江沒有攜帶手榴彈,他配發的是勃勃沙衝鋒槍,身後的背包裡除了那麵鮮豔的俄羅斯國旗,塞滿了彈鼓。
勃勃沙好用是好用,子彈的消耗速度太快,隨身攜帶多個彈鼓是很必要的。
拉赫曼江和他的戰友們配合默契,在進攻樓梯的時候,拉赫曼江會使用衝鋒槍掃射,吸引德軍注意力的同時,掩護身邊的戰友投擲手雷。
德國人的抵抗很頑強,雖然彈藥已經耗儘,德國人依然在用任何可以使用的武器頑抗到底。
咕嚕嚕——
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從樓梯上滾下來。
拉赫曼江瞬間被嚇到魂飛魄散,樓梯的空間太狹窄了,一旦爆炸,拉赫曼江和布拉托夫根本無處可逃。
還好,這不是手雷,而是一塊石頭。
拉赫曼江更換了一個新彈匣,舉過頭頂向樓梯上方掃射,槍聲未落,布拉托夫就兩枚手榴彈同時扔上去。
這次是真的。
轟!
劇烈的爆炸之後,硝煙和灰塵四起,拉赫曼江不等煙塵散去就衝上樓梯。
樓梯口兩名德軍的屍體血肉模糊,旁邊還有一名德軍軍官重傷未死,已經陷入彌留狀態。
拉赫曼江沒有絲毫猶豫,一個點射過去,結束了軍官的生命。
這也是血淚總結的經驗,不能給敵人任何反抗的機會。
拉赫曼江沒有急著向上繼續進攻,因為他聽到旁邊的房間裡有聲音。
布拉托夫動作敏捷,來到拉赫曼江身邊,掏出一枚新的手榴彈。
拉赫曼江點頭,一腳把門踹開,布拉托夫幾乎同時把冒著煙的手榴彈從門縫裡扔進去,兩人配合的無比默契。
門被踹開的時候,房間裡瞬間響起好幾個女孩同時的尖叫。
這並沒有阻止布拉托夫的動作,布拉托夫把手榴彈塞進去的時候,甚至還很好心的把門拉緊。
轟——
強烈的衝擊破直接將門擊碎,破門而出的彈片打在對麵牆上劈啪作響,磚屑橫飛。
拉赫曼江不猶豫,槍口通過破碎的房門往房間內掃射,直到將彈匣清空。
這時候房間裡已經沒有了任何聲音。
布拉托夫通過破碎的門板往房間裡看,表情麻木。
拉赫曼江更換了新的彈匣之後才起身。
房間裡慘不忍睹,靠牆根一溜七八具德軍的屍體,看樣子多半都是傷兵,房間中心的桌子上一具屍體正在流血,旁邊兩具屍體分彆是醫生和護士,估計是正在做手術。
拉赫曼江向前麵的房間努努嘴。
布拉托夫會意,再次拿出手榴彈,繼續清理。
這時候就彆說什麼殘暴不殘暴了,仗已經打到這個份上,對敵人的任何仁慈,都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莫斯科保衛戰期間,德軍對俄羅斯傷員可沒有網開一麵。
對莫斯科市民也一視同仁。
所以現在拉赫曼江和布拉托夫無論做任何事,都不會心慈手軟。
手榴彈的效率確實高,很快整層樓就全部清理完畢,拉赫曼江和布拉托夫在戰鬥間隙沒忘補充,主要是手榴彈消耗的太快。
拉赫曼江和布拉托夫清剿樓層的時候,其他俄羅斯官兵繼續向上進攻。
當拉赫曼江和布拉托夫補充完畢的時候,整棟大樓內的戰鬥都已經接近尾聲。
國會大廈是柏林德軍的最後一個據點,這裡的戰鬥結束,意味著整個柏林,都已經處於俄羅斯軍隊的控製中。
“布拉托夫,跟我來——”拉赫曼江興奮不已,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
布拉托夫正忙著打掃戰場。
前麵說過,由於國會大廈的意義非常,魏德林布置的防禦部隊全部是德軍的精銳部隊。
所謂精銳,待遇和裝備肯定都是最好的,官兵的素質也是最好的,隨便拉出來一個,說不定都是容克貴族家庭出身。
布拉托夫在最後一個房間裡有大發現,這個房間裡的四個屍體,分彆是兩名將軍,和一名上校,一名中校。
兩位將軍的領口處都掛著勳章,其中一個勳章的樣子很漂亮,黑色的鐵十字下方刻著1939年份,十字上方是交叉的雙劍和銀色的橡葉。
