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楚家楚九殤(1 / 1)

小蒼坡

燕軍大營深處一座平平無奇的小土坡,占地極小,地勢算不得陡峭,在地圖上看甚至就隻是一個小點。

與雍州衛一樣,三千琅州步卒被燕軍圍在了這裡。

楚九殤率部輕裝急行,從兩營之間穿插到燕軍腹地,對一座護衛軍營發起了偷襲。

可能是燕軍分出了不少主力在四營設伏,後麵的軍營反而有些空虛。

這座僅僅隻有近千守軍的軍營被楚九殤一戰而下,守軍屠殺殆儘,還真打了燕軍一個措手不及。

隨之而來的就是北燕的報複,連同兩營在內的近萬兵馬源源不斷的馳援戰場,最後將楚九殤圍在了這座小土坡。

天色逐漸明亮,初秋的涼風晝夜不停,給大地帶來一片清爽。

略微傾斜的土坡上四仰八叉的躺著一些燕軍的屍體,漆黑色的箭矢就這麼插在他們的胸口處。

漸漸凝固的鮮血不久將會被新的死屍覆蓋,這些燕兵到了地下,不會孤單。

一麵麵琅州衛的軍旗高高飄揚在風中,頗有龍騰虎嘯之感,好似在積蓄殺氣。

三千琅州步卒並沒有攜帶鹿角等拒馬之物,他們唯一的防禦器械就是為數不多的高盾,且隻夠在最外圍擺下一圈。

最精壯的步卒手舉高盾,站在大陣外側,他們身後是一排排手握長槍、弓弩、彎刀的輕裝步卒。

其實像這樣的拒馬陣對燕騎來說並無太多威懾力,涼軍唯一的優勢就是這道土坡,算是占了點地利。

軍陣中央站著十來名身材壯碩的漢子,全都是軍中的校尉、都尉。

除了極少數的年輕麵龐,大部分人的年紀都要四十往上了,對換了一批血的琅州衛來說他們其實算是老人。

他們曾經都是楚家的親兵,又或者是楚家的嫡係麾下,裡麵有不少人都曾經與楚九殤的父親、叔叔們並肩作戰過。

當初楚家退出邊關沙場之後,這些人也心灰意冷,退出了軍伍。

這次琅州衛擴軍、楚仲騫重出官場,這些人毅然決然的再度投身軍伍,衝得就是楚老將軍的名頭以及楚家當年的遺憾。

十幾道目光都聚集在前方那道年輕而又堅毅的背影身上:

楚九殤,楚家唯一的血脈。

一麵“楚”字軍旗在風中緩緩飄動。

因函荊關一戰大顯神威,楚九殤受封步卒雜號偏將,如今楚九殤也有了自己豎旗的資格。

旗下擺著十架蒙皮大鼓,足有兩人合抱之粗。

木製的鼓架有坑坑窪窪的缺口,還有點點擦拭不去的猩紅,隻看一眼便能感覺這些戰鼓有年頭了。

鼓身四周都是血紅色,鼓麵中央刻著一個碩大的“楚”字。

這並不是琅州衛的製式戰鼓,而是多年以前的楚家戰鼓。

多年以前楚家征戰沙場,血戰燕賊,每逢大戰,楚家的鼓聲便震耳欲聾,晝夜不停。

鼓止之時,便是分出勝負的那一刻。

征戰數十年,前後好幾代人,前赴後繼投身疆場。

鼓身的血紅色,象征著楚家子弟的鮮血。

其中有一麵年頭最古老的大鼓,是他爺爺楚仲騫當年從重重燕軍中拚死搶出來的。

此次出征,楚仲騫將這些戰鼓交給了楚九殤,意味著從現在開始,楚九殤正式接過了楚家的大旗。

楚仲騫對這位孫子說:

“以後的楚家,就靠你了。”

當時楚九殤跪在地上對他爺爺說了一句話:

“若他日戰鼓破碎,九殤必已戰死疆場。”

身後那些可以稱之為叔叔伯伯的校尉都尉們目光恍惚,眼光悵然,依稀間他們想起了楚九殤的父親。

孤身而立、腰懸彎刀的樣子,是那麼的像。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