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列分明的文武百官瞬息之間寂靜無聲,唯有那抑揚頓挫的陰柔之聲回蕩在奉天殿內。

隨著餘音繞梁之聲消散,大殿落針可聞。

不過比起敬畏,殿內這份沉寂的背後更多的其實是愕然與不解。

當今聖上已然十餘年未曾上過朝,而在這十餘年間,朝堂動蕩,鬥爭激烈至致。

五府六部之重臣,勳貴外戚之公侯皆是幾經起伏沉落,除了那十幾位朝堂常青樹外,很大一部分臣子甚至連皇帝長什麼樣都未曾見過。

如今怎麼突然就上朝了?

不過疑惑歸疑惑,能官至入殿議事之臣基本皆是將政治素養這個技能點滿了的。

窺一斑雖不一定能知全豹,但起碼也能了解個大概。

皇帝時隔如此之久突然上朝,必然有其深意,先為許相行國禮,開午門相迎,再加之方才懷遠將軍上諫之言

沒有人議論,亦沒有人傳音,但卻有著眼神的交流。

同衙之官,同黨之友對視間皆是從他人眼中看出幾分意味深長。

有的人幸災樂禍看著殿堂之下,蟒角矮桌後的太子。

有的人滿眼皆是憂心忡忡。

有的人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而比起下方臣子的神色各異,坐於蟒角矮桌之後的李玉成臉上看不出絲毫的異樣,眼中甚至有著幾絲欣喜。

在無聲殿堂之中,李玉成從案桌後站起了身,理了理自己身上蟒袍之後,便側移至勳貴首列,靜候他的父皇駕臨。

忽然,

“啪!啪!啪!”

殿後屏風傳來了三道淨鞭之聲,以示行禮。

嘩啦啦——

太子帶頭,殿堂之上臣子皆是跪倒一片。

“噠”

“噠”

“噠”

紅牆碧瓦擎天柱,白玉欄杆落地坪。

無聲殿堂,肅穆莊重,眾臣子皆是跪伏在地,無人出聲,無人抬頭,唯有一道輕緩的腳步聲回蕩。

最終,

腳步停在了那金鑾寶座之前。

並未根據大炎禮製跟隨一大幫隨從,

獨立於殿堂之上,

李曜玄那雙渾濁淡漠的目光掃過下方諸臣,最終落在了下方唯一站著黑龍袍上。

“.”

雙方目光在奉天殿下碰撞一瞬,

李曜玄眼中流露一抹笑意,唇角略微勾起:

【怎麼,你不行禮?】

聞言,許殷鶴垂下了目光,沒有回話,拱手作揖。

見狀,李曜玄無趣的搖了搖頭,向後一靠坐在了金鑾寶座之上。

而隨著他坐下,糾察禦史的一道輕咳響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跪伏在地的文武百官齊呼出聲,傳至奉天殿外的圓場之上後,那千百上朝官員、持刀禁軍皆是跪拜著呼喊出聲。

山呼萬歲!響徹雲霄!

輕靠龍椅之上,李曜玄俯瞰下方這熟悉又陌生的畫麵,他發現已經快忘了坐在這寶座之上的感覺。

不知何時,已然皺紋遍布的手掌細細的摩挲著龍椅上這千年不變的雕紋。

李曜玄忽然笑了,語帶唏噓:

【許相,臨近黃昏朕忽然有些懷念當初咱們一起站在這殿堂之下的時候了,如履薄冰,步步驚心嗬嗬。】

“.”

聽到傳音緩緩抬眸,看著那當年意氣風發的少年已然遲暮的樣子,許殷鶴眼神略顯複雜。

安靜少許,

他輕輕歎息一聲:

【臣,亦懷念。】

李曜玄聽見對方居然答話,蒼老褶皺遍布的臉上流露一抹笑意:

【懷念麼?若是再來一次,朕可不會再容你坐大了。】

許殷鶴搖了搖頭,沒再答話,提醒道:

【皇上,你來此朝堂之上應當不是為了與臣敘舊,該平身議事了。】

李曜玄摩挲龍椅的手掌略微一頓,眼中渾濁霎時消失,深深看了對方一眼,朗聲道:

“眾愛卿平身。”

聲音蒼勁有力,響徹宮宇內外,不見絲毫頹敗。

嘩啦啦——

文武百官紛紛起身後,李曜玄瞥了一眼立於勳貴首列的太子一眼,聲音淡然:

“玉成,朕久居深宮這些年來,辛苦了。”

李玉成聞言立刻側移一步,一絲不苟的行禮,回道:

“父皇,為您分憂乃是孩兒分內之事。”

李曜玄靠在龍椅之上,俯瞰下方長子,意味不明的哼笑一聲:

“很不錯。”

說著,他抬起一根手指,指了指殿階下方擺放的那個蟒角矮桌:

“站著作甚,坐回去。”

“.”

李玉成眼神略微一愣,語帶遲疑:

“父皇,您.”

李曜玄蒼老的容顏流露一抹笑意:

“朕心力交瘁,無心處理政務,隻是過來看看而已,伱繼續。”

說著,李曜玄也不再去管太子眼中的遲疑,對著一旁的殿前太監總管問道:

“明佑,方才議事議到哪了?”

身著蟒袍的殿前太監總管聞言立刻躬身一禮:

“回陛下,方才懷遠將軍上諫為二皇子請命領兵。”

“哦?”

李曜玄耷拉著的著的眼皮挑了挑:“我這皇兒難道不知開府立牙之後,便不能領兵了嗎?這.可是大忌諱啊。”

說著,

他看向了殿下的許殷鶴,帶著笑問道:

“許相,此事你怎麼看啊?”

許殷鶴麵色不變,抬眸瞥了一眼對方,沉聲道:

“此事聖上心中當有溝壑,臣不便多言。”

聽到這個回複,李曜玄指尖輕輕叩擊了兩下龍椅,略顯不滿道:

“朕隻是想聽聽許相的意見,無需顧忌,直言即可。”

“二殿下此舉依律當廢去皇子身份。”

“.”

話落,殿內無聲。

自宗門天下演變為皇朝天下以來,偶爾也會發生皇權與相權之間的君臣之爭,但到了如今這一代,其實已然基本變成了兩個皇帝的爭鬥。

隻不過一個皇帝還披著宰相皮而已。

也因此,皇帝與宰相的交談看似僅是參考意見,但聽在朝堂重臣耳中自然就變了樣。

皆是各自揣摩這簡短話語其下的內涵。

以當今聖上修為不可能聽不見朝堂之上的議事,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出來,且入座後第一句話便是提點二皇子之事已然是說明態度。

而原本持著中立態度的許相,在此事之上卻是直接翻了臉。

這代表什麼?

是就事論事還是借題發揮?

不同的政治嗅覺讓諸多重臣心中有了不同的打算與謀劃。

“許相此言有理。”

李曜玄在短暫的沉默之後,出聲附和道,但隨即又畫鋒一轉:“可許相,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