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二)第五卷 這個將毀滅那個(7)(1 / 1)

不管叫做婆羅門、襖教僧侶還是教皇,人們在印度建築、埃及建築或是羅馬建築中,總是感到教士無處不在,除了教士彆無其他。民眾建築便不是如此。這類建築更為豐富多彩,並且也不那麼聖潔。腓尼基建築帶有商人的氣息;希臘建築帶有共和的氣息;哥特式建築則帶有市民的氣息。任何神權建築的普遍特征,就是一成不變,懼怕進步,墨守傳統的線條,崇奉原始的式樣,常常莫名其妙地彆出心裁,用象征來歪曲人和自然的一切形狀。這是一些晦澀的書,隻有那班被授以神秘教義的人方能讀得懂。況且,任何形式,甚至任何奇形怪狀,都含有某種意義,因而任何形式都成為不可侵犯的了。切莫要求印度的、埃及的、羅曼的營造術去改造其設計圖,或者去改善其雕塑藝術。對它們來說,任何完善的嘗試都是大逆不道的。在這些建築藝術中,僵化的教條似乎已擴散到石頭上,仿佛再度石化一般。然而,與此相反,民眾建築的普遍特征則是多樣性,進步,新穎,豐富,恒動。它已擺脫宗教的束縛,可以考慮到建築的優美,精心美化,不斷提高塑像或花紋圖案的裝飾。這類建築是世俗的,具有人的某種情趣,卻又不斷與神的象征相混合,依然在神的象征掩蓋下呈現出來。因此不少建築物是隨便任何人、任何智力、任何想象力都能領悟的,儘管依舊帶有象征性,卻像大自然一樣易於理解。在神權建築與民眾建築之間,存在著從神聖語言到通俗語言、從象形到藝術、從所羅門到菲狄亞斯 的差彆。我們前麵所說的一切極其簡略,許許多多論據和成百上千種瑣碎的非議均未涉及。若是加以概括,便能得到如下的結論:直至十五世紀,建築藝術一向是人類活動的主要記載;在這期間,世上出現任何複雜一些的思想,無不化作建築物;任何人民性的觀念,如同任何宗教法度一樣,都有其宏偉的紀念碑;最後,人類任何重要的想法,無一不被用石頭記載了下來。那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任何思想,無論是宗教的還是哲學的,其所關注的是永世長存;曾經震撼一代人心靈的觀念,都希望能震撼其他世代,並且留下痕跡。況且,所謂書稿的不朽性,那是何等靠不住呀!一座建築物才是一本結結實實的書,持久,堅固!一把火或者一個殘暴之徒,就足以把書寫的言詞毀儘;而要把建築的言詞毀掉,那就得一場社會革命,一場塵世革命。野蠻人確曾踐踏過古羅馬競技場,也許古埃及金字塔也經曆過挪亞時代大洪水的泛濫哩。 菲狄亞斯 (公元前490—公元前431),古希臘著名的雕刻大師。到了十五世紀,一切皆變了。人類思想發現了一種可以永存的方法,它比建築不但更堅固耐久,而且還更簡便易行。建築藝術遂失去了其寶座。奧爾甫斯的石頭文字隨即將被古騰堡的鉛印文字所取代。書籍將毀滅建築。印刷術的發明,堪稱曆史上最了不起的事件。那是革命母機,是人類表達方式的全麵更新,是人類思想拋棄一種形式而采用另一種形式的轉換,是自從亞當以來代表著智慧、具有象征性的那條蛇 最後一次完全徹底的蛻變。在印刷形式下,思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以磨滅;它是飛翔的,逮也逮不住,毀也毀不了。它和空氣混合在一起。在建築藝術統治時代,思想化成大山,氣勢雄偉地控製一個世紀,鎮住一方地域。如今,思想變成一群鳥兒,四處飛散,既占據整個空間,又占領全部地麵。 典故出自《舊約·創世紀》,蛇引誘夏娃吃了伊甸園中的禁果,說吃了果子能給人智慧。我們不妨重複一遍,這樣一來,思想就益發不可磨滅了,對此有誰還看不清楚呢?它從原先的堅實牢固,變成現在的朝氣蓬勃,從有期變成不朽。一個龐大建築物儘可夷平,但那無所不在的思想,卻如何根除呢?縱然來一次大洪水,大山會早被滾滾洪濤吞沒了,那成群鳥兒卻將依然淩空飛翔;而且,隻要有一葉方舟在洪水上漂浮,群鳥便會飛來停下,同方舟一道漂流,一道觀看洪水退去。從這場混亂中出現的新世界,一醒來便將看見那被淹沒的世界的思想,長著翅膀,生氣勃勃,在新世界的上空翱翔。