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大洋的第一次通話 • 一(1 / 1)

賽勒斯·韋斯特·菲爾德

1858年7月28日

賽勒斯·韋斯特·菲爾德(CyrusWestField,1819—1892),美國實業家,以經營造紙業起家,後集資鋪設第一條橫越大西洋、連接歐美兩洲的海底電報電纜。經過兩次失敗,1858年7月28日在大西洋中部分兩頭開始進行第三次鋪設工作,終獲成功。8月16日晚,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致美國總統的賀電通過海底電纜傳到紐約。次日,歐美兩洲沉浸在一片狂歡之中。但是,由於當時電訊技術其他方麵條件的限製,如發報機功率小等,致使電纜雖然接通,電傳訊號卻不久又歸於沉寂。於是群情由狂歡而轉為對菲爾德的憤怒責難,謠言四起,紛紛傳說菲爾德本來就是一個騙子……然而,事隔六年餘,不屈不撓的菲爾德又於1865年重新繼續這項事業,並於1866年取得最後勝利——通過海底電纜從美洲向歐洲傳來清晰的電報訊號。

茨威格在如實記錄菲爾德的榮辱升沉的過程中,熱情謳歌了這位無畏的勇於實踐的創業者,同時也反映了閒言碎語隨波逐流的炎涼世態。

——譯者題記

新的節律

自從被稱之為人的這種特殊生物踏上地球以來的數千年乃至數萬年間,除了馬的奔跑、滾動的車輪、劃槳櫓的船或風揚的帆船以外,地球上還沒有另一種更高速度的連續運動。在我們稱之為世界曆史的這一記憶所及的狹隘範圍之內的一切技術進步,都未能使運動節律獲得明顯的加快。華倫斯坦軍隊的前進速度並不比愷撒大帝的軍團快,拿破侖的軍隊向前推進也並不比成吉思汗的騎兵迅速。納爾遜的三桅戰艦橫渡大海隻比維金人的海盜船和腓尼基人的商船快一點點。拜倫爵士在他的《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中每天走過的裡程不比奧維德流放到黑海東岸草原時所走的裡程多。18世紀的歌德旅行時並不比世紀之初的使徒保羅舒服得多和迅速得多。國家與國家在空間和時間上的距離,拿破侖時代和羅馬帝國時代是一樣的,並沒有縮短;物質的抗拒仍然勝過人們的意誌。

華倫斯坦(AlbrechtEusebiusWenzelvonWallenstein,1583—1634),神聖羅馬帝國統帥,出身捷克貴族,在1618至1648年以德意誌為主要戰場的30年戰爭中,任德意誌天主教諸侯盟軍的統帥。愷撒(GaiusJuliusCaesar,公元前100—前44),古羅馬著名統帥。納爾遜(HoratioNelson,1758—1805),18世紀英國海軍上將,屢建戰功。1805年在特拉法加之戰中擊敗拿破侖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他本人亦在戰鬥中陣亡。維金人,9至10世紀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的丹麥人、挪威人和瑞典人的總稱,經常越海到西歐沿海地帶進行襲擊劫掠和殖民。腓尼基人,公元前2000年初,腓尼基人就在地中海東岸(今黎巴嫩和敘利亞一帶)建立了若乾奴隸製城邦,但並未形成統一的國家。在古代,腓尼基人以航海、經商包括販運奴隸聞名。拜倫爵士,即指英國著名詩人拜倫(GeorgeGonlonByron,1788—1824),他出生於倫敦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10歲繼承男爵爵位。1809年,21歲的拜倫遊曆了西班牙、葡萄牙、阿爾巴尼亞、希臘、土耳其等國,1812年發表《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記述了自己在遊曆中的見聞和異國風光。詩中的旅行者哈羅爾德是一個年輕而又多愁善感的神秘人物。奧維德(PubiusOvidiusNaso,公元前43—公元18),古羅馬詩人,代表作有《變形記》等。公元8年,五十多歲的奧維德突然被奧古斯都流放到黑海東岸的托彌(今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據他自述,流放是由於一首詩和犯了一些錯誤,但真實原因不明,最後客死異鄉。使徒保羅,據《聖經·新約全書》說,耶穌生活於1世紀初期,有門徒十二人;另有一個名叫保羅者,起初迫害他的十二門徒,後又信耶穌,並到小亞細亞、希臘、羅馬等地傳教,最後被羅馬皇帝尼祿所殺。因此,在耶穌的十二門徒以外,保羅亦有使徒之稱。

