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七年,這一年天啟落水而死。
他是大明第二個落水而死的皇帝!
第一個落水而死的黃帝是明武宗朱厚照!
正德皇帝是一個身體極為健康的馬上皇帝,曾經親自指揮大軍,擊敗了蒙古小王子的入侵,後來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小王子就再也沒有入侵過大明。
可是這樣的皇帝,卻落水而死!
除了他們倆的死亡不正常之外,天啟皇帝的父親泰昌皇帝,登基不到一個月死了,死因是嗑藥。
同樣的明朝的皇帝,嘉靖皇帝在登基數十年之後,曾經在皇宮大內之中,被宮女謀殺,差點兒被宮女勒死。
至於為何小小宮女有這麼大的膽子,並順利的來到嘉靖皇帝身邊,差點兒把他勒死,這就沒必要深究了。
不要問,問就是巧合!
反正在文官口中,這肯定是你嘉靖帝失德!
至於為什麼大明朝的皇帝總是出事兒,這肯定是你們老朱家風水有問題,和文官啊、商人啊、其他人啊,是沒有一毛錢關係的。
誰敢有所猜測,誰就是瞎說!
沒有證據的事兒,不是瞎說是什麼?
總之,在王鬥自以為自己穿越之後,天啟皇帝已經落水了,而且病的很嚴重,嚴重到了那麼多的太醫都治不好的地步。
嚴重到了沒過多長時間,他就病死了,臨死之前傳位於親弟弟,也就是後來的崇禎帝。
當這個消息,從京城傳到宣府鎮保安州舜鄉堡的時候,已經是寒冬臘月了。
此刻王鬥已經獲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在一月之前,他成功利用地形、長弓、長刀埋伏了一隊前來打草穀的蒙古韃子。
這些蒙古韃子並不是後金的八旗兵,也不是什麼披甲精銳,說白了就是會騎馬的劫匪罷了,隻是強壯一些的牧民,僅此而已。
沒有紀律,沒有組織,王鬥的心裡又一點兒也不怕他門,還提前設下了埋伏,於是乎便創造了一人一弓一槍三天時間乾掉一隊蒙古牧民的壯舉!
所謂的一隊,其實是誇張說法,一共是十一人,一開始十一人還分開了,在他們聚集起來之前,就被王鬥用自己改裝的燧發槍打死了兩個。
用陷阱加長弓,坑死了四個。
還有五人,也被他先後一一殺死。
在王鬥看來,自己的這場勝利,不過是有心算無心,不算什麼!
可是在附近的百姓們眼中,此刻的王鬥就是大英雄,是一位在關鍵時刻拯救了他們性命、財產的大英雄!
當王鬥將十一個韃子的人頭交上去之後,他就成了百戶。甚至由於宣府鎮的特性,他這個百戶其實是管理方圓數十平方公裡的小軍閥。
宣府鎮乃是邊疆之地,對麵就是草原是蒙古,所以這裡百姓稀少,王鬥所在之地,理論上都是軍戶。
數十平方公裡大小的地盤,三百多戶兩千多位軍戶,或者曾經的軍戶,還有一些破舊的兵器,上了年紀的鎧甲,七八個鐵匠,十幾個木匠,還有很多長的不怎麼樣的裁縫寡婦。
騎著一匹俘獲而來的蒙古矮腳馬,王鬥穿著棉衣,身上背著長弓,腰間還有一柄他自己特製的燧發槍,巡查自己的地盤。
地盤不大,隻有幾十平方公裡!
人口不多,隻有兩千多口,還有很多都是寡婦,壯年男子很少。
財富很少,地下沒有礦,百戶所士兵們的餉銀,到手的隻有五成,這還是看在王鬥是殺韃英雄的份上,否則隻有三成。
可是這些困難卻全都不被王鬥看在眼裡,今天是大年夜,王鬥仍舊冒著風雪,一家一戶的查看百姓們的生活。
這一天,王鬥從百姓們的眼中看到了淳樸的民心!
這一天,王鬥的心中出現了第一道野望——我要守護這些淳樸的百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王鬥也是從一件件小事開始做起,當然開掛是必不可少的,利用先進的見識,提高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保證自己麾下的一百名士兵吃飽喝足,苦練本領也是必不可少的。
機會很快就來臨了,崇禎元年秋。
這一年王鬥先後殺了三百多名蒙古韃子,雖然這些韃子的含金量比不上後金八旗兵,但在如今的大明,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軍功了。
這一回王鬥主動讓了一百多個首級出去,他這麼識趣兒,所以很快的就升官了,這一次他當上了千戶。
治下從數十平方公裡,擴大到了數百平方公裡,百姓數目也增長到了三萬多人,整個宣府都知道舜鄉堡那裡出了個殺韃英雄,整個北地邊軍之中,都開始流傳著王鬥的名字。
到了崇禎五年之時,王鬥主動出塞,跑到草原上打草穀去了!
