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作辦學(1 / 1)

何日請長纓 齊橙 1597 字 29天前

此刻,臨機集團總經理辦公室裡,卻在談論著另外一個話題。

“唐總,關於在臨河建立東葉大學蒼龍機械學院的事情,校務會已經原則通過了,下一步就是要報教育部批準。按照教育部前一段時間的指示精神,這件事得到批準,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說話的是東葉大學副校長範文平。他這次是跟著學生實踐隊一起到臨河來的,主要任務就是來與唐子風會晤,商討兩家合作辦學的事情。屋裡的人,除了範文平和唐子風之外,還有臨河市副市長邵俊傑、東葉大學機械係係主任孫凡卓以及臨機集團副總經理張建陽。

歐陽康事件,讓唐子風意識到一個問題,高校裡的科研,與現實生產部門的需要是存在著一些脫節的。明理工承擔科技部的機床專項,考慮的是如何出科研成果,並不特彆在乎實踐部門的想法。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有些高校搞出來的成果,通過了專家鑒定,但隨後就杳無音訊了。因為從實驗室到生產一線,還有很深的一道溝塹,跨不過去的話,這樣的成果是毫無價值的。

科研如此,教學也是如此。很多高校的機械專業裡講的東西,與生產實踐相悖離,學生畢業出來之後,無法適應生產一線的需要。

此外,機械專業在時下的國內屬於一個冷門專業,成績好的學生不願意報考這個專業,一些成績差,被調濟到這個專業裡的學生,也是抱著混張文憑,未來改行的想法。像於曉惠這種一門心思想學好機械專業的學生,已經是很罕見了。

看到這種情況之後,唐子風便萌生出了自己來培養人才的想法。他非常清楚,產業的競爭,歸根結底要落到人才身上,哪個國家擁有第一流的人才,就能夠占據產業高地。

說是自己培養人才,唐子風當然也不可能自己辦一所大學來招收學生。先不說教育部答應不答應,就算教育部同意他自己開一所大學,如何招生、如何管理學生、如果組織教學,都不是他所擅長的,也不是臨機集團裡的任何人擅長的。

臨機集團旗下倒是有一所技校,這是由原來的臨一機技校和滕機技校合並而成的,主要承擔職工培訓的職能,相當於把工廠裡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轉變為現代教育方式。技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工業生產知識,了解各種生產規範,進車間就能夠上手乾活。但是,要讓這些學生來設計機床,可就沒戲了,人家原本也不是乾這個的。

唐子風向肖文珺說起此事,肖文珺告訴他,時下有一種很流行的方式,就是企業與高校聯合辦學,有的是讚助某個學院,有的則是另外建立獨立學院,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人才培養。

這種方式,對於企業和學校雙方都是有好處的。從企業方麵來說,能夠得到按自己要求培養出來的人才,相當於在學校裡就對未來的員工進行了職業培訓。從學校來說,則是增加了創收機會,以及擴大了自身規模。

要知道,學校進行評比的時候,這些獨立學院的學生也是可以算人頭的。人頭多了,學校的分值就高了,後續的各種好處都會接踵而來。

獨立學院這種模式,唐子風在後世是聽說過的,隻是沒想到自己居然還能實際操作一番。他當即請肖文珺去給清華機械係的係主任帶個話,問對方是否有意與自己合辦一個獨立學院,還牛烘烘地表示,錢不是問題。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肖文珺一臉嫌棄地打斷了。肖文珺告訴他,這種與企業合辦獨立學院的事情,像清北這種頂級高校是不屑於去做的。好吧,其實人家隻是覺得臨機集團規模不夠大,牌子不夠響,如果換成GE、西門子之類的企業來提出這樣的要約,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人家才不是因為GE、西門子身上有“洋”味呢!

