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他,這是人人皆知的三個人稱代詞。在一定的語境中,它們被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的作家喜歡用不同的人稱來敘述同一個主人公,不斷變換視角,使得人物的形象富有立體感。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看自己。涉及到自己,使用第一人稱是習慣成自然的事情了,好像無須多說。我是誰,我要什麼,我做了什麼,我愛某某,我恨某某,如此等等,似乎一目了然。然而,真正做自己,行己胸臆,表裡一致,敢作敢當,並不是容易的事。正因為如此,許多哲人把“成為你自己”看做一個很高的人生目標。另一方麵呢,一個人如果隻是我行我素,從來不跳出來從彆的角度看一看自己,他又是活得很盲目的。所以,其他兩個人稱的視角也是不可缺少的。先說第三人稱。在彆人的眼裡,我是一個“他”(或“她”)。因此,用第三人稱看自己,實際上就是用彆人的或者說社會的眼光看自己,審視一下自己在彆人眼裡是什麼樣子,在社會上扮演著什麼角色。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活,所以這個視角是必要的。做自己的一個冷眼旁觀者和批評者,這是一種修養,它可以使我們保持某種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顧影自憐的可笑複可悲的境地。當然,彆人的意見隻能做參考,為人處世還得自己拿主意。據我觀察,在不少人身上,這個視角是過於強大了,以至於他們隻是在依據彆人的意見生活,陷入了另一種盲目。如果說第一人稱是做自己,第三人稱是做自己的旁觀者,那麼,第二人稱就是做自己的朋友。把一個人當做“你”對待,就意味著和這個人麵對麵,像朋友一樣敞開心懷,誠懇交流。如果不是這樣,心裡仍偷偷地打量著和提防著麵前的這個人,那就不是把這個人當做一個“你”,而是當做一個“他”了。與此相類似,當我們把自己看做一個“他”的時候,那眼光往往是冷靜的,有時候還是很功利的,衡量的是自己在社會上的表現、作用、地位、名聲景出發給他以提醒、鼓勵和指導。事實上,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還有著一個內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許多人的這個內在自我始終是昏睡著的,甚至是發育不良的。為了使內在自我能夠健康生長,你必須給它以充足的營養。如果你經常讀好書、沉思、欣賞藝術等等,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你就一定會感覺到,在你身上確實還有一個更高的自我,這個自我是你的人生路上的堅貞不渝的精神密友。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