早在去年的時候,宣府鎮這裡就成了草原牧民們眼中的禁地,所以去年王鬥收獲很少,他很不滿意,雖然其他官員都已經很滿意了。
這一年王鬥在草原之上,三戰三捷,連破六個中型部落,歸來之時,光是牛羊就有二十萬頭。
這一年,他親自帶著一千匹蒙古矮腳馬,三千個韃子人頭上京獻俘!
這一年,崇禎不顧禮儀親自在平台召見他,二人可謂是相見恨晚,一談便是三天三夜,隨後崇禎許諾公主為妻,稱其為大明戚少保是也。
這一年,年方二十二的王鬥,成了大明總兵官!
總兵官,又被成為總兵,理論上講,乃是武將的最高級彆。更高的官銜不是沒有,但大都隻是虛職。
二十二歲的總兵官!
崇禎皇帝的愛將,他口中的大明戚少保!
崇禎皇帝未來的女婿!
麾下有八千家丁,皆是敢戰之士!
這一年,王鬥身負天下之望!
武將們認為王鬥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兵神,文官們認為王鬥是帝國中興,擊敗後金的關鍵人物。
甚至就連峨眉派、青城派等煉氣修仙之人,也都認為,這王鬥或許是天命改變的關鍵人物。
甚至很多邪派高層修士們也都在關注著王鬥,他們為何要關注王鬥?
因為正道大興和明滅清興一樣,都是天數!
如果王鬥可以改變明滅清興的天數,是不是意味著,正道大興的天數也可以改變呢?
所以在正邪兩道高層修士們保持默契的情況下,修煉界並未對王鬥造成一絲一毫的乾擾。
凡人的歸凡人,修士的歸修士!
崇禎六年,王鬥率領八千家丁,三萬親自整訓過的宣府精兵,與後金兩藍旗相遇,戰而勝之,斬殺旗主,一戰之下正藍旗被打殘。
後金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徹底成了笑話。
崇禎七年,王鬥率九千家丁與之戰,勝!
崇禎八年……
一直到崇禎十年,王鬥率領一萬五千家丁,五萬宣府精兵,與皇太極率領的八旗主力在長城附近展開決戰。
決戰持續了三個月,最終,不可一世的八旗兵被打殘,直接死了兩萬,至於漢八旗蒙八旗更是一朝回到解放前。
可王鬥的損失也不孝,一萬五千家丁隻剩下九千,五萬宣府精兵還剩三萬,俘獲不可計數,牛羊數目超過百萬。
大營之內,王鬥接到了崇禎皇帝的封賞,從伯擢升為侯,為夏侯,世襲罔替,並嫁公主為夫人,回京之後立即完婚。
中軍大帳之內,王鬥麵無表情的坐在上方,營帳之內的武將文臣則是開始了爭吵。
“大帥,不能回去,一回去,大帥最好的下場也是解除兵權,一輩子軟禁在京城!”
“大帥,不能回去!蒙古韃子早就被大帥打殘了,後金如今也被打殘了,說句不好聽的,朝廷已經用不到大帥了!”
“不錯,後金經過這一戰即使不死,二十年內也沒有餘力繼續與朝廷發生戰爭,而二十年後,後金哪還能保證如今的鬥誌?沒有了威脅,誰知道朝廷會做什麼?”
“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帥,你看看替劉邦打下了天下的韓信是什麼下場!你在看看李靖的晚年到底是怎麼過的?睡覺的時候連門都不敢關,這還是因為李世民想要好名聲,不然……”
“夠了,你們這些粗坯,怎能如此揣度朝廷?如此詆毀陛下?想陛下登基以來,數次下詔遣散宮人、內監,還不斷發內帑,如今內帑都空了。一直以來,陛下可曾對不起大帥?”
“如果大帥今日不回,天下人會怎麼看待大帥?一直以來,天下人都認為大帥是大明的忠臣,大帥也一直以忠臣自居,如今難道想要造反嗎?”
聽到造反二字,即使是脾氣在暴躁的武將此刻也安靜了下來。
實話實說,武將們不讓王鬥回去,主要是為了自保,他們害怕被清算,說起來這也和王鬥有關!
