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科舉改革(1 / 1)

清末梟雄 雨天下雨 1706 字 2個月前

當中華宮內迎來了一位皇子和兩位公主的同時,帝國的第三次科舉也是正式舉行了。自從1856年舉辦了登極恩科以來,林哲全然沒有傳統三年一科的打算,試圖招攬更多讀書人投效的林哲每一年都開辦了科舉。同時每一次的科舉在考試方式和內容上都有所變動。比如說第一次科舉的時候,隻是在考試內容上有所改變,而模式基本還是仿效明清時代的科舉,第二次科舉的時候,考試內容再進行改革,進一步加大了新式學科的內容,錄取標準首重新式學科,經學的內容大幅度壓縮。而現在的第三次科舉,又是對模式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其中改變大體有三個方麵,首先是取消了傳統的生員試、鄉試,科舉改為省試以及會試兩個階段。同時廢除明清時代的童生、生員、舉人、進士等功名!其次對考生有著更高的學曆要求,凡是要參加省試的考生,必須是具有初等中學以上學曆,省試成績優秀者可以獲得參加會試的名額,同時可以根據個人意願,安排到各府縣工作,擔任府縣基層科員等職務。凡是要參加會試者,一個是參加省試的獲得名額的學子,此外就是高等中學或以上學曆的畢業生,參加會試中試,即可分配到各部門擔任公職,當然這個起步比省試的學子要高很多,一般都是科長起步。之所以對考生有著學曆上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還是為了推廣新式教育製度。目前帝國方麵已經根據傳統的縣學、府學建立了初步的縣小學、府中學、省高等中學、帝國大學這一個完整的教育體係。現在要做的就是更好的推廣,比如說府中學學成畢業後,如果願意的話就可以到府縣去應聘,從事科員級彆以下的辦事員等職務。省高等中學的學生一旦學成畢業,可以直接免試獲得省級以下的基本公職分配。比如說帝國大學的學生一旦學成畢業,即可直接到組織部報名分配公職,待遇按照個人的畢業成績,一般都是直接安排到重要部門進行培養。不過目前的這個體係還是比較混亂的,沒有說徹底廢除舊式科舉。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科舉這東西在中國已經有千年曆史,在人們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這林哲如果說直接廢除科舉的話,估計會引起大規模的反彈,所以林哲采取的一步一步推進的模式,先是搞傳統模式的科舉,並加入新式學科的內容。然後是逐步改變科舉的模式,讓科舉演變為類似後世公務員考試的模式。這從會試以及省試的合格者即可擔任科員等基礎公職就可以看的出來,這一方麵是避免中試的學子一步登天直接擔任縣令等高管,同時也是為了進一步擴大錄取數量。畢竟要是中試的學子都直接安排傳統的七品縣令或者同等地位的職業,這帝國可沒有那麼多官位給他們,但是如果隻安排他們擔任基層的科員,那麼每年就算多幾千上萬人也是可以消耗掉的。逐步改變科舉模式的同時,也是進一步推廣新式教育體係,讓人們逐步形成一步一步就讀的觀念。從縣小學到府中學,然後再到省級的高等中學。再到帝國大學,這樣一步一步下來就能夠培養出基本合格的現代化科學人才。對於教育改革,林哲曆來是比較關心,同時也是比較謹慎的,因此並沒有說一刀切直接廢除科舉,然後大搞特稿什麼現代學製。他走的是循環漸進的方法,逐步讓新式教育製度徹底取代傳統的教育製度。中華帝國進入第三個年頭後的第三場科舉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了,當然了,如果按照林哲的想法,是把第三次的科舉直接定位為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因此特彆詔令。要求這一科的錄取人數要適當的增加,表示會試錄取者要超過千人規模,而各省的省試根據各省對現有公務員的缺額,酌情加大錄取人數,比如江蘇省今年的錄取名額就是預計達到一千五百人。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錄取的一千五百人絕大部分都是算合格者,可以分配到各府縣擔任基層科員的人,並不是這一千五百人都和明清時代的舉人一樣擁有參加會試的資格,能夠有參加會試資格的,基本上隻有前幾百名而已。第三次科舉的考試內容除了進一步加大新式學科的內容外,也是適當的增加了難度,畢竟兩三年前第一次科舉的時候,很多學子都是沒有接觸過新式學科,但是經過兩三年內,新式學科已經成為了學子們的必讀科目,國內的基礎科學知識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適當提高新式學科的難度也也是有助於更好的區分才華高低。