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重文年輕時是個熱血青年,上學期間曾經為了聽魯迅先生的演講,專門乘船渡海跑到廈大也是受魯迅先生的感染,為了明誌,他將名字由「碧榮」改為「重文」。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他便成為第一批赴內地投資建廠的港商,因此也成為了政府的座上賓。憑藉著這份殊榮,莊重文在內地的人脈其實很深厚。
但他要設立文學獎項,還是想把事情交在一位信得過的人手中。
恰好這個時候林朝陽海外獲獎的消息傳來,內地出身丶文華出眾丶香江旅居,集合這三個特點在身上,莊重文覺得沒有比林朝陽更適合來操盤他這個獎項的人了。
他順便還能向林朝陽賣個人情,實在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這幾年我們內地的文學獎項層出不窮,大多是選拔作品,通常都是『優勝』,而非『最佳』。不知道莊先生對這個獎項有著怎樣的展望呢?」
「我對這方麵不太了解,我記得林生在內地獲得過不少獎項,依你之見呢?」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見莊重文對評獎的事不甚了解,林朝陽便給他詳細科普了一下如今國內的一些文學獎項。「如今內地文學獎項中,最為知名丶也是最權威的當屬茅盾文學獎。
這個獎項每三年一評,先由全國各地文協丶出版機構丶文化單位報送長篇小說...聽著林朝陽如數家珍一般的介紹完內地的文學評獎情況,莊重文不由得頷首
「在我看來,茅盾文學獎和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這幾個獎項,權威性是夠的,但獲獎名額設置隨意,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獎項的稀缺性;
而如當代文學獎丶十月文學獎這些刊物設立的獎項,獎勵的多是自己刊物發表的作品,又有明顯的局限性。兩者皆有短板。」
莊重文問計道:「那以林生看法,這個獎項應該怎樣辦?」「中國人都說文無第一,但評獎這件事本身就帶有功利色彩。
如果總是瞻前顧後丶照顧這個照顧那個,是辦不好獎項的。這就是一場比賽丶一場競技。
國內現在的評獎,首重『名」,但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氛圍的不斷演變,這樣辦下去恐怕效果會越來越差。獎項的設立和評選還是應該『不近人情』,要辦就要評最佳丶賞重獎。
名利雙收,才能激勵大多數文學創作者,並且也可以吸引媒體的報導和讀者的眼球。」聽到這裡,莊重文由衷的點了點頭,慶幸自己真是選對了人。
他不惜花費重金,當然希望獎項的影響力能夠越大越好。
「縱觀國際上知名的文學獎項,大多是長篇小說獎,不過內地的長篇小說獎項領域已經有了茅盾文學獎
莊先生如果要辦獎的話,不妨把獎項做的大一點,將長丶中丶短篇小說這幾個文學體裁都包含在內,做出差異化。」莊重文被林朝陽所說的「差異化」所打動,他以一個生意人的角度思考,非常認可林朝陽的這種思路。
他有些興奮的問道:「這麽辦,工作量恐怕會很大吧?」
「當然。莊生應該了解,這種事肯定要有文協的支持,不過若是讓文協參與過深,又很容易變成分豬肉,我想我們可以動員一些其他的力量。」
「比如?」 「比如大學生。」 「大學生?」
聽到林朝陽的說法,莊重文麵露不解。
林朝陽微笑道:「莊先生不要小看大學生。他們有文化丶有精力丶有審美,可能在某些專業領域,他們並不如那些資深人士,但以平均素質而言,他們絕對是這個國家最出類拔萃的存在。」
「我的想法是,我們可以吸納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的文學團體作為初選評委。
由他們來負責提名和初選,再請文協組織一支由編輯丶評論家和作家組成的評審隊伍,進行最終的評審,決出每個單項的最佳作品。
長篇丶中篇丶短篇三個單項最佳作品,瓜分30萬元獎金,每個單項獎金就是10萬塊,這樣的獎金數額在國內的獎項中是破天荒的,絕對能收到奇效。」
林朝陽的話並非無的放矢,1995年《大家》雜誌要舉辦文學獎項,找來紅河卷菸廠讚助,設立了一個「大家·紅河文學獎」,獎金10萬元。
消息一出,立刻轟動了國內文學界,引發了巨大的關注。
「大家·紅河文學獎」一夜之間成為國內文學界和讀者耳熟能詳的文學獎項。
現在是1987年,莊重文文學獎的這30萬元獎金的含金量,絕對要比大家·紅河文學獎的含金量高出不止一籌。莊重文內心消化著林朝陽的想法,覺得確實是切實可行的。
「林生說的有道理,那就按這個想法來辦吧。」
籌備一個文學獎項,需要做的工作是十分龐大丶繁複的,林朝陽跟莊重文邊吃飯邊聊天,一直到晚上七點多才離開莊家。
離開之前,林朝陽和莊重文約定,由他先和內地方麵進行聯係,推進確定獎項的籌備框架和一些具體的流程丶規則,再請莊重文出麵定調子。
種植道46號距離嘉慧園並不遠,林朝陽夫妻倆趁著月色漫步。「我看你參與莊先生的評獎好像很高興。」陶玉書問。
「雖然這麽說可能有點功利,但莊先生這麽大方,對國內的文學評獎確實是有好處的。
至少可以激勵很大一批作家,也可以吸引許多讀者的注意力,這何嘗不是對文學發展的貢獻呢?」陶玉書笑著問:「其實我們也有錢,如果你想搞的話,我們也可以搞一個。」
林朝陽頓時堅定的搖了搖頭,「不一樣的。」
「莊先生是愛國商人,德高望重,他以自己的名字來設立文學獎項,即便個彆人有些微詞,也不會有什麽影響。我還沒到三十,如果自己出頭搞評獎這種事,必然會鬨的滿城風雨。
在我們中國,論資排輩這種事大家都不會明說,但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所以我何必自討沒趣呢?莊先生信重我,借著他的手一樣可以搞評獎嘛,反正是對國內的文學發展有好處的。」
聽著林朝陽的話,陶玉書才知道他心裡已經考慮的如此周到。
隔天上午,林朝陽打電話聯係到王蒙,將莊重文想要捐款設立文學獎的事告訴了他。王蒙初聽很高興,可等他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了。
「朝陽,莊先生能把獎項想的這麽詳細?」「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這恐怕是你出的主意吧?」
「你彆管是不是我出的主意。莊先生每年捐贈30萬元搞這樣一個文學獎項,在國內絕對是破天荒的,人家當然要慎重一點。
現在的評獎,動不動就評出一大堆獲獎作品來,隻會不斷降低獎項的含金量.