一直到19世紀,地球上速度的極限和節律才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在這個世紀的頭十年和20年代,各族人民、國家與國家間的相互往來的速度就已超過了以往幾個世紀。從前需要數天的路程,現在有了火車和輪船,一天之內就能完成。從前要花數小時的旅行,現在隻要幾刻鐘和幾分鐘就能解決。不過,儘管當時人們以無比自豪的心情感受到這種由火車和輪船所帶來的新速度,但這種發明畢竟還是屬於可以理解的範圍之內。因為這類運輸工具無非是把迄今為止所知道的速度加快到5倍、10倍、20倍。它們的外觀和內容也還都是能夠捉摸的,它們創造的所謂奇跡也是能夠解釋的。然而,當第一批電氣設備出現的時候,人們對它們所產生的效果就完全意想不到了。電,這個赫克勒斯,當它還在搖籃時就已推翻了迄今為止的一切定律,破壞了一切行之有效的標準。我們這些後來者將永遠無法體驗到當時的一代人對電報的最初效果所產生的驚奇心情。正是這種小小的幾乎無法感覺到的電火花——它昨天還隻能在萊頓瓶裡發出劈劈啪啪的聲音,產生手指節骨那樣一英寸長的電花,如今一下子獲得了巨大魔力,能越過陸地、高山和所有的大洲。這使他們驚愕不已,不勝振奮。一個幾乎還沒有想完的念頭、一個剛剛寫好、墨跡未乾的字,就能在一秒鐘之內被幾千裡遠的地方所獲悉、讀到和了解。在微小的伏打電堆兩極之間震蕩的看不見的電流能夠繞著地球從這一端傳到另一端。這種物理實驗室裡玩具般的儀器,昨天還剛剛能夠通過玻璃片的摩擦吸住一些小紙片,現在卻獲得了比人的體力大幾百萬倍和幾億倍的力量和速度,它能傳遞消息、驅動有軌電車、照明街道和房屋,並且像精靈一般能在空中倏然飄過。由於電的發現,空間和時間的關係才有了創世以來最具決定性的改變。

赫克勒斯,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萊頓瓶,一種舊式的電容器,因最先在荷蘭的萊頓使用,故名。其構造為貼有金屬箔和插有金屬棒的玻璃瓶,能使之帶電或放電。伏打電堆由意大利電學家伏打(CountAlessandroVolta,1745—1827)發明,電壓計量單位伏特即以其名命之。

夢·阮^讀·書www…mengRuan…cOm…

此處原文是Ariel(埃裡厄爾),是莎士比亞戲劇《暴風雨》中的精靈。

1837年應該說是具有世界曆史意義的一年。這一年,電報第一次使以往彼此隔絕的人類能同時獲悉世界上發生的事,可惜這一年在我們的教科書中很少提到,我們的教科書總以為去敘述國家間的戰爭和統帥們的勝利更為重要,而不去記述人類的真正勝利——因為它們是人類共同的勝利。確實,就廣泛的心理影響而言,近代史上沒有哪一個日期能與電報的發明所帶來的劃時代的變化相比擬。自從在阿姆斯特丹、莫斯科、那不勒斯、裡斯本發生的事能在同一分鐘讓巴黎知道以來,世界的麵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隻是還需要邁出最後一步,才能把世界上的其他各洲也納入到這種龐大的聯係之中,從而創造出一種全人類的共同意識。

誠然,自然界對這種最後的統一還要進行抗拒;這種最後的統一還麵臨著這樣一個障礙:二十年來,那些被大海隔離的所有國家依然處於沒有電訊聯係的狀態。因為電線杆子上的電報電線由於絕緣的瓷瓶而能使電流毫無阻礙地向前傳送,而海水卻能導散電流。在一種能使銅絲和鐵絲在水中完全絕緣的物質發明以前,要想在水中鋪設一條穿過大海的電纜顯然是不可能的。

幸虧由於時代的進步,現在已經發明了一種十分有效的物質。在陸地上使用電報之後沒有幾年,古塔膠就被發現了,這是一種能使電線在水中得到絕緣的特效材料。於是就使人們有可能開始把歐洲大陸對岸的最重要國家——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電報網連接起來。一個名叫布雷特的工程師鋪設了第一條海底電纜——隻是由於一個笨蛋乾了一件蠢事,才破壞了這件眼看就要成功的事:一個布倫的漁民以為自己找到了一條特大的海鰻而把已經鋪設好的電纜拖出水麵。後來,布萊裡奧就是在這同一位置駕駛一架飛機首次飛越海峽。不過,1851年11月13日進行的第二次鋪設海底電纜的試驗終於獲得成功:英國和歐洲聯係在一起了,從而使歐洲才真正成為歐洲,它像一個人一樣,用一個大腦、一個心臟同時經曆著時代發生的一切。

古塔膠(Guttapercha),又稱馬來亞樹膠,似橡膠又無彈性,經熱處理後可製成各種電線的絕緣體。約翰·沃特金斯·布雷特(JohnWatkinsBrett,1805—1863)和他弟弟雅各布(Jacob)兩人,是英國創辦海底電報的先驅,1850年建立了英國和法國之間的海底電報,1858年和賽勒斯·菲爾德一起參與鋪設第一條橫越大西洋的海底電報電纜。布倫(Boulogne),法國北部城市,瀕臨英吉利海峽的捕魚中心。路易·布萊裡奧(LouisBlériot,1872—1936),法國工程師和飛行家,曾製造一架單翼飛機,並於1909年7月25日駕該機從法國北部的加萊飛抵英國的多佛,從而完成第一次飛越英吉利海峽的航行。

