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1 / 1)

漢世祖 羋黍離 1598 字 28天前

第1810章軍隊得求穩

紫宸殿餞行的那一百多官員,並不是此番朝廷派遣地方肅貪除惡的所有人,對於偌大的帝國而言,一百來人實在太渺小了,正常情況下連朵浪花都掀不起。

他們隻是挑選出的骨乾,每個人,劉皇帝還給他們配備一個專門查案團隊,並授予特權,地方上也有相關人員的配合。

可以說,過去幾個月,在洛陽城中發生的清洗整治,更像是一場養蠱,淘汰出庸劣之人,培養選拔出一批能擔重責、打硬仗的治貪除惡隊伍,整個大漢才是他們最終的舞台。

分遣諸道州,也不隻是簡簡單單,一股腦兒地把人派出去,到地方上折騰,而是有計劃、有節奏、有目標。幾乎所有人,在離京之前,就已經得到了各方麵的情報支持,並至少有了三至五個明確的清查目標。

在皇城、武德二司的檔案之中,可保存有幾十年積累的卷宗記錄,這些東西,平日裡放著也就放著,真拿出來使用,卻也能保證一個師出有名,有的放矢。

有這些東西打底,專使們的調查處置效率,也能得到保證,不至於像沒頭蒼蠅一般,胡飛亂撞。除了現行犯罪,一些疑案、錯案,同樣在複查之列。

這就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清算運動,效果如何,仍需時間檢驗,需要成效來證明,但劉皇帝是滿懷期待的,也緊緊盯著,隨時做好預防,有彈壓一切意外的準備。

劉皇帝自己也有所預感,對地方的整治並不會順利,畢竟天高皇帝遠,他整治勳貴大臣容易,換宰相都是一句話的事,相反,對於那些一般的地方官僚,反而需要更多的耐心以及更強大的決心。

但即便有阻力重重,該做還得做。劉皇帝心裡也清楚,這隻是一個封建帝國自我改良的一種激進暴力手段,並不能常用,對國家有多少實際好處,又是否真能延續國運,實則並不明朗。

不過,比起什麼都不做,他寧願做出些嘗試。對於自己的身體情況,劉皇帝多少有些數的,也不得不承認,在最後說不準多長的統治時光裡,他也隻能儘力為後繼之君,清掃些障礙,為他一手創建的大漢帝國去去腐肉,哪怕再維持二三十年的健康,也終究是有意義的。

而由於那大理寺丞朱博在殿上的不堪表現,劉皇帝對於那些選拔出的“精兵強將”心中也打了個問號,因此,在他們出動之後,又另外秘密安排了一些人,任務就是監督調查這些查案的人。

在清除弊政的過程中,新的弊端往往隨之產生,甚至是實時的,劉皇帝太清楚這一點了,因此,也不得不多留個心眼。

樞密院,每有大事之時,劉皇帝總是喜歡駕臨,這裡是全國的軍令中心,一切軍事命令的發源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樞密院早成為一個龐大且複雜的係統,諸部、司、房、監、令使職能陸續完善,甚至顯得有一些臃腫。

幾十年來,軍事係統內部權力分散,山頭林立,但整個軍政係統卻是在不斷壯大,而作為他們頭頭的樞密使,雖然一直有來自劉皇帝的壓製以及政事堂的打壓,但其在朝中的地位,始終是超然的。

過去,宰相換了一茬又一茬,有些時候,劉皇帝還需考慮大臣們的想法,綜合各方建議,唯獨在樞密使的任命上,從來未和文官們商量。

到如今,不論朝堂如何風雲變化,由樞密院總理的軍政體係,總是不動如山的。樞密院,或者說全國軍政管理,早已是自成體係。

當然,為了避免其失控,劉皇帝也是費儘了心機,給其套上了諸多枷鎖,政事堂同樣也多有鉗製,比如在財政以及一些輔助性事務上,政事堂還是占據著主動權,隻是正常時候,不會交惡,出現“府院之爭”。

樞密院的運行,是越發像一座精密的儀器了,軍事政令追求高效,也強大紀律,雖然無法避免出現一些官僚的弊病,但總體而言,風氣還是要好一些的。

從劉皇帝當國以來,雖然大收軍權,約束將帥,把軍隊牢牢置於皇權之下,但實則就像在調教守戶的鷹犬,為了看門護院,因此爪牙依舊鋒利著。

至少,還沒有出現過由文官掌軍的情況,每一任樞密使,都是具備豐富戰爭經驗,並且具備統帥協調能力的大將,這個習慣,一直沿用至今。

懂兵者掌軍,這也是幾十年下來,大漢的軍政軍隊,很少出現大變故的原因之一。至少從表麵上看,軍令係統中的醃臢事要少得多,畢竟軍法森嚴,動輒殺頭,比起文官係統,要嚴酷得多。劉皇帝此前便說過,倘若連軍隊都腐敗了,那帝國就危險了,因此過去對官民的治理、量刑輕重是有個波動起伏的,而對軍隊,從來都隻有一個原則,從嚴治軍,軍法如山。