隻要人們一看到這種表達方式不但最易保存,而且還最簡單、最方便、最易於大家所實行;隻要人們一想到這種表達方式無須拖帶一個粗大的鋪蓋卷,無須搬動一大堆笨重的工具;隻要人們把下述兩個事實比較一下:思想為了變成建築物,不得不動用其他四、五種藝術、一噸噸的黃金、整座大山似的石料、整座森林般的木材、一整群一整群的工人,而思想化為書,隻需少量的紙張、少許的墨水、一支鵝毛筆;那麼,人類智慧舍棄建築藝術而擁護印刷術,這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呢?要是在河床水位下挖一條渠道,突然把河流的原來河床截斷,河流定將舍棄原來的河床而改道。由此可見,自從發明了印刷術,建築藝術便逐漸乾枯、衰微和敗落了。人們多麼強烈地感覺到,江河日下,元氣喪失,各個時代和各個民族的思想都離開建築藝術而去了!這種冷落在十五世紀還幾乎覺察不出來,那時印刷機還過於幼弱,最多隻從強大的建築藝術悄悄汲取一點過剩的生命力而已。可是從十六世紀起,建築藝術的病症便顯而易見,基本上已不能再表達社會思潮了,怪可憐見地成為古典藝術,從高盧風格、歐洲風格、本地風格蛻變成希臘和羅馬風格,從真實和現代的風格成為假冒的古代風格。正是這種沒落,卻被稱為文藝複興。話說回來,這種沒落倒也不失其壯麗,因為古老哥特風格的精靈,這輪沉落在美因茲巨大印刷機背後的夕陽,卻有時以其餘暉,仍然照射著那拉丁式拱廊和考林辛式柱廊互相混雜的整堆建築物。這明明是夕陽殘照,我們卻當做黎明的曙光。而且,自從建築藝術隻是普普通通像其他任何藝術,自從它不再是包羅萬象的藝術、至高無尚的藝術、獨霸天下的藝術,它便沒有力量再阻攔其他藝術了。於是其他藝術紛紛得到解放,粉碎建築師的枷鎖,各奔一方。每種藝術都在這分離中得到益處。各自分離,整體也就壯大了。雕刻變成了雕塑藝術,彩畫變成了繪畫藝術,卡農 變成了音樂。這好比一個帝國在其亞曆山大死後分崩離析,每個省份各立為王國。於是出現了拉斐爾·米凱朗琪羅、讓·古戎 ②、帕列斯特裡納 ③這些在燦爛十六世紀赫赫有名的藝術家。讓·古戎 (1510— 約1566),法國雕刻家、畫師和建築師。②指早期複調的宗教樂曲,後演變為西洋音樂。③ 帕列斯特裡納 (約1525—1594) 意大利作曲家。在藝術解放的同時,思想也四處獲得解放。中世紀的異端先輩們早把天主教打開了巨大的缺口,十六世紀把宗教的一統天下粉碎了。印刷術出現之前,宗教改革無非是教派的分裂,有了印刷術,宗教改革卻成了一場革命。若沒有印刷機,異端邪說就會軟弱無力。不論是注定也罷,天意也罷,反正古騰堡是路德 的先驅。然而,中世紀的太陽已經完全沉落,哥特藝術的精靈已在藝術的天際殞滅,這時候,建築藝術遂日益暗淡褪色,逐漸消失了。印刷的書籍—— 建築物的蛀蟲——,便吮吸其血液,啃蛀其骨肉。建築藝術隨之像樹木一樣,樹皮剝落,樹葉紛墜,明顯地乾癟下去,成了庸俗,貧乏,毫無價值。它再也不能表達什麼,甚至連表示對一個時代藝術的回憶都不可能了。人類思想拋棄了它,其他各門藝術也就把它摒棄了,它淪落到孤家寡人的境地,由於沒有藝術家問津,隻得求助於工匠。於是,普通的白玻璃代替了教堂窗戶上的彩繪玻璃,石匠接替了雕塑家。什麼活力啦,特色啦,生命力啦,智慧啦,統統喪失殆儘了。建築藝術成為可憐巴巴的工場乞丐,專靠模仿抄襲,賴以苟延殘喘。早在十六世紀,米凱朗琪羅大概就感到建築藝術正在衰亡,最後靈機一動,孤注一擲,這位藝術巨人把萬神祠堆砌在巴特農神廟上麵,建造了羅馬的聖彼得教堂。這座教堂堪稱至今仍是舉世無雙的偉大作品,是建築藝術史上最後的獨創,是一位藝術泰鬥在那本行將合上的宏偉石頭史冊下端留下的簽名。米凱朗琪羅去世後,建築藝術在幽靈和陰影狀態中苟延殘喘,悲慘不堪,還能有什麼作為呢?它就照搬聖彼得教堂,原封不動加以抄襲,不倫不類加以模仿。這成了一種怪癖,真是怪可悲的。這樣一來,每個世紀各有其羅馬的聖彼得教堂,十七世紀有聖恩穀教堂,十八世紀有聖日芮維埃芙教堂。每個國家也各有其羅馬的聖彼得教堂,倫敦有倫敦的,彼得堡有彼得堡的,巴黎有巴黎的兩三座。這是一種衰老的偉大藝術臨終前返回童年時代的最後譫語,毫無意義的遺言。 即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