王鬥一直以來,都在強調,武將必須識字,百戶以上都得識字,當武將們開始識字並開始讀書之後,一切都變了!
當他們看到韓信的下場,當他們看到嶽飛的莫須有,當他們看到被南宋君臣活活整死的餘階,在看看本朝的文官,想要不聯想真的不可能!
“大帥,造反當然是不敢的。我們也忠於大明忠於陛下,但是誰敢保證大帥回去之後,不受到清算呢?”
“看看戚少保?當年整個南方都被倭寇襲擾,甚至發生過數十名五口,衝擊南京城的荒謬之事!”
“不錯,那個時候整個南方武備鬆弛,幸虧戚少保橫空出世,否則南方究竟如何就很難講了。平了倭寇之後,戚少保前往薊鎮,打的蒙古人聽到他的名字,就不乾入寇。可結果呢?戚少保臨死之時也沒有封爵,連一個伯爵都不是!”
“不錯,俺可是聽人說了,戚少保生前寫信給那王太嶽的時候,都是自稱門下走狗的,連他那樣的武人,都不過是走狗而已!可即使如此,他不還是被文官整死了?”
“臨死之前就在被文官折騰,還丟官去職,死了之後朝廷才假惺惺的追贈了幾個官職,人都死了,有啥用呢?”
“是啊,除了戚少保之外,那李成梁難道就有好下場了?他為朝廷立下的功勞不夠多嗎?可即使是他,晚年不一樣被朝廷處理了!”
“是啊大帥,我們不是想造反,也不敢造反,可是大帥也要為我們武將們想想,大帥這一去,或許天子會感受到大帥的誠意,或保證大帥的安全,可是俺們呢?誰來保證俺們的安全?”
“住口!你們是要陷大帥於不義嗎?”
文官們又開口了。
武將們繼續爭吵,甚至有打起來的趨勢。
碰!
王鬥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底下的文臣武將頓時閉嘴!
偌大的帳篷之中,數十個壯漢擠在一起,這一刻卻連一丁點聲音都沒有發出來,即使是大老粗們此刻也屏住呼吸,豎起耳朵,等待著王鬥的選擇。
“夠了,陛下待我以誠,不必多想。大軍休息七日,拔營回京!”
……
京城,某個文官的府邸之中,一群見不得人的家夥也在密謀。
“不能再忍了,陛下竟然想要恢複前朝舊製,讓那王鬥在解除兵權之後,當內閣大臣,再續一段出將入相的佳話!”
“嘿嘿,出將入相,我看陛下是忘了五代的武人是如何玩弄朝廷,無視天子的!”
“這把我們文官放在哪裡?”
“荒謬!安史之亂出一次就夠了,難道還想要第二次嗎?”
“這麼重要的消息?你是怎麼得知的?”
“這條消息來自於一封信,而我剛好在宮裡有位朋友。”
“封夏侯已經是看在他有大功的份上了,想要出將入相,成為內閣大臣,想也彆想!”
“不錯,本官自幼讀聖賢書,十二歲成秀才,十六歲中舉人,二十八歲才考中進士,這已經算是年輕的了。苦讀了這麼多年聖賢書,也不過是個翰林侍讀,熬了足足十年,才外放為巡撫,如今已經五十有七,卻還隻是區區侍郎,他一介武夫卻能入閣?憑什麼?”
這位侍郎的話,引起了在場文官們的讚同。
憑什麼?
你一個人赳赳武夫,好好的做你的武夫不就好了?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竟然想要出將入相,這不能忍!
……
營帳之內,王鬥在思考,他在思考未來,他的手裡則是崇禎的親筆信,裡麵的內容,則是未來一年的安排,會逐漸讓他升官,直指成為內閣首輔。
到那時,君臣翁婿二人聯手,改革大明,讓大明再度中興。
信是崇禎的親筆信,裡麵的內容,也是誠意十足。
在這決定未來的關鍵時刻,王鬥想了很多,可最終他還是決定相信崇禎。
這也和此刻的局勢有關,如今的大明還沒有爛到曆史上崇禎十六年的地步,後金被打殘了,農民軍被鎮壓的根本就起不來,止步於流寇的地步。
天下人心思安,人心在明。
沒有造反的基礎條件,而王鬥本人又是個善良的人,雖然蒙古牧民和後金八旗聽到這話會不屑一顧,可王鬥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挺善良的。
“我就是個有些幸運,有些堅持的小人物,如今可以親手改變大明,將大明改造成我想要的樣子,還堅持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