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時代,哲學似乎遭遇著兩種相反的命運。一方麵,由於社會需求越來越偏向於實用,哲學係學生麵臨著就業的困難,使得作為一個學科的哲學門庭冷落,成了冷門。另一方麵,社會各階層尤其是青年人對於哲學讀物的興趣並不因此減弱,有時甚至呈上升的趨勢,哲學類書籍竟然成了出版業的熱點。如何看待這兩種似乎矛盾的現象呢?依我之見,矛盾僅是表麵的,其實兩者共同構成了哲學應有的正常命運。作為一門學科,哲學本應是隻由極少數人研究的學問。由於這門學科的高度非實用性質,也由於從事有關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特殊的學術興趣和才能,以哲學為專業和職業的學者在社會分工結構中絕對不可能占據高比例。我並沒有把哲學家看作精神貴族的意思,這裡的情況正與其它一些抽象學科類似,例如社會同樣不需要也不可能產生許多數學家或理論物理學家。曾經有一個時期,我們的哲學係人丁興旺,源源不斷向各級機關各類部門輸送乾部,那實在是對哲學的莫大誤會。其結果是,哲學本身喪失了它應有的學術品格,而所培養出的這些乾部卻又不具備足以致用的有關專業知識。因此,收縮哲學係的規模,把培養各類乾部的職能交還給各有關的教育機構,應該說是一個進步,對於哲學學科至少在客觀上也是一種淨化。但是,哲學不隻是一種學術,自從它誕生以來,它還一直承擔著探究人類精神價值和生命意義的使命。這個意義上的哲學就不隻是少數學者的事了,而是與一切看重精神生活的人都休戚相關的。在我上麵提到的那個時期中,曾經掀起過全民學哲學的熱潮,不過那時候哲學是被等同於一不衰的奇特現象,並對之持積極的評價。這樣的形勢對於專職的哲學工作者提出了雙重要求。一方麵,不管幸運還是不幸,作為少數“入選者”,他們肩負著哲學學科建設的學術使命,有責任拿出合格的學術著作來,否則便是失職,理應改行,從事彆的於己於人都更為有益的工作。另一方麵,麵對社會上廣泛的精神饑渴,至少他們中間的一部分人,有責任提供高質量的哲學通俗讀物,這不但是一種啟蒙工作,而且也是以個人的身份真誠地加入我們時代的精神對話。也就是說,我們時代既需要德國哲學的思辨品格,也需要法國哲學的實踐品格,而兩者都是哲學的題中應有之義。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