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因為10年時間在人類曆史上豈不就像眼睛一眨?毫無疑問,它必然會喚起那一世代人的無限勇氣。人們進行的一切試驗都獲得了成功,而且像夢一般的快。隻用了幾年工夫,英格蘭和它那邊的愛爾蘭,丹麥和瑞典,科西嘉島和歐洲大陸,都建立了電報聯係,同時人們已在探索要把埃及和印度同歐洲的電報網聯係起來。但是世界上另一個大洲、而且恰恰是最重要的一個洲——美洲看來還始終被排斥在這種世界性的電報網之外。因為無論是大西洋還是太平洋,它們都是如此浩瀚,要在洋麵上設立中間站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一根電線又怎能跨越這樣兩個大洋呢?在那電的童年時代,各種因素尚未為人所知。海洋的深度尚未測出。人們對海洋的地質結構也還隻是大致了解。在這樣的深度鋪設電線,能否承受得住海水的無限壓力,對此還完全沒有進行過試驗。就算在這樣的深度鋪設這樣一條長得幾乎沒有儘頭的電纜在技術上是可能的,那麼又從哪裡去弄到這樣一艘巨船來運載這兩千海裡長的由鐵和銅合製成的電纜呢?又從哪裡去弄到這樣大功率的發電機來把電流不間斷地輸送過如此漫長、用輪船橫渡至少也得用兩三個星期的距離呢?所有這些條件都不具備。況且還不知道大洋深處的磁場是否會導致電流失散,當時也還沒有絕對可靠的絕緣材料,沒有準確的測量儀器——人們僅僅知道那些使自己從百年的沉睡中蘇醒過來、剛剛打開自己眼界的電的最初定律。因此當有人剛一提出這項橫越大洋的電纜計劃時,學者們就激烈反對,搖搖手說:“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縱然是那些最有魄力的技術專家,也隻是說:“也許將來能辦到吧。”就連莫爾斯本人——迄今為止,電報的廣泛采用應歸功於他的偉大發明——也覺得這項計劃是不可思議的冒險。但他預言說,如果鋪設橫越大西洋的電纜獲得成功,那將是本世紀最煊赫的壯舉。

莫爾斯(SamuelFinleyBreeseMorse,1791—1872),美國人,電報發明者,1837年在紐約表演他製成的電磁式電報機,經改進後,他的電報機以及所編的莫爾斯電碼被各國普遍采用。

所以說,一樁奇跡或者一項非凡事業要想獲得成功,一個人對這一奇跡本身的信念往往是占第一位的前提。正當學者們遲疑猶豫的時候,一個並非學者出身的人的那種淳樸的勇氣卻大大推動了這項計劃。像大多數情況一樣,這一次也是由於偶然的巧遇才使這一宏偉的壯舉獲得起飛。1854年,一個名叫吉斯博恩納的英國工程師要鋪設一條從紐約到美洲最東邊的紐芬蘭的海底電纜,以便能提前數日獲悉有關船隻航行的消息,但工程不得不在中途停止,因為他的財源已告枯竭,於是他前往紐約尋求金融家們的支持。由於純粹偶然的機會——世界上的許多光榮業績正是由於巧遇而產生——他在那裡遇到一個名叫賽勒斯·韋斯特·菲爾德的年輕人,這位傳教士的兒子,在經營企業活動中財運亨通,腰纏萬貫,雖然正值風茂年華,卻已是一個殷實的富豪,隱居在家,過著寓公生活。當然,長期無所事事對他來說也未免太空虛了一點,旺盛的精力無所寄托。吉斯博恩納想爭取得到這位賦閒的菲爾德的幫助,以完成從紐約到紐芬蘭的電纜。然而,賽勒斯·韋斯特·菲爾德既非技師又非專家——或許人們會說:幸虧他什麼也不是。他對於電是一竅不通,也從未見過什麼電纜。但是,在這位傳教士的兒子,富於冒險精神的美國人的心中卻充滿著熱烈的信念。當吉斯博恩納這位專業工程師還僅僅著眼於直接的目標——把紐約和紐芬蘭聯係起來時,這位充滿靈感的年輕人卻已立刻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為什麼不能在連接上紐芬蘭之後隨即通過海底電纜和愛爾蘭聯係起來呢?於是賽勒斯·韋斯特·菲爾德立刻以排除萬難的決心著手這項工作,從那時起他就毅然決然為實現這一事業把自己的全副精力和身邊的所有財產都貢獻出來——他在那幾年裡橫渡大西洋往返於兩大洲之間達31次。決定性的火苗就這樣點燃了,從而使他的這個主意在現實中獲得了爆炸性的力量。創造奇跡的新的電的力量和另一種生活中最強大的動力因素——人的意誌結合了起來。一個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使命也找到了它所需要的人。

吉斯博恩納(Gisborne),英國工程師,生平不詳。紐芬蘭,即指今加拿大東部的紐芬蘭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