等到九月份會試的結束後,會試一共錄取了一千零八士名學子。這批學子將會在後續充實到中央各機構、省級行政機構的基層當中,主要是科員這一級彆,至於分配到府縣機構去的學子則是會提高一級,擔任副科長之類的。但是除了這些正常分配外,卻是有少數學子放棄了公職,而是繼續報考帝國大學,為什麼?因為今年帝國大學的首屆畢業生正式畢業,雖然這些畢業生也同樣是和那些中了會試的人一樣得到分配,但是他們分配的部門以及級彆普遍要高的多,隨便一個畢業生都會被分配到中央部門擔任一科的科長。而據說首屆帝國大學的畢業生中的第一名,即文昌林由於成績優秀,其簡曆送進組織部後,同時被財務部和工商部等多個部門的人競爭相奪,最後文昌林選擇到了財務部工作,剛走馬上任就是擔任科長。其他幾個優秀畢業生也是被競爭,甚至連企業都是不甘落後,開始高額薪資招攬這些新鮮出爐的帝國大學畢業生。要知道在他們之前中國也不是沒有具有近代科學知識的人才。比如說海陸兩軍的軍校畢業生,這些經過數年係統培養的軍校生其實在科學文化知識方麵,其實還是要超過那些所謂帝國大學的畢業生或者高等中學的畢業生的,論起綜合素質,其實中華軍內的年輕軍官們才是當代中國裡最具才華的一群人!但是這些都是軍校生,人家畢業直接進入軍隊了。根本就不會流落到文官係統裡或者到社會上。所以現在僅有的百人不到的帝國大學的畢業生就成為了香饃饃,想要從政的基本都能夠高位起步,雖然不是人人都和文昌林那邊被搶著要,但多數都能夠在權重部門裡以科長起步進入仕途,僅僅是這一步就比那些省試、會試的普通考生少奮鬥了至少五六年甚至十年以上。如果想要從商,國內的幾家大企業都會給出豐厚待遇,比如林德機器廠就招聘了四名帝國大學的畢業生,清一色的理科型人才,開始的薪資直接照比初級工程師的水平。月薪高達一百多圓一個月。如果還想繼續深造的話,通過外務部和教育部的考核,就能夠獲得公費留學的名額,然後前往歐美留學,去學三四年後回國,隻要不犯傻,這人生基本是一片坦途,最不濟也能夠當個大學教授啊什麼的。這首屆帝國大學的畢業生這麼搶手。也就怪不得那些通過了會試的學子們甘願放棄普通公職,然後再去報考帝國大學了。隻是這帝國大學的招生之嚴格比會試還要嚴格。這從錄取率就可以看得出來,會試的考生有六千多人,最後錄取一千人,大約是六比一的錄取率,但是帝國大學的應考生有四千多人,而最後隻招生三百多人而已。率取率隻有百分之七點五左右,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基本上考中的學生基本都是三所高等中學的畢業生,直接來報考的學生是很少有能夠通過的。帝國大學的入學考試比會試難多了!如此也就讓人們發現,要想真正獲得最好的仕途起步點。最好是從帝國大學畢業,而要想入讀帝國大學,你最好先考上高等中學,然後係統的學習三年時間,不然的話基本沒指望能考進去。如果說科舉中的省試以及會試是為國家招募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公務員隊伍的話,那麼帝國大學就是給帝國培養最頂階的那幾百個精英!兩者可以說沒有什麼可比性!也許過幾年後,對於中華的年輕一代學子們而已,最好的選擇有三個:第一個是報考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個是報考海軍軍官學校。第三個是報考帝國大學。由此可見,如今的帝國大學在年輕學子心中,地位已經遠遠不是傳統的國子可以相提並論的了,當看到數千人蜂擁去報考帝國大學的景象後。林哲就知道,是時候加大高等教育規模的時候了。如今偌大的一個帝國,竟然隻有一所帝國大學,區區三所高等中學,這顯然是無法滿足學子們的需求,要知道一個府就有一所府中學,這全國加起來以後還不得有幾百上千所府中學啊,而到時候他們的升學途徑隻有區區幾所高等中學,由此可見競爭會非常激烈。如今新式教育體係已經初步走上了正規,經過這兩三年的儲備,也是初步積累了少量的教師資源,這個時候是可以擴張高等教育了。“新的大學可以建立在上海那邊,如今的上海畢竟是帝國最具活力的地方,地方財政也比較好,可以為新的大學提供預定的地方財政支持,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們得到眼界的開闊!”林哲為了高等教育的事,特地把江道泉給喊了來,要知道平日裡林哲可是能不見就不見他,因為這人實在是有點保守頑固,基本上就是內個裡頑固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了,這樣的人雖然也有用處所以林哲一直留著他,但是不代表林哲喜歡看見他啊!不過江道泉顯然沒有這個覺悟,隻見他聽見林哲說要辦新的大學,兩眼都是冒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