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京城閒人(1 / 1)

從1983開始 睡覺會變白 1757 字 2個月前

從安定門往南,故宮往北,這一大片保留著很多老胡同,黑芝麻胡同便是其中之一。

正是早晨,飯點剛過,上班的上班,遛鳥的遛鳥,一條胡同空空靜靜。各門前種著花,房上爬著藤,青磚灰瓦,古樸自然,若非偶爾可見的自行車和電線杆,還真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許·褚先生·非騎著一輛三輪,從外麵的塵俗中闖了進來,穿著件灰撲撲的長袖衣,踩著一雙黑布鞋,攥著賣衣服時用的二手大喇叭,不時喊上一句:

“收舊家具,舊瓷器,玉石印章,竹木文玩,文房四寶咧!”

就這一嗓子,他偷摸練了倆鐘頭,才勉強喊的不像個棒槌。

外人瞧著可能挺寒磣,但他樂在其中,多好玩啊!八十年代的老胡同,連空氣都是青灰色的,蹬著三輪收古玩,沒任何壓力,悠閒自在,有幾個人能享受到這種感覺?

“收舊家具,舊瓷器,玉石印章,竹木銅器,文房四寶咧!”

許非慢慢兒的騎,車輪慢慢兒的碾,有幾家女主人出來看了眼,又縮了回去。當走到一戶高門大院時,一個大媽喊道:“嘿,收破爛的!鼻煙壺要不要?”

“要啊,不過得先看看貨!”

他歪歪扭扭的騎過去,一見這門臉,七級台階,朱紅色的大門,帶雀替,兩旁有獅子抱鼓,怎麼著也得是個二品宅邸。

不過一進去,謔,早變成了大雜院,起碼裝了七八戶人。

大媽引著他進屋,取出三個鼻煙壺,許非逐一打量。

先一個是整塊黃玉雕成的佛手果,鮮黃明豔,紋理清晰,好似汁液豐富,果肉肥厚。下部還雕著葉片,另附小佛手,更加渾然逼真。

另一個是白玉癩瓜狀,細潤瑩白,品相上佳。

至於第三個,哎呀,許非來勁了。

他不懂術語,就看是藍色的,然後在鼻煙壺中間有幅畫,兩個人正在側方位停車。

“我說阿姨,這東西您怎麼還留著?”

“誰說不是呢!我家老頭子就愛收鼻煙,搞運動的時候被抄走不少,我以為都沒了呢,結果前兩天一下翻出來了……”

大媽痛心疾首,擔驚受怕,“那老不死的,這東西也敢留?封建糟粕啊,擱去年都得抓進去!”

“那也不至於,現在都開明了,何況這是老物件,又不是您自個畫的。這樣,三件東西您報個價,我都要了!”

“喲,這我可不懂,你看著給吧。”大媽急於脫手,估摸還是背著老頭賣的。

現在的人沒有古玩意識,都當廢品賣,體積越大越覺得值錢。一對太師椅五十,一對圓凳二十,一個筆筒三塊……

他合計了半天,道:“一件一塊錢,您看怎麼樣?”

“一塊錢啊,好歹是藏了多少年的,這……”

“那就兩塊,我也是看您合眼緣,不能再高了。”

“行,兩塊就兩塊。”

大媽覺著白賺了六塊錢,還甩出去一個封建糟粕,滿臉樂嗬嗬。

許非也樂嗬嗬的,揣著三個鼻煙壺出來,不再往前走,蹬著三輪往回抹。

為啥?

心氣滿足了,過猶不及。

當然他也沒回家,而是奔了板廠胡同,板廠胡同亦在東城,距黑芝麻胡同不遠,其中最有名的建築,是僧格林沁王府。

王府由東、中、西三所四進院組成,他找的是中所,也就是朱家溍先生的住處。

朱家溍的高祖叫朱鳳標,道光年間的進士,曾任戶部尚書,官居一品。民國時,僧格林沁的曾孫阿穆爾靈圭死後,因欠族中贍養費被告。

北平地方法院受理,並公開拍賣王府。中所共51間房,被朱家以10500塊大洋拍下。

後來到1954年,朱家將大部分房屋賣給煤炭部,隻留下16間半房一個大院子。

至於朱家溍先生呢,畢業於輔仁大學,是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也是鼎鼎有名的清史專家。

那倆人怎麼認識的呢?老先生給《紅樓夢》上過三天課,多大的淵源啊!

卻說許非進了大門,經過一架葫蘆棚,又掠過兩棵老丁香,順著甬路到正房,才算進了屋子。

“朱先生!”

他叫老師都覺著低,口稱先生,沒有絲毫跳脫。

朱先生帶著老花鏡,正伏案翻書,瞧他進來,先瞅了瞅鐘,“還挺準時,打哪兒來啊?”

“黑芝麻胡同。”

“懷裡鼓囊囊的,又收著什麼了?”

“嘿嘿,瞞不過您。”

許非把三個鼻煙壺拿出來,在案上一字擺開。

老先生可不是馬衛都那個水準,搭眼一瞧,“這叫黃玉佛手鼻煙壺,鼻煙白玉用的多,黃玉少見。底下本來有個座,座上刻著花紋,跟鼻煙正好配套,你這應該是丟了。”

“嗯,這就是和田白玉的,叫白玉雕瓜,技法還不錯,兩個都是清中期的。”

“哎,這個好!”

