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記起來了(1 / 1)

魔臨 純潔滴小龍 2744 字 2個月前

“小知了,小知了!”

院外,劉婆子喊起來了。

“來嘍!”

了凡小和尚將麵餅子擺好,又將茶壺裡蓄了水,將一條乾毛巾掛在了師父空緣和尚的脖子上,扭頭看了一眼屋子一角堆得滿當的葫蘆,無奈地笑了笑,這才拿起門後的長掃帚,推開門,走了出去。

他是去掃地的。

奉新城繼承了雪海關的所有優良傳統,城容城貌也被極為看重,有一批婆姨,專門負責掃街。

這一項活計倒是沒被人看作“低一等”,畢竟在這個時代,所謂的“高一等”的活計也並不好找。

再加上陪伴著平西侯爺一路崛起的那些將校們,因為自家侯爺帶頭的“儉樸”作風,再加上四娘和瞎子聯手做出的“審計”,使得侯府下各司各衙以及軍中各方麵的風氣,都可以稱得上清廉,各方麵也依舊維係著一種淳樸;

所以,掃大街的活計裡,都是誰誰家的娘,誰誰家的大奶奶,普通人家的女人可沒資格頂這份差。

乾這份活計,一年四季都有侯府下發的配套衣服,同時相當於家裡出了一份標戶的額,逢年過節米麵糧油還多一個定量,再者,老少妯娌們平日裡在家也憋得慌,正好出來活絡活絡筋骨也能嘮嘮嗑。

有這樣一幫子人負責城容城貌,一是沒人敢刁難,二是商戶和住戶們也都很自覺,否則人家真敢拿著掃帚對著你腦門招呼的。

劉婆子就是劍聖的丈母娘,嚴格意義上,她不算,畢竟是跟著兒媳婦過日子的,但現在,她自己也早就不計較這些了。

打從雪海關起,劉婆子就拿起掃帚開始掃地掙家裡的零用了,進奉新城後沒多久,還被升為了“什長”,手底下有十來個婆姨聽自己指揮,負責三條街。

時下,年長者喊小輩時,喜歡後頭加個“子”。

而之所以隔著院牆喊了凡小和尚“小知了小知了”,則是因為不能喊了凡小和尚“小凡子”,這就直接犯了平西侯爺的名諱;

故而,在一眾婆姨跟前,了凡小和尚也就被取了個“知了”的綽號,也是因為小和尚喜歡以“知道了”作為回應。

其實,侯府並不小氣,尤其是對那些做出過貢獻的人,放眼整個大燕軍中,侯府對麾下戰死和傷殘者的撫恤,是最為豐厚和人性的,沒有之一。

瞎子曾特意問過了凡小和尚,是想拿著一筆錢財帶著自己師父遠走高飛,還是想讓侯府一直養著他們。

了凡小和尚選擇了後者,現在師父這個樣子,如何再“四海為家”?

至於平西侯爺所許諾的為你師徒二人蓋寺廟,瞎子沒說,畢竟這是和主上約定的事,得交由主上去定奪,了凡小和尚也沒去提,如今這個樣子,二人如何支撐起一個寺廟?

不過,了凡小和尚也提了一個要求,他不想混吃混喝地過下去,哪怕在侯府看來,他們的功勞足矣,但他依舊希望可以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了凡小和尚掃地很勤快,再加上其偶有“手掐蘭花指”的本能,亦或者莫名的害羞,時不時地會本能地做出“小女兒”姿態,這就更討得這些婆姨們的歡心了,絲毫不覺得自己這群姊妹之間多了一個男人,更像是多了一個閨女。

小和尚沒穿袈裟,而是一身尋常衣服,乾淨整潔。

一見麵,

劉婆子身邊的一個婆姨就笑著問道;

“知了,聽說你師父昨日又收了幾個葫蘆?”

