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委屈了,二是錢沒給到位……”
保理集團的高管重複了一遍林光華所說的話,旋即意識到了什麼,瞪大眼睛朝著車間西南方向看去。似乎透過車間厚厚的牆壁看到廠區外那片世外桃源般的彆墅區,有些失聲的說道:“那片新建的彆墅住宅……”
林光華點頭:“領導您可想錯了,我們騰飛集團可不是隻顧著老外,不顧本土的缺德企業,一切規章完全一視同仁,新開發的彆墅區可是麵向全體騰飛集團員工,隻要其提供的技術符合集團的需要,並幫助集團取得效益,就有可能獲得一套。”
說著林光華不免羨慕的看向還握在默林茨手裡的那個凸型的鞍部工件兒,不無羨慕的言語道:“從彆墅區落成到現在一共分出去兩套,看來這第三套也快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阿列克謝教授獲得彆墅,拿50萬年薪也算實至名歸。”
林光華所說的阿列克謝教授便是從俄羅斯來到中國的一位前蘇聯航天技術專家,曾經參與過蘇聯海洋係列、宇宙係列兩款蘇聯著名的太空偵察衛星的研製工作,之後被調往蘇聯國家航天設計局,作為材料學科分係統負責人之一參與“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的研製工作,期間接觸到了環路熱管技術。
蘇聯解體前,由於“暴風雪”號被蘇聯下馬,阿列克謝不得已,返回值得母校烏拉爾工業大學擔任機電工程係的教授。
蘇聯解體後,學校經費斷絕,阿列克謝教授與其他蘇聯科技人員一樣生活陷入了困頓,不得已隻能變賣家裡值錢的物件兒才能勉強度日。
若非如此,國內有關方麵去阿裡克謝家裡接洽,這位白發蒼蒼的老教授也不會如此痛快,沒辦法,家裡真的揭不開鍋了。
當然除了經濟問題,阿裡克謝教授與中國的感情也是他選擇來國內的重要原因,畢竟在50年代蘇聯援華時,阿裡克謝便作為援華專家隊伍中的一員,長期駐留古城太原,幫助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建立了自己的航天基礎工業。
那段同誌加兄弟的感情,給阿列克謝教授留下十分深刻的記憶,正因為如此,當聽說國內的騰飛集團可以解決他的溫飽且提供必要的科研條件後,阿列克謝想都不想就回絕了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邀請,帶著一大家子千裡迢迢從烏拉爾來到了西平。
結果發現,這哪裡隻是解決溫飽,提供必要的科研條件,而是直接將他當成騰飛集團的骨乾來對待。
剛入職就拿10萬人民幣一年的底薪,分了一套120平米的公寓樓居住,與此同時騰飛集團還給了一個獨立實驗室和四名聰明勤勞的助手。
至於工作騰飛集團既沒給規劃,也沒設目標,更沒用種種手段逼迫交出某項關鍵的核心技術,隻是讓阿列克謝教授自己琢磨騰飛集團需要什麼,然後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特長儘情發揮。
毫不誇張的說,騰飛集團將無限的科研自由完全交給阿列克謝。
當然,這種自由也不是完全開放的,是有個時效期,不長也不短,隻有區區三年。
在這三年時間裡騰飛集團會根據課題和項目劃撥科研經費,期間集團不參與任何研究上的東西,任憑課題主導者自己發揮。
如果三年內幫助騰飛集團完成某項產品的升級或拓展,便按照騰飛集團已經成熟的規定,給予學科帶頭人及團隊獎勵的同時,市場化後的利潤還會按照比例與該項目研製人員分成。
如果三年內啥都沒弄出來,不好意思,三年的工資集團可以不要,但獨立的實驗室是不能再給你用了,同時之前享受的一切待遇全部取消不說,還要按照集團規定服從人事部門的調度和安排。
對於騰飛集團這種做法阿列克謝覺得很新奇,但更多的卻是惴惴,因為這種對科研開放的態度就算拿到歐美等西方國家也是不多見的,更是蘇聯那種指令性質的無法比擬的,也正因為如此,阿列克謝很擔心騰飛集團的承諾是否是真的。
就在阿列克謝狐疑之際,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了,來自蘇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的保羅·普科裡傑夫教授,在對騰飛集團研製的初教6pro原型機進行細致研究後,發現其空氣動力學設計有著明顯的缺陷。
隨即應用其在蘇聯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多年的研究經驗,通過對幾種渦輪螺旋槳機型的風洞試驗,最終確定了一款形似梭鏢的整體外形,隨後又經過對細節的一番打磨,最終才有了在泰國大放異彩的初教6pro。
有了如此貢獻,自然要大獎,於是保羅·普科裡傑夫教授成為騰飛集團一眾外籍專家中第一位獲得騰飛集團年度科研大獎的人,一輛全新的桑塔納轎車,十萬元現金獎勵外加二十萬年薪,獨立實驗室的自由度從三年擴充到五年。
然而更大的震撼還是騰飛集團的初教6pro獲得泰國、緬甸以及老撾的訂單,按照騰飛集團的規定,普科裡傑夫教授及其團隊將可以獲得%的初教6pro利潤分成。
三個國家的合同總金額加起來有十多億美元,%的分成比例少說也有幾百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那就是數千萬,至於盧布……好吧,盧布已經不值錢了,人民幣挺好。
如此一來彆說彆人了,普科裡傑夫教授自己眼睛就先紅了,自己不過初試牛刀,拿著技術一般的初教6pro試試斤兩,沒想到騰飛集團非但沒有逼迫壓榨,反而想法設法的擴大他的實際收益。
這樣大氣的企業,普科裡傑夫教授隻覺得後半輩子把這把老骨頭全都交過去都值了,於是二話不說,直接踢開初教6pro,開始把殲教7MAX當成下一步攻關的重點。
既然小試牛刀成功了,那就拋開顧慮往死裡乾就完事兒了,不為自己考慮,也要想想還在莫斯科上學的兒女不是?
至於為什麼選擇殲教7MAX原因很簡單,如果說初教6pro的原型機是漏洞百出的話,那殲教7MAX就隻能用不堪入目來形容,特彆是那複雜的機翼結構,在普科裡傑夫教授看來完全是畫蛇添足。
普科裡傑夫教授這麼說自然有自己的底氣,原因很簡單,若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的雅克—130總設計師馬列舍夫斯基一同來騰飛集團的話絕對會無條件的給普科裡傑夫教授一個熊抱。
因為當初雅克—130高級教練機做氣動理論設計時,便是普科裡傑夫教授利用茹科夫斯基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的設備幫著馬列舍夫斯基完成的。
所以普科裡傑夫教授各項技術簡直熟到骨子裡,正因為如此,他對改進殲教7MAX可謂是輕車熟路。
普科裡傑夫教授這個珠玉在前,那些觀望的蘇聯專家們一個個都瘋了,都是在蘇聯科研戰線上奮鬥數十年的老江湖,誰手上還沒點兒壓箱底的絕活兒,自然是瘋了般的將拿手的技術貢獻出來。
一時間騰飛集團的技術成果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阿列克謝教授的環路熱管技術便是眾多技術成果中的一個。
問題是技術成果多歸多,能不能轉化外現實效益才是關鍵,在這方麵阿列克謝教授顯然是幸運的,因為他的這套技術有幸被莊建業當做拳頭產品,準備一舉攻破默林茨那堅若磐石的壁壘。
於是在兩人一番你來我往的交流後,莊建業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不行,38萬美元一套不行,我的成本都不止這些,默林茨先生您要是真心全權代理我的航天器環路熱管,我也不多要,咱們來個吉利數,88萬美元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