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1 / 1)

猛卒 高月 1467 字 2個月前

薛濤來到前殿,她剛坐下,順姬和春姬便在宮女的引領下走進來,兩人一起施一個萬福禮,“給王妃請安!”

“你們坐下吧!”

前幾天,薛濤答應一聲就讓她們走了,但今天她想和二人稍微聊一聊。

宮女給她們搬來兩把椅子,兩女靠邊坐下,薛濤笑道:“新羅都是跪坐吧!沒有椅子,是嗎?”

金順姬點點頭,“確實沒有椅子!”

薛濤笑道:“其實大唐也一樣,椅子雖然有,但不普及,真正普及椅子還是從王爺開始的,現在大家都習慣了,坐椅子確實比跪坐舒服,你們也要慢慢習慣這裡的生活。”

“回稟王妃,我們也挺適應的,和新羅差異不大,新羅貴族的大部分習慣都是學習長安的,我們也會習慣椅子。”

“還有,以後上午就不用來向我請安了!”

薛濤見兩人臉色大變,便笑著補充道:“我沒有彆的的意思,我們家沒有這個規矩,你們看其他三人,她們也從來沒有來向我請安,我們大家都是吃早飯的時候大家打個招呼,你們也看到了,早飯時給我請個安就行了,不用專門過來。”

姐妹二人這才明白,她們點點頭,“我們知道了!”

“還有另外一件事,我要提醒你們。”

薛濤注視著她們二人道:“你們既然嫁給了晉王殿下,那就不再是新羅人了,而是郭家的人,你們回新羅時要說新羅話,我不過問,但在大明宮,不能說新羅話,必須說漢語,這是皇宮的規矩,包括你們的侍女,也必須全部說漢話,否則就是違反宮規,要受到懲罰的!”

這就是薛濤有點不高興的事情,這姐妹二人在一起都說新羅話,這就破壞了薛濤定下的‘不準搞小圈子’這條規矩了。

姐妹二人見王妃臉色冷峻,嚇得兩人連忙起身謝罪,“我們不知道,以後記住了!”

薛濤見二人有點嚇壞了,便緩和一下口氣道:“其實我也是為了你們二人好,將來你們有了兒子,如果他也跟你們說新羅話,晉王肯定不會喜歡他,將來你們的孩子就不會受到晉王殿下的重視,會失去很多機會,你們明白嗎?”

兩姐妹都是冰雪聰明,立刻明白了王妃的意思,王爺不想有個異國兒子,她們一起躬身道:“謝王妃提醒,我們一定不會再犯。”

“要養成習慣,哪怕房間裡就隻有你們二人,也要說漢話,你們要自己當成大唐人,不要總想著自己還是新羅公主。”

“我們銘心於心!”

“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一起去吃早飯吧!”

薛濤帶著姐妹二人在一大群宮女和女護衛的簇擁下,向清暉閣走去。

..........

郭宋已經抵達了泉州,這兩天泉州刺史蔡雍忙壞了,派人趕去各州請官員們前來泉州覲見晉王殿下,又向晉王彙報了泉州的情況。

不過郭宋最關心的是林邑國雙季水稻的生長情況,他要親自去田間地頭視察。

曆史上,占城稻就是在唐末引入福建和嶺南,由宋真宗向江淮地區大規模推廣,使宋朝的糧食產量劇增,帶動了人口增長和社會生產力的大大提高,使宋朝開始步入商品經濟時代,到北宋末年,全國人口突破一億,達一億兩千萬。

可以說,雙季稻的推廣是一樁劃時代的大事,郭宋對它極其關心。

次日一早,郭宋在刺史蔡雍以及泉州官員的陪同下,帶著數十名親兵來到了田間地頭,郭宋舉目眺望,隻看見一望無際的秧苗,現在是六月,早稻已經結束了,現在是第二季水稻,秧苗早已插好,長得鬱鬱蔥蔥。

這時,郭宋看見幾個農民推著一輛大車在稻田裡撒著什麼,他有點好奇,翻身下馬走上去查看,手推車是一個木盆,裡麵都是密集的魚苗。

原來是利用稻田養魚,郭宋不由豎起大拇指,這是最高明的生態養殖,魚苗能吃掉害蟲和雜草,排泄的糞便又是優良的磷肥,促進水稻產量,最後農民還有賣魚收入。

“這些都是什麼魚?”郭宋笑問道。

幾個農民見河畔上有大群官員和士兵,顯然是陪同這位詢問者,他們不知眼前這位是什麼高官,著實有點拘謹,一名老者膽怯地小聲道:“都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魚,還有青魚。”

“是不是收獲時有那種很大的渾子魚?”

