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殿,新帝與剛剛晉級成為太後的慈安太後,此時正屏退了眾人,在內殿這邊商談議論著。
“母後,殉葬之事實為不仁。
太宗時,殉葬者不過數人,如今幾代相傳,殉葬之人已然過千之數,若是此風再不加以遏製,朕恐天下勳貴豪商效仿,實乃罪人矣。
此事難道沒有任何緩和餘地。
不能效仿前朝,以俑為殉嗎?”
最近幾天新帝除了因為先帝去世比較悲痛之外,也一直都在為殉葬的事而焦心不已,自開蒙所學的核心經義便是仁字為中心的他,當真是萬萬不願意見到有活人相殉。
可他剛剛登基,手裡根本沒有多少心腹,有些事就算他想做,但隻要弊大於利,他手裡僅存的這點心腹也會極力阻止,此時他是真的沒有辦法,這才隻能過來問太後。
希望太後能夠給點主意。
“皇兒,你要知道,本朝以孝治國,隻要朝堂眾臣拿捏住君王孝之大義,那即便是仁字也無可奈何!
國朝大禮中,為父儘孝。
再怎麼做都是不過分的。
反倒是削減喪葬禮儀,是為不孝,你父皇不是隻有一個皇子,你下麵還有七八個皇子,成年的也有三個,若你因此而擔上了不孝之名的話,那你日後皇位如何能坐穩?
若是你真的實在不忍心。
不如日後多給那些殉葬嬪妃死後哀榮,或者施恩於她們的母家。
皇兒,你要知道,你也得為你自己考慮考慮,為哀家考慮考慮。
你如果真的十分厭惡殉葬。
那可以先立下遺詔。
待你死後廢除。
如此也算為你兒消除了顧慮。”
慈安太後又哪能不知道自己兒子的性子,可是這件事上,她也無能為力,孝這個字眼,有時候既是護身符,也是枷鎖,隻要輩分不是最高的,就很難不受這個字約束。
所以她隻能儘可能安慰兒子。
並且寄希望於他能想得開。
可是有些事要是真的那麼容易想開的話,也就不會成為執念了。
這件事對於新帝而言,是與他內心深處最為堅持的仁字相違背的事情,是動搖他內心堅持的事情。
一旦他對此真的無能為力。
那他會有種信仰崩塌的感覺。
會覺得仁者無敵是假的。
所以他依舊麵露悲痛的堅持問道:“母後,可是我不甘心這樣啊!
所有人都知道殉葬不好,上古哪位聖賢不是反對殉葬,可是他們那些個讀聖賢書的,此時卻為什麼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為什麼啊?
母後,我想要試一試!
至於之後會發生什麼,我願意承擔一切後果,我隻想無愧於心。
若是此這件事我不去做的話。
我一輩子都得活在內疚之中。”
說到最後,新帝的左手已經緊緊攥住,內心的信念更是突然變得無比堅定,堅定的向上朝對抗,與那些個滿嘴禮孝之道的官員對抗。
而聽了他這番話之後,慈安太後總算再也繃不住,略為憤怒道:
“夠了,你不要那麼天真!
你以為你成了皇帝,就有多麼的厲害嗎,你手裡是有兵權還是有財權,戶部的賬本你摸得到嗎,兵部官員會老老實實聽你的指令嗎?
你以為為什麼會有帝崩,三年不改其政的說法,這三年是為了守孝嗎,不是,這三年,是為了平穩過渡權力,沒有權利,你什麼都做不了,你以為靠你東宮裡的那些屬官,又能在朝堂上有多少話語權?
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簡單,也沒有那麼純粹,錯綜複雜到不是你以為的一個仁字,就能貫徹始終的。
你真的是讀書讀傻了。
你父皇給你的找的老師,到底教了你什麼東西,他們沒有教帝王之學嗎,沒有教王霸治世之道嗎?”
太子成年後,即便是皇後也不可能天天與太子見麵,再加上皇後也沒有考教太子學問的道理,所以慈安太後還真不知道她這兒子在少傅太傅那邊到底學了些什麼東西。
再加上她兒子的名望也不錯。
人人都說他好,仁善。
所以,慈安太後還是第一次發現,她這兒子已經仁善到了不知人心險惡,不知到朝堂險惡的程度。
而如今知道後。
她當然也是憤怒不已的。
一介帝王,絕對不能僅僅隻擁有仁,如果隻知仁義行事的話,那麼可能隻要沒有外敵入侵,死後名聲就會不錯,但是所造成的後果也是極其惡劣的,那就是皇權必然旁落,大量權力為官員奪取並霸占。
官員如果一心為國也就罷了。
可事實是官員根本不會一心為國,他們隻會為自己的家族,為自己的利益團體所服務,如果下任帝王依舊是個傻的,那可能還相安無事,最多變成傀儡,可如果下任帝王是個聰明的,想要奪權,那到時候必然會使得朝堂內部陷入動亂。
絕大多數的宦官專權,不都是因為帝王開始手裡沒啥權,隻能依仗宦官從普通官員手中奪取權利。
想的越多,考慮的越多。
慈安太後就越憤怒。
“母後,你……”
新帝從來沒有見過他的母親發火,此時突然見到也還蠻驚訝的。
不過轉瞬,他就鎮定了下來:
“母後,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這麼生氣,但是我覺得,我想廢除殉葬製度這件事,即便朝堂上可能會有些流言蜚語,可是絕大多數百姓肯定還是會讚同的,我就不相信,天下那麼多讀聖賢書的都裝聾作啞!
況且我的皇位傳承有序。
我既是嫡長子,又是以太子之尊繼位,曆朝以來,就沒有幾個帝王的得位比我正,無論是百官還是宗室,都是沒有資格廢我皇位的。”
“我不是說你做了這件事就絕對會被廢除皇位,我隻是不希望你為了這些無關緊要的人,讓自己陷入被動,讓自己的皇位有一絲不穩。”
慈安太後繼續不滿說著。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兒臣懇請母後您能夠支持我。
這是兒臣內心的信念!
若是這些無子後宮妃嬪都是與兒臣無關緊要的人的話,那天下百姓生死與兒臣的關係又有多深呢?
帝王既為百姓君父。
又豈能視子女性命於不顧!
母後!!!”
說著時,新帝已然雙目通紅。
雙膝跪地,朝太後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