了凡小和尚麵對這個問題,有些尷尬地笑了笑。

侯府為他們師徒在奉新城置辦了小院子,而且還賜予了一筆錢財。

小和尚生活質樸,不賭不嫖,平日裡的吃食,也是素食為主,每個月侯府都會下發米麵糧油甚至是布匹等各種所需,按理說,錢財是花不出去的。

但自家師父整日渾渾噩噩的,要麼,就枯坐在院子裡一整天不動彈,但要麼,就會跑出院子,他不偷也不搶,更不會去發瘋;

但也不知道怎麼的,空緣老和尚對那葫蘆無比鐘情,走在路上,看見打酒的葫蘆,看見孩子手裡玩的葫蘆,就完全像是丟了魂一樣跟著人家一路走,跟著人家到家,甚至,跟著人家進了家門,非要人家將葫蘆給自己不可。

不偷,不搶,也不說話,就盯著你的葫蘆,對著你雙手合什。

大部分人,其實不清楚這老和尚和侯府的關係的,其實就算知道了也無所謂,該報官的還是會報官。

官差來了,也是以調解為主。

而調解的結果往往就是了凡小和尚過來,用銀錢向人家買了葫蘆,隻有葫蘆到手,師父才會一臉滿足地抱著葫蘆回家。

第二天,可能安生了。

但第三天,師父又會出門,繼續盯著人家的葫蘆。

了凡小和尚見不得自己師父失望,就又拿銀子買。

周而複始之下,

奉新城內不少人都知道了這件事,一個“瘋”和尚,很喜歡葫蘆,“瘋”和尚還有一個徒弟,會幫他買葫蘆。

侯府腳下,治安自然是極好的,財露白了,也沒人敢起其他心思,但這直接導致了城內不少孩子,主動去外頭找葫蘆更有頭腦一點的販貨郎更是直接平價收葫蘆再賣到“瘋”和尚那裡去。

師徒倆原本住的房子格局,是侯府翻建奉新城後統一修建的那種小院兒,兩戶,加半堵牆,廚房單搭。

了凡小和尚為了照顧師父方便,晚上都是師父睡床,自己在旁邊打地鋪,空出來的那個房間,則基本堆滿了葫蘆。

侯府賞賜的錢財,基本都用來買了葫蘆,小和尚也是灑脫,大大方方地說,自己沒銀錢了,隻能拿米麵糧油來換,而且是每個月得留下師徒二人所需的才能拿出來換。

你們可以繼續送葫蘆給我師父,我給你們打欠條。

這得等到猴年馬月?

故而,那些孩童和貨郎也失去了繼續倒騰葫蘆到這裡來的動力。

但師父還是會一天隔一天地“發瘋”出去找葫蘆,好在是,這種頻率,小和尚靠掃地的收入還能支付,這件事,也就逐漸失去了熱度,但並不妨礙這些一同掃地的婆姨們經常拿這件事打趣兒小和尚。

在小和尚看來,許是因為師父曾有一個跟隨他大半輩子的飲水葫蘆,據說是師父的師父傳下來的,是師父極為鐘愛的一件隨身品,但遺失在了雪原上。

可能,師父雖然瘋了,但卻一直想求一個念想吧,就像是自己覺得師父在哪裡哪裡就是家一樣,師父也會這般想念他自己的師父吧。

劉婆子雖然上了年紀,但身體一直很硬朗,到底是被侯府二夫人三夫人一起攙扶過的老女人,也清楚自家“女婿”的不一般,雖說作威作福的事兒她乾不上手,但對手下的這些掃地婆姨們可謂是極其較真,一定要將自己劃分的街區給清掃得滿意。

哪個婆姨敢詐唬冒刺,她也會毫不猶豫地懟回去,也不是沒得罪過人,再小的“衙門”,它裡頭的水也深,可劉婆子就這般坐在“掃地什長”的位置上巋然不動,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習慣了。

畢竟是能住在侯府隔壁的人家,肯定不一般。

前些日子,劉婆子忙活了自己新外孫的百日,沒大半特辦,更沒收禮錢,倒是極為大方地帶著米糕、饅頭、點紅雞子來和大家夥分。

而這日,劉婆子又帶來了不少東西,依舊是米糕、饅頭、點紅雞子。

了凡小和尚伸手接過,道謝後好奇地問道;

“這是又生了?”

旁邊一眾婆姨當即笑了起來,

劉婆子也沒好氣地啐道:

“下豬崽也沒這種下法啊,是我姑爺回來了,百日宴就得再辦一次。”

“喲,這可真是丈母娘疼姑爺。”

“都說丈母娘看姑爺越看越喜歡,您這兒可是真比親兒子還疼啊。”

“您還有閨女麼?”

