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 • 二(1 / 1)

不過,從他眺望遠處的目光中流露出來的嚴肅神情很快就漸漸消失了。布雷斯特海港的禮炮和旗幟正在歡迎他呢,不過這僅僅是按照規定向這位盟國的總統表示敬意而已,而此後從岸上向他迎來的暴風雨般的歡呼聲,他覺得,那絕不是事先安排的有組織的迎接,不是預先約好的歡呼,而是全體民眾火一般熱情的流露。威爾遜乘坐的列車所經之處——從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小村落、每一幢房子,都會有人向他揮舞旗幟——宛如希望的火焰。千萬隻手向他伸來,在他周圍人聲鼎沸。而當他乘車穿過香榭麗舍大街駛入巴黎時,夾道歡迎的人群更是湧動如潮。巴黎人民、法國人民是遠在歐洲的各國人民的象征。他們叫喊,他們歡呼,他們把自己的期望全都寄托在他身上。威爾遜的麵容顯得愈來愈輕鬆,一種感到欣喜、幾乎是陶醉一般的、無拘無束的微笑顯露出他的牙齒。他向左右兩邊揮動著禮帽,好像他要向所有的人致意、向全世界致意。是呀,他做得對,他親自來了,因為隻有靈活的意誌能夠戰勝死板的規則。難道人們就不能夠、就不應該為了千秋萬代和為了所有的人創造一座如此欣喜若狂的城市、創造一個如此充滿希望的人類世界嗎?還有一夜的休息,然後在明天就要立刻開始給世界以和平——世界夢想了千百年的和平,從而完成最偉大的業績——這是每一個世上的人完成的業績呀。

布雷斯特(Brest),法國西部港口城市,重要海軍基地。

??夢·阮+讀·書wWw-mengRuan-com-

香榭麗舍大街(Champsélysées),或譯田園大街,或愛麗舍大街,法國巴黎標誌性大街,以美麗和時尚著稱。年12月14日,威爾遜在巴黎受到空前的歡迎之後,當天晚些時候就啟程前往英國,然後到歐洲各國首都和著名城市進行訪問,為巴黎和會做準備和遊說他的國際聯盟計劃,所到之處,受到像恭迎“救世主”般的接待。1919年1月7日結束為時三周的訪問,回到巴黎。1919年1月8日,巴黎和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

在法國政府為威爾遜安排下榻的宮殿前,在法國外交部的走廊裡,在美國代表團的總部——克裡榮大飯店前,擁擠著急不可待的新聞記者——光是這一群人就是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光從北美就來了150名記者;每一個國家,每一座城市,都派出自己的記者。而這些記者都要求得到參加所有會議的許可。參加所有的會議!因為和會已信誓旦旦地向世界承諾“完全公開”。記者們聽說,這一次不會有任何秘密會議或者秘密協議。“十四點原則”的第一點就清清楚楚地寫著:“公開的和平條約,必須公開締結,締結後不得有任何種類的秘密的國際諒解,而外交也必須始終在眾目睽睽之下坦率進行。”聽說,秘密條約的瘟疫——它比所有其他的瘟疫吞噬了更多的生命——將要被威爾遜的“公開外交”的新的免疫血清徹底消滅呢。

克裡榮大飯店(HoteldeCrillon),20世紀初巴黎最豪華的飯店之一。此段譯文引自韓莉著《新外交·舊世界——伍德羅·威爾遜與國際聯盟》第282頁,同心出版社,北京,2002年3月第1版。“十四點原則”又譯“十四點”。

