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人?”

顧思年猶猶豫豫的說了一句:

“蘇大人能力足夠,但此前隻是從四品琅州彆駕,直接任命為正三品經略使會不會引來非議?”

“哎,有德有才者居之嘛。”

塵堯擺了擺手:

“朕定的人選,誰敢有異議?”

“那微臣就遵旨了!”

顧思年深深彎下了腰肢,目光中帶著一抹異樣的光芒。

塵堯轉過身來接著說道:

“吏治民生咱們聊完了,接下來朕想跟你聊聊邊關的防衛。”

身披龍袍的皇帝伸手指了指北燕:

“此戰咱們打贏了,贏得酣暢淋漓,但用你的話說,北燕雖然傷筋動骨,但還遠未到元氣大傷的時候。

兩朝能議和,無非是因為我們都不想打了,但朕很明白,以申屠梟的狼子野心,他們早晚還會揮師南下,犯我大涼!”

“陛下聖明!”

顧思年附和道:

“燕軍退兵議和,也不過是為了休養生息、恢複國力罷了,申屠梟正值壯年,早晚會舉兵,再起戰事!”

“依愛卿之見,此戰可保邊關幾年安穩?”

“至少三至五年。”

顧思年十分肯定地說道:

“燕軍多支主力騎軍被打垮、打殘,有的接近於全軍覆沒,前後折損戰馬近十萬匹。

這麼大的損失,即使以北燕的國力也承受不住,培育戰馬、招募新兵都需要大把的時間,用三到五年來恢複軍力是最起碼的。”

“三到五年也很好了。”

塵堯冷笑道:

“總好過以前年年犯邊、襲擾百姓、攪得各州郡不得安寧。

從地形上看,北涼三州突出國境,向北崛起,燕人若是進犯,北涼道首當其衝。

隻要守住北涼道,燕軍即使攻破其他各州也不敢深入我朝腹地,因為他們的退路隨時會被截斷。

這也和愛卿之前的說法一樣,咱們可以集中兵力防守北涼,減輕邊關六鎮的壓力。”

顧思年應聲點頭,這些話就是當初他勸說皇帝北伐的理由之一。

塵堯看著北涼三州輕聲問道:

“如今愛卿執掌北涼軍政,首要之務就是防範燕人南下,你覺得,北涼三州該駐多少兵馬才能力保北境無憂?

換句話問,戶部每年該給北涼多少糧餉?”

大殿中微微陷入了一絲寂靜,如果說之前兩人是在閒聊議事的話,現在的問題就涉及到真金白銀了。

顧思年沉默許久才給出一個數字:

“至少十五萬人。”

“不行,太多了。”

皇帝當場就搖了搖頭:

“一名邊軍士卒一年需要消耗的口糧、衣物、外加軍餉,全部折合成白銀約一十八兩,十五萬駐軍,需要朝廷每年開支近三百萬兩白銀。

朝廷需要養的可不止有北涼三州的邊軍啊,還有其他六鎮,包括南疆,這對戶部來說負擔太大了。

不行不行,駐軍數量定要減少一些。”

“陛下,一兵一卒都少不了!”

顧思年的回答讓高公公和小全子全都屏住了呼吸,好家夥,和皇帝說話這麼強硬嗎?

顧思年有條不紊地說道:

“北燕乃草原遊牧民族,人人尚武,男子下馬為民,上馬為兵,號稱百萬鐵騎。

百萬騎兵定是虛張聲勢,但據微臣估算,大大小小上百部落,動員四五十萬青壯兵丁絕不是問題。

此次燕軍戰敗,心有不甘的走了;但下次一旦開戰,怕就是聲勢洶洶而來,再也不會是小打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