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殷商子受帝太後(11)(1 / 1)

喬木的這番話可謂是高屋建瓴的直析聖皇根本和大商強大的根本。

所以,比乾最終也沒說什麼。

隻是有些沮喪的行了個禮。

隨後就離開了。

不過在臨離開大殿之前,比乾還是轉頭又說了句,就是如果子受的機械不怎麼樣的話,他還會說。

對於他說的話,喬木和子受都沒什麼反應,因為他們倆對係統足夠信任,隻有帝乙又反複的問了子受好幾遍有沒有信心啥的,最後還特地放下其他事,跟子受一起去匠作那看了下情況,並且督促了下。

雖然商朝工匠的工藝水平相對落後一點,但畢竟他們已經能夠製作出十分精巧的青銅器了,所以製作點相對粗獷的零件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隻是稍微多費點時間罷了。

近半個月後,在近百位大匠的協作之下,子受提供的那兩張圖紙總算順利變成了實物,水力磨坊在帝宮裡不太好實現,因為地宮裡麵沒有足夠的水力去支持磨坊運行。

但是脫殼機就沒問題了。

牛之類的畜力也有。

因此,在脫殼機組裝好了的下一個時辰,帝乙就派人帶了不少沒去殼的小麥來到匠作那實驗起來。

最終結果不用說,在喬木看來效率肯定是不高的,遠遠比不上後現代化的工業水平,但對於目前隻能靠人力以及石頭慢慢碾,費一天功夫也碾不了幾十斤的工作效率。

這脫殼機的效率簡直要上天。

不到半刻鐘,就把一整袋小麥基本都去殼去乾淨了,雖然有個彆遺漏的,但其實也無傷大雅,隨便挑一挑,重新來一遍就是了,即便不來也無所謂,畢竟一袋有幾十個帶殼小麥也不怎麼影響麵的口感。

看到這東西效果這麼好,帝乙對能夠用水利運行的水利磨坊就更加感興趣了,同時為了氣氣比乾。

打打比乾那張老臉,立刻道:

“此物如此之妙,若是不令眾臣過來看看,怕是不知此物之妙和我兒聰慧,正好那個水利磨坊需要去河邊進行,來人,傳旨通知大臣去蠡湖河邊,把這脫殼機也搬過去。

子受,虹兒,可要一起?”

“當然要一起,若是中途出了什麼意外,受兒也能幫忙修複不是。”

喬木都好久沒出宮了,如今難得有放風機會,自然不願意錯過。

子受也是連連附和。

他跟他那兩個哥哥不一樣,他兩個哥哥早就成年結婚出去住了。

他現在卻還在帝宮當中住著。

平時也難得有機會出去。

因此此時想法跟喬木差不多。

都是想出去呼吸下新鮮空氣。

帝乙此時正開心,對他們倆的要求都很爽快的答應了,然後就開始吩咐這些匠人把東西零件趕緊都搬到蠡湖河邊,並且迅速組裝好。

在之後的一個時辰裡。

帝乙一家和眾大臣們全都陸陸續續的趕到了蠡湖河邊,這些匠人則是分成兩批,主要人手都在河邊組裝水力磨坊的相關零件,次要人手,也就兩三個演示人員,在另一邊給眾大臣們演示著脫殼機的使用方法和效率,順帶著吹捧設計師。

也就是拿出圖紙的子受。

但是直到這時,有些大臣還是有些迷迷糊糊的,不知這麼乾有什麼好處,隻是在邊上隨聲附和著。

上次喬木不是說要給所有大臣每人都準備點餃子讓他們嘗嘗味道嘛,可是後來因為工作效率太低以及需要的麵粉太多,喬木也不想宮裡的那些宮人太累,所以喬木就把給所有大臣提供餃子的計劃撤了。

因此現在很多大臣還不知道把麥子磨成麵粉,更不知道把麥子磨成麵粉之後能做什麼好吃的東西。

此時有些迷糊也很正常。

最多也就是比較興奮的詢問這機器是不是也能給其他穀物去殼。

在得到肯定回複後更加開心。

就在帝乙跟那些大臣貴族們聊著天,同時吹噓展示著自己那個聰慧兒子的時候,匠人那邊水力磨坊總算組裝好,並且能正式運行了。

不過出於尊重帝君,他們也沒敢自己自作主張啟動水車,而是趕忙派人跑到帝乙邊上回稟了一下。

一聽那東西弄好了。

帝乙當然是趕緊停下自己的吹噓,立刻拽著子受,帶領眾大臣一起匆匆往河邊而去,看著那龐大的水車,眾人就已然驚歎不已,等帝乙在子受的指導下啟動水車,讓這水車自行運轉之後,大家的驚訝就更不用說了,而當水車驅動的水力開始轉動磨盤,邊上的匠人們也開始磨麥粉時,眾人都已經麻木了。

不過還是有些聰明人在看到水車以及磨坊後,立刻想到了水車以及這個水力的其他用途,忙問道:

“帝子,這水車能否灌溉,這水車的力量能否做一些其他事情,比如搗米,或者其他一些重力氣活?”

“當然是可以的,不過需要適當的改變下,灌溉的話得加一些其他東西,最好能再挖點溝渠什麼的。

搗米之類的自然也都無妨。

隻要在終端位置改變下就行。”

過去那小半個月裡,子受也沒有光閒著,他依舊還在不斷的摸索係統並且學習係統裡的一些知識。

因此這些很容易脫口而出。

“帝君,此物大妙!

有此物在,各地畝產必大增。

……”

“是啊,這絕對是聖賢造物!”

不得不說,這時候的這些大臣貴族還是相對樸實的,他們根本不怎麼講禮義仁智信之類虛的東西。

隻有實實在在的有用。

在他們看來才是真的有用。

實用性永遠排在第一位。

因此,即便他們還沒嘗過用麥粉製作出來的東西有多麼好吃,此時他們依舊對這兩樣東西很讚歎。

就在大家都很開心的歌頌帝乙和子受的時候,站在子受邊上不遠處的一個宮人趁機偷偷摸近,並且在大家精神都很放鬆的情況下,猶如一個小炮彈一般徑直衝向子受。

邊上的侍衛根本來不及反應。

而在場的大臣都不是武將。

而且年紀還都比較大了。

他們一時之間更反應不過來。

隻能眼睜睜看著那個宮人衝向子受,有眼尖的甚至還看到了那宮人手裡正握著一把翠綠色的匕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