然而,使這些滿腔熱情的記者們感到非常失望的是,他們遇到的是令人難堪的搪塞。他們被告知:所有的記者肯定都會被準許參加大的會議,並且被準許將這些公開的會議的記錄——實際上是把各種緊張交鋒已做了消毒處理的——會議記錄全文向世界報道。但是,會議開始之初還不能向記者們提供任何消息,因為首先必須把談判的程序確定下來。失望的記者們不由得感覺到,一定有什麼事情沒有取得完全一致。其實,發布消息的官員們並沒有完全說假話。關於談判程序,威爾遜在“四巨頭”的第一次磋商中就立刻感覺到協約國中其他國家的抵製:他們不願意把一切談判都公開,而且有一個很好的理由,那就是在所有參戰國的文件櫃和公文包裡都放著秘密條約呢。——這些秘密條約均在事先做出保證:每個國家應該得到的自己那一部分利益和自己的戰利品。既然是肮臟的私下交易,他們當然隻想遮遮掩掩地乾嘛。為了不至於使巴黎和會從一開始就穢聞遠揚,有些事情就不得不先閉門磋商和解決。不過,不僅有會議程序方麵的分歧,而且還有更深層的分歧哩。其實,陣勢一清二楚,以美國為一方,以歐洲國家為另一方,美國清楚地代表左派立場,歐洲國家清楚地代表右派立場。原來,在這次巴黎和會上要締造的不是一種和平,而是兩種和平——締結兩種完全不同的和平條約。一種和平是一時的和平、眼前的和平——將是與已經放下武器的戰敗國德國結束戰爭的和平;同時還有另一種和平,即永久的和平——將是使任何未來的戰爭永遠成為不可能的和平。一方麵是根據舊的強硬方式的和平,另一方麵是新的和平——威爾遜提出的通過建立國際聯盟所締造的和平。這兩種和平,究竟哪一種應該首先談判呢?

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主張先把國際聯盟建立起來,然後再討論和約,他要使國際聯盟成為和會議題的中心,但法、英主張先討論領土、賠償等問題,把國際聯盟放在最後一項,實際上就是要使國際聯盟計劃淹沒在關於領土、賠償等問題的談判之中。最後達成妥協:國際聯盟計劃與其他問題並行進行商討。威爾遜又堅持《國際聯盟盟約》必須成為和約的一部分,批準和約就是批準盟約,英、法主張分成兩個文件,分彆批準。威爾遜反對。最後達成一致:《國際聯盟盟約》包括在1919年分彆與德、奧、匈、保簽訂的和約之內,作為與該國簽訂的和約的第一部分。1919年6月28日正式簽字的《凡爾賽和約》於1920年1月10日生效,從而使該和約一部分的《國際聯盟盟約》也於同一天生效。“四巨頭”是美國總統威爾遜、法國總理克裡孟梭(GeorgesBenjaminClemenceau,1841—1929),英國首相勞合·喬治(LloydGeorge,1863—1945),意大利首相奧蘭多(VittorioEmanueleOrlando,1860—1952)。

在這個問題上,兩種看法針鋒相對。威爾遜對一時的和平不太感興趣。他認為,確定邊界、償還戰爭賠款,應該由專家們和專門委員會在“十四點原則”的基礎上做出決定。這是一項小的工作、次要的工作、專家們的工作。與此相反,各國政府首腦的任務應該是,而且也有可能是:把各國聯合起來,締造永久的和平。——這可是一種新事物、新變化嗬!但是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意見首先需要討論。協約國的歐洲成員國理直氣壯地警告說,人們不可以在四年戰爭之後還讓一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世界去等待和平數月之久;不然的話,歐洲將會出現不堪收拾的混亂局麵。首先應該做的事是,確定邊界、確定戰爭賠款、把一直還是全副武裝的官兵們遣回到他們的妻子和兒女們身邊、穩定貨幣、恢複貿易和交通;然後才讓海市蜃樓般的威爾遜計劃在秩序已經鞏固的大地上散發光輝。正如威爾遜在內心對一時的和平不感興趣一樣,克裡孟梭、勞合·喬治、索尼諾——這些老練的談判對手和足智多謀的策略家們——在內心深處對威爾遜的要求也相當不以為然。他們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部分也是出於對威爾遜的敬重和好感,才對他的富有人道精神的要求和創意表示讚賞,因為他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感覺到,一種不謀私利的原則會在他們國家的民眾那裡獲得不可抗拒的誘人魅力;因此他們願意通過附加條款的限製和刪減某些內容的辦法來討論威爾遜的計劃。但是首先應該做的事是和德國締結和約,從而宣告戰爭的結束,然後再討論《國際聯盟盟約》。