“去去去,去去去,少嘴碎,我家姑爺對我好,對我閨女好,就不興咱心疼心疼人家,這一家人過日子,就得這般貼著心互相哄著日子才能過得平順。”

理是這個理,

但能讓一向節儉的劉婆子送出去兩份百日禮且不收禮錢,也讓眾人著實好奇。

過日子,哪能是這般過法的喲。

劉婆子見人來齊了,

喊道:

“都擱這兒曬虱子呐,都動起來,乾起來!”

大家開始忙活起來,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忽然有一群小孩跑過來對著;了凡小和尚喊:

“知了,知了,老和尚又發瘋了。”

了凡看著他們,道:“又看上了哪家的葫蘆?”

“不是,不是,老和尚把家裡所有葫蘆都丟到街上去了唉,你花那麼多銀錢給他買的葫蘆,都丟出來啦!”

……

而在劉婆子家院子裡,

平西侯爺正坐在板凳上。

在院子角落裡,有一群雞蜷縮在那兒,先前一隻老母雞在平西侯靴子旁拉了一泡雞屎,差點臟了侯爺的鞋,侯爺一腳將那隻雞踢飛,一招“殺雞敬雞”之後,雞群就不敢再靠近侯爺身邊放肆了。

反倒是那隻鴨,挺胸抬頭地繞著平西侯邁著步子繞著圈兒,驕傲得無以複加。

劍聖抱著孩子走了出來,

鄭侯爺開口道:“外頭風大。”

“孩子需要曬太陽。”劍聖說道,“你沒………”

劍聖及時止住了話頭。

鄭凡伸出手,道;“來,讓我抱一下。”

劍聖將孩子遞給了鄭凡,鄭凡抱著。

其實,孩子剛出生時,臉上褶皺多,不會好看的,但就跟充氣球一樣,幾個月大的孩子,是最可愛也是最水靈的,嗯,再長大一些的話,就會具備明顯的父母特征,就不好看了。

天天是個例外,自小到大,都是福娃。

“唉,我是真喜歡孩子啊。”鄭侯爺感慨道。

“喜歡就自己……”

劍聖又打住了。

鄭侯爺逗弄了會兒孩子,孩子哭了。

劍聖將孩子抱進去吃奶,隨後,又走了出來。

鄭侯爺指著那群雞道:

“養這麼多雞乾嘛?”

“生……”

劍聖閉上眼,深吸一口氣。

“挺好,挺好,改明兒我也讓人在侯府裡養一些,自己喂的雞,吃起來舒心。”

“所以,你今兒來,是做什麼?”劍聖問道。

“沒啊,就是來看看,對了,孩子取名了麼?”

劍聖孩子剛出生沒多久,他就跟著鄭凡去雪原了,從雪原回來,又去了一趟楚國,耽擱了孩子取名。

不過,孩子的大名本來就不急,這年頭,十歲了也沒大名的孩子也很常見,很多黔首的名字,是在需要官府造冊和服徭役時才會取,有條件的,找個老秀才,沒條件的,造冊的書吏就順手給你取了。

“叫念祖。”劍聖說道,“北先生幫忙取的。”

鄭凡點點頭,看來自己不在家的這段日子,瞎子也很好地維係了鄰裡互助的關係。

“念祖,名字挺好。”鄭凡伸了個懶腰,“以後,掙個爵位,也算光宗耀祖了。”

劍聖姓虞,是當年的晉國國姓。

“三句離不開爵位。”劍聖搖搖頭,“當爹後,還是希望孩子平平安安的就足矣了。”

“你是你,孩子是孩子,你不能將自己的意誌加給孩子。”

“等你有了孩子再………”

劍聖又打住了。

“彆覺得我俗氣,我總不能說,希望孩子以後平平安安地混吃等死吧?”

“這才叫俗氣。”

“可不,嗬嗬。”鄭侯爺笑了,實在是這個時代的觀念背景下,建功立業功名利祿才是正途,是康莊大道;

商賈的政治地位還會被刻意打壓呢,做戲子那更是罵人的話。

當畫家,歌唱家,舞蹈家……唉,都不好聽。

“你沒事兒麼?”劍聖有些好奇地問道。

“我平日裡在侯府到底忙不忙,彆人不清楚,你還不清楚?”