王蒙揶揄道:「說的好像你當年沒得過一樣,你小子這是過河拆橋丶卸磨殺驢啊!」「誒誒,你要這麽說,那我可找地方文協合作了啊!我覺得滬上文協就不錯。」
王蒙急了,「你這叫挾洋自重。」
「老王,注意團結,人家莊先生是愛國港商!」
戲謔了兩句,林朝陽正色道:「這事確實是我出的主意,你聽我說兩句。」
「老王,文協以前搞評獎總是覺得要保持多樣性丶全麵性,一評就是一堆作品獲獎。我不能說這種想法不對,但你有沒有想過,評獎的作用是什麽?
引導和激勵創作丶推動和促進文化繁榮,不外乎如此,對吧?
可能有人覺得,能多獎勵幾個人總歸是好事,我們的文藝界曆來都是這麽做的。
可你有沒有想過,獎勵5個人和獎勵1個人,對於我們這麽龐大的文學界來說,有區彆嘛?獎勵的對象再多,影響的隻有那幾個獲獎的人而已。
長此以往,難免不會變成分豬肉,反正肉都是爛在鍋裡的,誰還追求卓越。可評獎更重要的是,難道不是要帶動和鼓勵更多數的創作者嗎?
一年三十個獎項名額丶一人一萬獎金和一年三個獎項名額丶一人十萬獎金,它能是一回事嗎?你見過哪個國外的文學獎項是一次評出幾個丶十幾個獲獎者的?
諾貝爾獎最早為什麽能在國外那麽多的評獎當中脫穎而出?最關鍵的難道不是因為他那優厚的獎金嗎?」
林朝陽的語氣平靜,但字字鏗鏘有力,說到底他並不是覺得現在的評獎不好,而是覺得我們明明可以做的更好。「朝陽,我理解你的想法,但..」
王蒙聽著他的話,見縫插針的想說兩句,卻被林朝陽打斷。「老王,你還是不明白。
你要非說我是過河拆橋,那我也隻能認下這個罪名了。我這麽做,原因就兩個。
第一,莊先生一年掏幾十萬人民幣,不能拿來分豬肉,否則這是個極大的浪費。
第二,這個數字巨大,如果操作得當的話,完全可以為我們的文學界增加一個能與茅盾文學獎齊名,甚至是超越茅盾文學獎影響力的獎項。
對我們的文學界丶作家丶讀者...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件好事評最佳!賞重獎!
這是我對莊先生說的話,也是這個獎的準繩。隻有這樣,它才能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說完了心裡的話,林朝陽終於停了下來,電話兩頭都沉默著。
過了片刻,王幽幽道:「說了那麽多,你就是看不上我們文協。」林朝陽鬱悶道:「你彆亂扣帽子啊!我要是看不上文協,還能找你?」
「你找我是因為這事繞不過文協,可你拿準了我好說話,想讓我給你衝鋒陷陣。」被王蒙戳破了心思,林朝陽老臉一紅,說話的氣勢都弱了。
「我這不是主要考慮您老德高望重...」
王老狐狸一條,怎麽可能被林朝陽的花言巧語給哄騙過去,見馬屁不管用,林朝陽隻好又說「把提名和初審的權力交給廣大的大學生朋友們,你們文協也能省點力氣嘛。
終審的權力不是還在你們文協這裡嗎?
隻是不讓你們評那麽多獎了而已,怎麽跟要你們的命一樣?「
林朝陽的這句話插到了王蒙的肺管子上,他好一會兒沒說話,無奈的歎氣道:「有些事,你不懂。」「我就是太懂了!」
林朝陽又不耐煩的說,「一年30萬,能不能辦?不能辦,我找彆人。」
王蒙很想嗬斥林朝陽兩句,可他又舍不得莊重文那30萬元的獎金,文協曆來就是個清水衙門啊!真把林朝陽惹惱了,跑去找個地方文協或者哪家知名刊物辦獎,那可就鬨笑話了。
「你這是讓我得罪人啊!」
王蒙企圖混個人情,林朝陽卻不接他的茬。
「活一把年紀了,連個人都沒得罪過,那你這一輩子豈不是得過且過?」電話裡再次沉默,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