布拉托夫對德軍的勳章體係不太熟悉,他沒有認出這是一枚價格相當昂貴的雙劍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據說整個二戰過程中,隻有160人獲得過這枚勳章。
對於俄羅斯士兵來說,勳章的意義更多在於紀念,沒有人願意為一枚勳章出多高的價錢,即便這枚勳章很稀有。
對於南部非洲遠征軍的官兵來說就不是這樣了。
這枚勳章最起碼可以賣到上千蘭特,如果找對了人,賣上三五千也不是不可能。
“等我,馬上好!”布拉托夫一把將勳章扯下,塞進衣兜,然後有抬起上校的手臂,他看上了上校的戒指。
就在布拉托夫擼戒指的時候,上校突然醒來,用力抓住布拉托夫的手。
“混蛋,放開!”布拉托夫隨手從旁邊拿個東西,直接砸在上校的臉上。
然後布拉托夫才發現,他拿的居然是少校被炸斷的手臂。
上校傷得很重,已經進入彌留狀態,臉上雖然遭重擊,還是死死抓著布拉托夫的手不放。
布拉托夫無意糾纏,反手掏出軍刺,捅入上校的胸膛。
上校的手終於無力的垂下去。
布拉托夫把戒指擼下來,不顧上麵的血跡,放在嘴裡咬一下,看到上麵的齒痕,這才滿意的笑出來。
牙口真不錯。
“布拉托夫,你在乾什麼?”拉赫曼江不耐煩,他現在滿心思都是任務。
“來了,來了——”布拉托夫臨出門的時候,沒忘記從地上撿起一塊腕表。
也不知道是從那個倒黴鬼手腕上炸下來的。
此時槍聲和爆炸聲已經停息,樓上還有沉重而又密集的腳步聲,估計也是其他俄羅斯官兵正在打掃戰場。
拉赫曼江和布拉托夫來到樓頂,幾十名士兵正在打掃戰場,樓頂上倒著十幾名德軍官兵的屍體,看樣子這裡也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這裡的士兵,打掃戰場就很仔細了,不止是勳章和手表、戒指,所有德軍官兵屍體的衣服全部都被扒掉,兩名俄羅斯士兵不辭辛苦,把光溜溜的德軍屍體從國會大廈的樓頂上扔下去,旁邊幾名俄羅斯士兵在嘻嘻哈哈。
拉赫曼江從背包裡拿出俄羅斯國旗,布拉托夫從地上撿起還綁著德國國旗的旗杆,隨手把德國國旗解下來,順手扔到地上。
拉赫曼江想了想,把德國國旗撿起來,團成一團塞進自己的背包裡。
要什麼勳章啊,雙劍銀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再稀少還一百多枚呢,國會大廈上的德國國旗可就這一麵。
而且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更有紀念意義。
拉赫曼江在布拉托夫和旁邊幾名俄羅斯士兵的幫助下,把俄羅斯國旗綁到旗杆上,正準備把國旗立起來,一名少校匆匆趕到。
“彆著急,再等一等。”少校把拉赫曼江叫住。
還等啥?
拉赫曼江等待的工夫,幾名抱著照相機的隨軍記者滿頭大汗跑上來。
哦哦哦,這是要拍照。
也對,這個場景,更有紀念意義。
“等下,你先這樣,再這樣——”攝影記者對布拉托夫的樣子不太滿意。
這也不能怪攝影記者挑剔。
布拉托夫身上鼓鼓囊囊塞滿了手榴彈,看上去就跟個炸彈人一樣,滿臉血汙不說,手上還戴著個金燦燦明晃晃的大金表,這根英勇善戰的俄羅斯戰士,形象嚴重不符,
最起碼不能出現在報紙上。
拉赫曼江的形象還是不錯的,身姿挺拔,表情堅毅,畢竟接受過軍校教育,算是高素質人才。
在布拉托夫和幾名俄羅斯士兵的幫助下,拉赫曼江將俄羅斯國旗樹立在國會大廈樓頂。
嘭——
刺眼的鎂光燈閃過,這個場景,成為二次世界大戰最著名的照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