劉皇帝進入樞密院時,一切都井然有序,不過,他的到來,顯然影響到了正在辦公的僚屬們。劉皇帝則如常,讓他們各歸己職,不要管他,然後便直接前往去找潘美。

樞密院地方是很大的,公房也多,換做不熟悉的人,亂入是會迷路的,當然更有可能是被當作奸賊抓起來,擅闖樞密院,也是殺頭之罪,即便受令前來的軍官職吏,也是不敢亂走亂動的。

一直到軍令房,收到消息的樞密使潘美這才匆匆趕來,一臉嚴肅地拜道:“臣接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免禮!”劉皇帝輕笑道。

溫和的態度難得地在劉皇帝老臉上重現,但現如今已經沒人再敢當真了,潘美應付起劉皇帝,也明顯更加小心了。

“潘卿,自你回朝就任樞密使,朕還沒來看看你,今日得空,過來逛逛!”在潘美的陪同下,劉皇帝緩緩步行,嘴裡輕鬆道:“不過,你曾久任樞密副使,如今回朝扶正,這樞相差事,想來也應當難不倒你吧!”

“多謝陛下信任!有陛下威德照拂,一切尚好!”潘美答道。

入內,落座,奉茶。大漢樞相平日裡喝的茶,顯然是上品,味道是真不錯。放下茶盞,劉皇帝看著潘美,問道:“近來各地還算安分吧?可有邊情?可有動亂?”

對此,潘美心中琢磨著劉皇帝的來意,麵上卻不動聲色,利落地回答道:“回陛下,隻有安東、劍南發生了少許騷亂,當地駐軍,已然出動平息了!”

劉皇帝點點頭,沉吟了下,語氣嚴肅了些,道:“朝中近來的大事,想來你心裡也清楚。朕就直說了,反貪除惡,朕是痛下決心,不論有多大的阻礙,造成多大的影響,朕都要推行下去,直到吏治恢複清明。

但朕也知道,此事不會順利,地方上,難免發生一些不可測的變故與紛亂。朕要求你們樞密院,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加強對全國軍隊的管控,地方上若有事,必須及時反應,戡亂治安,維持穩定。

哪裡都可以亂,軍隊不能亂,這是朕對你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嚴格的要求!”

劉皇帝如此鄭重其事,潘美自然不敢大意,略一思忖,便明白聖意如何,也堅定地表示道:“請陛下放心,臣等必定毫無保留,竭儘全力!”

“你當知曉,軍隊穩了,社稷黎民才能安穩!過去,朕是靠你們打天下,如今,卻是要指望你們守江山,責任猶重!”劉皇帝有些語重心長地道。

“臣明白!”潘美頷首,表情肅重。

看著這個自己一向很欣賞的將帥之英,劉皇帝心中莫名地增添了些許感慨,雖然知道有些不合適,但還是忍不住說了:“聽說你家從侄,也被抓起來法辦了,心中沒有怨言吧.”

一聽這話,潘美便覺頭皮發麻,趕忙道:“臣管教不嚴,由得孽畜仗勢欺人,敗壞聲名,臣隻感慚愧,豈有怨言!”

“朕知道你潘仲詢是深明大義之人!”劉皇帝歎息一聲,臉色恢複平和。

但潘美的心情可無法在這一時半刻平靜下來,盤算了下,潘美主動道:“陛下,朝廷在清查吏弊,臣以為,樞密院也當與時俱進,緊隨腳步,在軍隊之中,也進行一次整改,將那些隱藏在軍中的蠹蟲揪出來”

聽其建議,劉皇帝一時有些意外,幾十年來,對軍隊的整改,也是周期性的,每一次軍權、兵製的改革,都伴隨著一批將校軍官的處理。論頻率,甚至比朝廷反腐還高。

不過,這一回,劉皇帝又果斷選擇求穩了,幾乎不假思索,很是乾脆地搖頭道:“不了!暫時放一放吧!事分輕重緩急,軍隊之事,容後再議,眼下以穩為主!”

劉皇帝表這態時,潘美明顯鬆了口氣,事實上,他也在賭,心也懸著,倘若劉皇帝真要對軍隊也來上這麼一場運動,他就要撂挑子不乾這樞密使了。

所幸,劉皇帝人雖老而剛愎,但這腦袋還是清醒,對於事務利弊,局勢把控,還是很到位的。當此之時,最不能折騰的就是軍隊,這是他推行吏治最後也是最強力的保障,是絕對不能亂的。

即便要折騰,也得輪著來,得視情況而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