知道自己高攀不上清北,唐子風便把目光投向了地方院校,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東葉省的最高學府東葉大學。

東葉省原本有東葉大學和東葉工學院,後來工學院改名為工業大學,再後來就被並入了東葉大學,這也是許多省區的常規操作了。國際和國內的各種大學排名,基本上都是看總量數據的,比如一年發多少篇論文,一年拿到多少課題經費。把兩所大學合並起來,這些成果就能夠算在一起,從而提高大學排名的位次。

唐子風想合作的單位,正是原東葉工業大學的機械係,現在則是東葉大學的機械與自動化係。臨一機有不少工程師都是這個係畢業的,對於它的實力還是比較認可的。

唐子風親自上門,去與東大機械係係主任孫凡卓談了一次。孫凡卓聞言大喜,馬上領著唐子風去見了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範文平。範文平對於唐子風的提議也很感興趣,兩家一拍即合,很快就開始了可行性研究,具體到辦學場地、經費來源、招生就業等各個環節。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是正確的。唐子風覺得一團亂麻的辦學事宜,在東葉大學的專業人員麵前,顯得十分簡單。

你不是自稱能夠提供場地嗎?你們集團不是有充足的實驗條件和實習機會嗎?你們不是說可以分擔一部分經費嗎?

那就招生唄。

樹起招生旗,何愁沒有想上學的?

至於說學生招進來怎麼辦,往宿舍裡一扔,貼張課表,告訴他們啥時候去哪上課,不就完了?至於說什麼任課教師、輔導員、教務、宿管等等,我們這都是現成的。

相比教學環節,學校裡更關心的是學生的就業問題。全國各高校廣泛擴招的結果,就是大學生就業日益成為一個大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東葉大學是不敢隨便招生的。

20年前,大學生在社會上絕對是香餑餑,一個單位上能夠分配到一兩名大學生,那簡直就是撿到了寶貝。後世揭密的很多重大軍工裝備研究曆史中,都有某某人剛從大學畢業就被委以重任的佳話。這不是因為當年的領導有多大魄力,實在是那時候的人才太缺乏了。

看一組數據:198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萬人,2004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萬人,20年時間增長了10倍。再加上曆年畢業生的積累,現在誰還會把一個大學生當一回事?哪個單位進人的時候不是在幾千份簡曆裡挑挑揀揀?

畢業即失業,在這個年代裡可真不隻是一句玩笑話。

一邊是大學生就業難,另一邊是各高校還有擴招的衝動,教育部的做法也很公平,那就是看你的畢業生就業率。能解決就業問題,你就招。解決不了就業問題,你就免開尊口。

到了學校內部,這個政策就被推到了各個係。你這個係的學生就業情況好,就給你加招生名額。你的就業情況差,對不起,明年要扣掉幾個名額,轉給那些就業好的係。

學生名額代表的是一個係在學校的地位,以及老師的待遇。學生數少了,你就開不了這麼多課,有些老師的工作量就會不足。工作量不足就會扣獎金,影響職稱晉升,這簡直就是要了老師們的親命了。

於是,各個係的領導都絞儘腦汁,把專業的名字改得好聽一點,去掉那些對找工作沒幫助的課程,把時下社會上最流行的概念都弄進來,哪怕一時無法變成課程,至少也要開幾個講座。

順便說一句,有些家長去高招谘詢會打聽哪個專業好分配,其實是多此一舉。學校開設的專業都是好分配的,不好分配的專業早就被校長們掐死了。

好吧,其實還有些家長擔心清北人師的學生不好分配,這是擔心皇帝的金扁擔容易生鏽嗎?

臨機集團想和東葉大學合建一個獨立學院,校方最關注的就是就業問題了。獨立學院的就業也是要算在學校就業率裡的,彆拖了學校的後腿。

對學校而言最麻煩的問題,對於企業來說卻是最簡單的,這就是合作的意義了。

唐子風告訴範文平和孫凡卓,獨立學院畢業的學生,臨機集團負責兜底。也就是說,這些學生畢業後如果找不著工作,臨機集團會全額接收。當然了,前提是學生在學校裡的表現是合格的,最起碼數學四不能掛科吧?

有了唐子風這個承諾,東葉大學方麵還有什麼猶豫的,立馬就組織了一個精乾的班子,開始寫計劃書,編製培養方案,先報省教育廳,然後報教育部,現在就等著教育部批複了。

正如範文平對唐子風說的那樣,由於前段時間許昭堅等一乾前輩的呼籲,教育部對於這種麵向工農業實踐部門的專業是持鼓勵態度的,加之在東大提交的方案中重點指出了畢業生就業將由企業全部兜底這一條,教育部批準這個獨立學院的設置,基本是沒有懸念的。

“現在的問題是,唐總覺得,咱們這個學院,招生分數線劃在哪裡比較合適?”

範文平向唐子風問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