老先生也精神了,拿著第三件開始教學,“鼻煙壺的料質有水晶、翡翠、玉石、瑪瑙、象牙、玻璃等十幾種,其中玻璃的最常見。

玻璃鼻煙壺也叫料煙壺。

因為康熙朝發明了一種套料工藝,就是在白底兒上再套上其他顏色。一層叫單套,多層叫疊套,你這個就是單套了一層藍,所以叫藍料。

再看畫,是內畫,拿小筆伸進去,在內壁慢慢勾,相當費功夫。春宮圖不常見,但也不罕有,做就是做一套,你這隻有單件,價值低了不少。”

最後,朱先生介紹了全名,叫:“藍料內畫春宮圖鼻煙壺。”

嘖!穩準狠,聽著就是舒服!

許非謝過先生,笑道:“我就是收著玩的,低不低無所謂。我知道它們將來肯定值錢,但現在又不值錢,何況我也不缺錢。”

“嗯,你這個心態倒不錯。”

朱家溍點點頭,表示讚賞,其實也是托了探春的福,一幫大佬顧問都曉得有個叫許非的年輕人。

老先生摘下眼鏡,又拿起案頭的筆筒,正是前幾天收的那個。

“我翻了很多文獻,這個‘之羽’,確實是王之羽。此人史料極少,連出生年代都不詳,但書上有這麼一句話,‘少為徐氏館甥。徐居槎裡,與吳魯珍僅隔一牆。’

《竹人錄》亦載:‘王之羽從魯珍遊,儘得其運腕之法,故名冠一時。’

吳魯珍就是吳之璠,清初的竹刻大家,從康熙朝到乾隆朝都有作品傳世。王之羽既然認識吳之璠,就說明是同代人。

他作品稀少,你這個應該是真的,比較有價值,而且采用了薄地陽文之法,精湛圓熟,不見刀痕,堪稱上品。”

薄地陽文,是吳之璠所創一種淺浮雕技法。

許非聽的似懂非懂,反正弄明白一件事,筆筒是真的,且較有價值。因為王之羽非常冷門,若是吳之璠的作品,起碼得百八十萬的。

“你小子運氣不錯,都是好東西,拿回去好好珍藏。”

朱家溍把筆筒還給許非,倆人又閒聊了一會,他便拿著幾本相關書籍告辭離開。

他敢把筆筒給朱先生,但不敢給馬衛都,找馬衛都多多少少為了拉關係,找朱家溍是實實在在學本事。

…………

當天夜裡,小四合院。

從屋頂垂下一根長長的線,吊著一個不大的燈泡,燈光很暗。許非就坐在昏燈下麵,翻看著借來的書本。

自晚飯之後,他已經看了兩三個小時,這會才搞懂了到底啥叫套料,啥叫黃玉,吳之璠究竟是誰,薄地陽文又是怎麼回事……

“哎,學問越深說明水越深,還好我進的早。”

許非終於合上書本,擰了擰脖子,“若是九十年代入行,被坑死都活該。”

他靠著椅背,掃視了一圈屋內,這點東西一目了然。先是窗台下的一對清中期紅木圓凳,然後挨著衣櫃的一把紅木禪椅。

禪椅的樣式很怪,扶手縮進去,特彆短,凳麵偏偏又很長,遠超一般的椅子。這樣坐上去,人靠不到後背,也搭不著扶手,非常難受。

那戶人家就特嫌棄,幾次都想鋸了,最後十塊錢賣給許非。

許非也不懂,請教朱先生才知道,這東西叫禪椅。

怎麼坐的呢?

你得整個人都上去,盤著腿坐,才能靠上後麵,也能搭著扶手。禪椅禪椅,本就是盤腿坐的。

而除了這些,衣櫃旁邊還有個架子,上麵擺著民國的白銅煙嘴,明晚期的牛銜如意鎮紙,兩個清中期的玉製鼻煙壺,一個清早期的春宮圖鼻煙壺,以及兩個瓷器盤子和一個大罐子。

這三件是買虧的。

許非不懂啊,隻抱著這年代假貨概率少的心理,才一件件莽過去。當時覺著盤子不錯,起碼值倆錢吧,那戶人家也機靈,要了二十塊。

結果給先生一看,就是民國的盤子,機械化生產,數量極多。

至於那罐子,是一戶人家醃鹹菜用的,他瞧著挺古樸,還有花紋,以為是好東西,五塊錢拿下。

結果一驗,這特麼就是醃鹹菜的!

以上這些,再加上屁股底下的櫸木素板螭龍圈椅,不知不覺也滿十件真品了。

他一一看去,心中滿足,最後目光停在那個筆筒上。不知為何,他十分中意這個筆筒,又拿在手裡輕輕把玩。

上輩子,有心無力;這輩子,時機恰當,又有餘錢,自然要滿足一下自己。

許非閉著眼,細長的手指緩緩摩挲,那脫落的包漿,紅色與黑色交雜的竹麵,那細細的裂紋,還有淺淺凸出的圖案……

圖源自東漢仙人王子喬的典故。

子喬本是個縣令,每月初一、十五來朝見皇上。皇帝看他來得快,但從未見到車馬,便秘密叫人偵察,後來報告說,子喬到來時,常有兩隻水鳥從東南飛來。

於是皇上叫人張開羅網,捕捉水鳥,那鳥卻是一隻鞋所化。

許非喜歡這樣式,喜歡這質感,喜歡這淺雕,喜歡這典故,每當獨自把玩時,總覺得是有靈性的,似穿越了時空在與古人對話。

古玩講究眼緣,這筆筒或許就是他的眼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