所謂“新事物、新變化”,是指用威爾遜倡導的“以集體安全為基礎的新的世界格局”取代“以實力均衡為基礎的舊的國際秩序”。威爾遜提出這種政治構想的出發點是,希望通過國際聯盟,美國既能控製世界事務,又不卷入歐洲事務,雖然他用的詞彙是“正義”、“公正”、道德、“人性”、“良知”、“人類的永久和平”等;威爾遜認為,“隻要美國在國際聯盟中保持在道義上和金融上領導世界的地位,維持一種經濟上穩定和非革命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美國將來的商業擴張就可以確保無虞。”因此,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遵循的一條原則就是:隻要把《國際聯盟盟約》作為《凡爾賽和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隻要讓美國在國際聯盟中居於領導地位,其他一切都可以讓步。西德尼·索尼諾(SidneySonnino),巴黎和會時任意大利外相。

不過,威爾遜自己也是一位十分老練的談判對手,他知道,對方會怎樣通過稽延時日讓一種生機勃勃的構想漸漸枯萎。他也知道,他自己該如何去排除那些耽擱時間的種種詰難;他還知道,僅僅通過為某種理想而獻身的精神是不會使他成為美國總統的。因此他頑強地堅持自己的立場:必須首先製定出盟約。他甚至要求,將盟約逐字逐句地寫進和德國簽訂的和約之中。他的這種要求勢必會產生第二個矛盾。因為在協約國的歐洲成員國看來,將《國際聯盟盟約》的諸原則寫進對德和約之中,這無異於以德報怨——把未來的人道主義原則作為不該得的報答預先給了德國,而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元凶呀,當年德國由於入侵比利時而粗暴地踐踏了國際法,還有霍夫曼將軍在布雷斯特-立托夫斯克用拳頭肆無忌憚地猛捶桌子的舉動,為強迫簽訂條件苛刻的和約提供了最惡劣的先例。所以他們要求,先用舊的硬通貨算清戰爭賠款,然後才討論世界新格局。他們說,田野依然一片荒蕪;整座整座城市已被戰火摧毀成殘垣斷壁。為了給威爾遜留下這方麵的深刻印象,他們一再請他親自去看一看那些城市和田野。可是威爾遜——一個不切實際的人卻有意識地不去正視廢墟,而隻把目光對準未來。在他看來,隻有一件事是他的使命:廢除舊秩序和建立新秩序。儘管他自己的顧問藍辛和豪斯反對,但他仍然毫不動搖和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要求:首先訂立國際聯盟盟約。就是說,先討論全人類的事情,然後才討論各國的利益。

年8月4日上午6時,德國駐比利時公使畢羅把一份最後通牒交給比利時外相,其內容是說,由於比利時政府拒絕德國政府的“善意建議”,德國為了其本身安全不得不在“如有必要”時采取使用武力的措施。上午8時過2分,德軍就在吉美利赫越過了比利時國界,那裡距列日城僅20公裡。比利時的國界守衛隊射槍狙擊,8月4日正午,比利時國王呼籲各擔保國采取一致的軍事行動對付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見下條。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奪取政權後幾個星期,蘇俄就向德國及其盟國提出了停戰媾和的建議。談判於1918年1月4日在德國占領的波蘭城市布雷斯特-立托夫斯克(Brertlitowsk)開始,德國最高司令部的代表馬克斯·馮·霍夫曼(MaxvonHoffinaim)將軍顯然左右著德國方麵的談判立場,他曾以強硬的語言對蘇俄的談判代表托洛茨基說,蘇俄是戰敗者,必須接受一種強製性的和平。據說,霍夫曼說話時用拳頭猛捶桌子。當托洛茨基於2月10日退出談判並宣布戰爭將不經簽訂和約而結束時,霍夫曼就下令恢複敵對狀態,並命令德軍更深入地向俄國境內推進。由於列寧不顧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多數人的反對而頑強堅持,蘇俄終於在1918年3月3日與德國簽訂強加的布雷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簡稱布雷斯特和約),1918年11月13日,蘇俄在德國向協約國投降後廢除了該和約。克裡孟梭曾邀請威爾遜到法國北部去視察德軍破壞的慘狀,他認為最好讓威爾遜親眼看到德國人如何慘無人道,這樣可以增強其同仇敵愾的心理。但威爾遜卻一再用種種借口加以拒絕。據說,威爾遜不願看到這種慘狀,以免影響其作為仲裁者的公正態度。藍辛(RobertLansing),威爾遜任總統時的第二位國務卿。豪斯(EdwardHouse)上校,威爾遜的私人顧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