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去鄴都
都是好酒之人,這群人中,尤以趙匡胤的酒量最好,不過,都保持著克製,酒意到了一定火候,都下意識地停杯罷盞,不約而同的表現,以烤肉而助談興。
帳幕再度被掀開,且此次力道很大,一股冷風卷著草屑直襲帳內,涼意侵麵,趙延進不由打了個哆嗦,張口欲罵。不過見著入內的那名透著儒雅氣息的將領,硬生生管住了嘴。
“參見慕容都部署!”一乾將領,立刻起身,整齊地拜道。
進帳的,正是此次行營都部署慕容延釗,簡單地掃了一圈帳中之景,慕容延釗露出一個和善而不失威嚴的笑容,問道:“諸位酒可喝好,肉可吃好?”
互相望了望,高懷德主動道:“承陛下賞賜,末將等已足食足飲。”
趙延進則輕鬆向慕容延釗邀請道:“還有些酒肉,慕容將軍要不要與末將等共享?”
在趙延進酒意淺薄的臉上停留了一下,慕容延釗表情一肅,音調上揚,喚道:“趙延進、趙匡胤!”
“在!”被點名的兩個人立刻腰板堅挺,高聲回應。
“你二人陪同本都前往津頭,滑州官府已然準備好了浮梁,需要巡察一番,以備明日渡河,不能出紕漏!”慕容延釗吩咐著。
“夜已深,你們輪班巡視諸營,加強警惕,不得疏忽!禦營那邊,輪值不得延誤,失期者斬!”又朝剩下的高懷德等人命令。
“是!”一乾青年將校齊聲應命,神情十分肅重,在慕容延釗麵前,還沒人敢端架子。
都不是蠢人,他們雖則為皇帝看重,但心裡還是多少有些數的,眼前之人,可是天子真正的心腹將臣,潛龍之時便派人延請出仕的。
慕容延釗轉身離去,趙延進與趙匡胤,立刻拾起兜鍪戴在頭上,挎著鋼刀,便跟了出去。彆看趙延進平日裡話,稍顯輕浮,但正經起來的時候,乾練之風立顯,舉止得體,就仿佛當初劉承祐第一次見此人之時,一眼便看上了他。
對於帳中的這些青年將校,慕容延釗心中也是很滿意的,對劉承祐看人的眼光,也是分外感慨。這些人中,可都是很有潛力的將帥之才。
慕容延釗前番奉命回京掌軍,除了應有加官升職,嘉獎恩賞之外,更表看重的是,將之召入進宮,與之深談。托以腹心之謀,將南征戰略征詢他的意見,又對未來禁軍的發展與其交流想法,其中有一點,便是針對性地提拔有潛力的青年將校。
此番出巡,將高懷德等人帶上,劉承祐便朝慕容延釗叮囑過,讓他行進之間,對這些人多加提點。
行營的情況,有慕容延釗總領,足夠讓劉承祐放心。禦營這邊,劉承祐與郭從義等滑州職吏,簡單地進行一場飲宴會談之後,已然告歇。
禦帳中掛著一張河北輿圖,已經是張相對詳細的地圖了,河北諸州城池、主道、山川、林野,尤其是南易水一線,更是標記了其間的兵力部署、城防等重要軍情信息。北巡才起了個頭,劉承祐人雖然還未過河,但他的心思早就飄到北邊去了。
禦前,一名渾身上下釋放著樸實無華氣息的禁軍低級軍官,簡單地將高懷德等將校聚會的情況上報,其一言一行,都有記錄。
“朕知道了!退下吧!”劉承祐輕點著頭,朝張德鈞示意了下:“賞!”
“謝陛下!”
聞其報,劉承祐的關注點,偏到了趙匡胤的交際能力上,屬實不錯。不過,並沒有表現出更多的猜忌,軍中人緣好的將領並不少,劉承祐也不可能讓所有臣子都成為孤臣,隻是礙於“宋太祖”的威名,稍微多關注了些罷了。
駐足盯著輿圖一看,便是一刻多鐘,直到折小娘親親自端著盆冒著熱汽的水進帳,劉承祐方才回過神。
“官家,時辰已晚,該歇息了!”折小娘睜著靈動的雙眼看著劉承祐,輕聲道。
看著折家小娘子,熱汽在她秀麗的麵容前嫋嫋升起,劉承祐心中沒來由的有些觸動,道:“那就歇了吧。”
這小娘頓時露出了點喜悅的笑容。
帳間內侍拾掇著輿圖之時,劉承祐正坐在隻簡單鋪了層軟褥的行軍榻側,褪去鞋襪,踩在盆中。折小娘則捋起袖子,跪於其側,親自替劉承祐搓拭著。
冬季臨睡前泡個腳,個中滋味,分外舒爽。再加有美人相伴,劉承祐直感疲乏儘釋。折家娘子伺候人的手藝,當然算不得上佳,但是,貴在那份心意。讓一巾幗虎女,屈身下侍,雖然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劉承祐心中還是新生感慨。
微閉目,劉承祐隨和地同折小娘閒談著,言及不需她如此親侍,但為其所拒絕,並且仰著玉頰,格外認真對劉承祐說,受皇後所托,不敢怠慢。
這個時候的折小娘,在劉承祐眼裡,比以往的英姿颯爽,更加讓他心動
劉承祐原本動了也給折小娘洗洗腳的念頭,不過轉念便放棄了,畢竟,這等待遇,這等恩典,是大符都還沒享受過的。
當然,在此寒夜,劉承祐是與折小娘同榻而眠的,美嬌娘親承恩露,此前隻被稍加開墾,此番劉承祐對之進行了一番深耕細作
結實的身子,細膩的,飽滿的,圓潤的,修長的
都帶著匠人精神,認真感受,認真體會。
翌日清晨,劉承祐在稍顯疲憊的狀態中,下令開拔,在滑州文武的恭送下,繼續北巡。
渡河籌備妥當,僅耗費了一個多時辰,三千多人,包括騾馬車仗,便順利地渡完。
過了河,踏上黃河北岸的土地,此次北巡才算真正開始。
大河兩岸,厲來是國家膏腴之地,文化繁榮,經濟發達,尤以鄴都一域最為突出。在由亂變治的過程中,恢複速度是很快的。
這是將近兩年以後,劉承祐再度踏上河北的土地,比起當初隨軍討逆,此番心態又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彆,乃是他此番是以主人的身份而來,視察他的領土。
未再求快,在通往鄴都的路上,劉承祐不時停下察看鄉野,問詢民情。與當初的印象相比,最直觀的感受便是,秩序的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