“我是真沒見過像你這般灑脫的。”

對權力如此下放,絲毫不擔心自己被架空。

“我沒興趣過得那麼累,像你這樣,每天在家喂喂雞,喂喂鴨,再帶帶娃,這日子,就挺好。”

“那你趕緊去生……”

鄭凡看著劍聖,

劍聖又將話給收回去了。

鄭侯爺略微有些失望,道:“老虞啊,要丫鬟不?”

“不用。”

“你看嫂子現在帶孩子,你再來個體己人,說不得還能再給念祖要一個弟弟妹妹,孩子長大時也不孤單不是?”

劍聖忍不住了,

道;

“要生你自己去生。”

“哎喲,還真被你說著了,我家麗箐有了,你說這巧了不是!”

“………”劍聖。

“對了,差點忘了,我打算去街麵上買點點心給她帶回去嘗嘗,你知道的,女人有了身子後,嘴巴就容易刁。”

“奉新城的點心鋪,不都是你侯府的產業?”

去自家鋪子上買東西?

“不一樣的,吃食歸吃食,下麵人帶回來的吃食和自家男人親自買回來的吃食,是不同的。”

劍聖很難理解鄭凡這句話的邏輯。

“要不,陪著我去買點兒?”

劍聖搖搖頭。

“不體驗一下?”

“我買過東西。”

“可我怕刺客。”

“這裡是奉新城,你是要去穎都買點心麼?”

“嫂子,我和我虞哥出去給你買點兒點心,嫂子在家等著啊。”鄭侯爺對著裡屋喊道。

這話,屋子裡正在奶孩子的女人聽到了,可她真不知道該如何回平西侯爺的這句“嫂子”。

太生分了不好,太親昵了又顯得自己不知輕重,故而,乾脆沉默。

“走著?”鄭侯爺看著劍聖。

劍聖無奈,

拿起龍淵。

“真帶劍啊?”

劍聖沒回答,又拿起兩個筐子,挑在了龍淵兩端。

“可以。”鄭侯爺點點頭。

接下來,

鄭侯爺就在劍聖的陪同下去逛街。

買了不少點心以及其他的一些零嘴吃食,前頭一個筐子,放自家的,後頭一個筐子,讓劍聖拿回去。

劍聖就挑著擔,跟著;

他算是明白過來了,這位侯爺,是特意到自己麵前揚眉吐氣的。

不過,劍聖也是為他高興。

再看著四周熙熙攘攘極為熱鬨的街麵,也為這裡的百姓,感到高興。

劍聖很享受這裡的太平歲月,也喜歡這裡人們的無凍餒之患,他早就對外頭的“苦難”不感興趣了,隻求眼前的歲月靜好可以繼續維係下去。

維係到,

自己的兒子成年,

甚至維係到自己的孫子出現。

而這裡的寧靜,離不開平西侯府的存在,若是平西侯府能夠像鎮北侯府那般,一立百年,得庇護多少代人安居樂業於此啊。

鄭侯爺逛完了,打算回家,從西前街回去。

劍聖挑著兩籮筐東西,道:“吃不完的。”

“圖個吉利。”

“你還是信這個了。”

鄭侯爺笑道:“吉祥話誰不愛聽?”

就在這時,

前麵出現了一眾人群的圍觀:

一個瘋和尚,坐在一大片的葫蘆前,高呼著:

“葫蘆葫蘆,多子多福嘞;葫蘆葫蘆,多子多福嘍!”

人群中的鄭侯爺停下了腳步。

這時,小和尚跑了回來,見師父這瘋瘋癲癲的樣子,再看這滿街丟出來的葫蘆,小和尚也終於忍不住,手掐蘭花指,用衣袖點著眼皮,“哭唧唧”起來,一副我見猶憐的姿態;

這徒弟,也犯病了。

“忽然記起來,自己好像忘了件事。”鄭侯爺開口道。

“什麼事?”

“忘了自己好像答應過,給他們師徒倆建個廟的。”

“現在呢?”

鄭侯爺笑了笑,

道:

“記起來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