渾子魚就是草魚,最後體型很大,一條都要十幾斤,老農搖搖頭道:“不能養那麼大,太大會連水稻一起吃,養到一兩斤就行了,我們現在放養,收水稻時,大小正好。”

原來如此,郭宋原本還想和他們多聊幾句,但又看出他們心中害怕,便不再為難他們,走回官道,上馬繼續巡視。

“這種水稻還適應泉州吧!”郭宋笑著問道。

蔡雍點點頭,“回稟殿下,這種水稻確實不挑地方,我們播種的當年就獲得了兩季豐收,長勢非常好。”

“畝產量多少?”郭宋又問道,這也是他最關心的事情。

“畝產很高,精心耕種的話,差不多有一千斤!”

郭宋大喜,那一畝地的年產量達兩千斤,江淮和中原地區種冬小麥和水稻,加起來一年的糧食產量也不過一千斤出頭,糧食產量直接翻了一倍,要是能找到玉米,那糧食產量還更要大大增加。

糧食就是人口,有足夠的糧食就有人口增長,人口增長就帶動更多的產業興盛,這一刻,郭宋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派船隊去美洲,不光是為土地,更多是美洲的農作物。

走出數裡,遠遠看見前麵有一株大樹,樹蔭濃密,大樹下有人在賣大碗茶,周圍一圈坐著十幾個老農,正在閒聊休息。

郭宋一擺手,讓眾人暫時停住,他回頭笑道:“你們在這裡稍稍等候,我和他們聊幾句。”

蔡雍的心頓時懸了起來,殿下這是要微服私訪啊!

他不敢阻攔,隻得眼巴巴望著晉王殿下騎馬向大樹而去。

郭宋來到大樹前,翻身下馬笑道:“天氣太熱了,來碗茶!”

“客官請坐,我先您拴馬!”

賣茶老者接過馬匹韁繩,拴在旁邊的柱子上,又給郭宋倒了一大碗涼茶,“客官坐下喝茶!”

郭宋搬著小胡凳和眾老人坐在一起,他和一口涼茶,笑著問一名白胡子老人道:“老丈,你也在附近種地?”

老者嗬嗬一笑,“我們都是附近種田的,我的田就是那裡!”

他指著遠處笑道:“立著稻草人的田就是我家的。”

“自己的土地?”

“自己的,幾代人傳下來的三十畝上田。”

“現在改種兩季稻,應該吃飯不成問題了吧!”

旁邊幾個老者都笑了起來,郭宋奇怪問道:“我說得不對?”

另一名長著一張馬臉的老者接口道:“我們種稻子自己不吃的,留著賣錢。”

“那你們吃什麼?”

“去城裡的三粗店買粗糧唄!我們賣米買回粗糧,手中就有點餘錢了,買點日用品什麼的,這年頭種糧容易,掙錢難。”

郭宋沒想到他們會這樣回答,他想了想道:“各位家裡有勞力,可以去琉球大島築城,一天至少能掙百文錢,也是一條路子啊!”

“我兒子去了!”

白胡子老者歎口氣道:“已經去了一年,一點消息都沒有,讓人擔心啊!我覺得官府應該替他們傳遞家信,讓家裡人放心。”

“各位對官府還有什麼期待嗎?”

郭宋又笑問道:“我和蔡刺史關係很好,大家有什麼想法,我可以幫你們傳遞給刺史。”

“能不能辦一些不要錢的學校,聽說長安的官辦學校就不收錢,如果不收錢,我把三個孫子都送去讀書。”

“遷徙去琉球大島說是給三頃土地,百年內免稅,但聽說並沒有三頃,不知朝廷說話算不算數?”

“我小兒子一家遷徙去琉球大島了,我想去看看孫子,可沒法過去,朝廷能不能在琉球大島和泉州之前建一條航線,有船隻往來,我們去探望家人也方便。”

眾人七嘴八舌,提出一堆想法。

郭宋點點頭笑道:“大家的想法我都明白了,放心吧!朝廷的承諾肯定會實現,航線也肯定會建起來,大家想生活更好一點,可以選擇去琉球大島,以後那裡還會更繁榮,去得越早就越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