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1 / 1)

清末梟雄 雨天下雨 1772 字 2個月前

1892年十月中旬,帝國太子訪問團的艦隊在金蘭灣停靠並進行補給後,多達十三艘的艦隊再一次起航,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在帝國的港口進行補給,後續的旅程將會停靠其他國家的港口進行補給了。由於艦隊裡大部分都是戰艦,所以要停靠什麼港口都是先經過事先的溝通,不過這支艦隊裡雖然多數都是戰艦,甚至包括了兩艘戰列艦,不過這一次的訪問是事先經過邀請,所以沿途的英國、法國等國家都已經事先答應了提供港口的停靠。隻是這支艦隊在這些港口停靠的時候,免不了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密切關注,各國對帝國的海軍是非常感興趣的,尤其是這一次的訪問艦隊裡,有兩艘在他人看起來有些不太一樣的戰列艦。這就是炎帝級戰列艦的炎帝號和黃帝號。在1875年到1885的這十年間,帝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都是受到了技術障礙,從而導致戰艦設計停滯不前的尷尬局麵。當時的三脹式蒸汽機技術不成熟,也這就代表著動力係統無法改進太多。三百毫米的三十五倍口徑火炮遲遲無法完成研發,也就導致了海軍得不到預定的新一代主力艦炮。再加上當時的鋼麵鐵甲裝甲的所有潛力都已經被壓榨了出來,江南礦務公司和北方煤鐵公司等國內多家鋼鐵企業都是投入巨資研發新式裝甲,在八十年代早期也是研發出來了鎳鋼裝甲,但這種純鎳鋼裝甲的防護效能相對於鋼麵鐵甲提高並不大,而且成本也是比較高昂。諸多技術停滯不前,導致了帝國在1875年開工建造了少昊級戰列艦後,在長達九年的時間裡都沒有拿出比少昊級戰列艦具有明顯優勢的戰艦設計來,或者說有了設計,但是造不出來。這種尷尬也是影響到了海軍的造艦計劃,本來少昊級戰列艦隻打算建造三艘的,分彆是在1875年和1876年先後動工,但是在1878年的時候又是被迫追加了兩艘少昊級改進型,使得少昊級戰列艦的建造數量達到了五艘之多。當時海軍本來是準備隻建造三艘少昊級戰列艦,然後就開工新一代的戰列艦,並對新戰列艦提出了具體的性能要求,比如搭載三百毫米三十五口徑主炮,數量最少為四門,一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不少於十二門,防護要求擁有等效五百五十毫米鍛鐵的側舷裝甲,同等四百毫米鍛鐵厚度的炮塔裝甲,航速不低於十六節,十節航速下續航要達到五千海裡等主要嚴苛要求。因為少昊級戰列艦的設計,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前無畏級戰列艦的門檻,要想在戰鬥力上超過少昊級戰列艦,那就隻能是真正的前無畏戰列艦了。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還是1877年呢,但是經過海軍艦政部的那些設計師們計算,以當時的技術條件根本無法達到。因此當時海軍隻能是按照這些技術條件,然後加大對技術的扶持力度,讓國內的一些國防廠商進行研發。同時由於為了維持艦隊的規模,海軍的造艦又不能停下,所以隻能是小規模修改了一番,又是追加了兩艘少昊級戰列艦,雖然有所修改,但是核心性能變化不大,因此還算是同一級彆的戰列艦。1878年和1879年開工了這兩艘戰列艦後,海軍那邊就是暫停了新式戰列艦的建造,而是把造艦的經費轉移到裝甲巡洋艦以及巡洋艦,護衛艦,魚雷艦、布雷艦等非主力船隻上來。為此,海軍在1879年的時候,還製定了一個專門的非主力艦擴充計劃,要把非主力艦的規模大幅度提高。1880年到1884年,帝國是整整暫停了四年戰列艦的建造。而等到1884年的時候,經過過去長達十年的技術研發,各項技術先後得到了一定的突破,雖然當時很多技術依舊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進行研發,但是海軍那邊卻是迫不及待的直接設計並開工了新一代的戰列艦。這就是炎帝級戰列艦。這炎帝級的戰列艦和以往帝國服役的戰列艦有著極大的不同,也和其他國家的鐵甲艦\一等鐵甲艦之類的萬噸以上的頂尖主力艦有著極大的不同。具體有什麼不同呢?首先是該級艦的噸位大幅度提高,該艦的設計噸位就高達一萬四千噸,滿載排水量達到一萬五千多噸。雖然火力配屬上和前級艦少昊級比較類似,但是該艦上的火炮卻是最先進的三百毫米三十五倍口徑火炮,有意思的是當時炎帝號開工建造的時候,這款火炮隻有一門樣炮而已,一直等到兩年後才完整最終的定型然後開工建造,加班加點才在最後的時間度上該上了炎帝號的服役。其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的數量更是高達十二門,這款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口徑的速射炮,在威力和射速上都要遠遠超過其他的老式同等級艦炮,這款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其射速達到了每分鐘六發到七發。和其他還停留在一分鐘一發兩發的中口徑艦隊對比,這款副炮的射速就是機關槍!防護上,該艦的船體采用的當代最先進的表麵滲碳鎳鋼,也就是俗稱的哈維裝甲,並因為哈維裝甲的防護能力比鋼麵鐵甲或者鋼甲大幅度提高,所以厚度也可以略微降低,並擴大防護麵積。同時考慮到各國的速射炮都相繼出現,五寸和六寸級彆的火炮射速太猛,而且交戰距離比較近,所以必須擴大防護的麵積,以避免被敵人的副炮擊中而造成損失,這也就造成了炎帝級戰列艦的防護是全麵防護。該級艦的側舷裝甲厚度最厚處約為兩百三十毫米,炮塔正麵是兩百毫米,指揮塔為兩百毫米,此外還有一層七十五毫米的水平防護甲板,這種裝甲厚度和以往動則三百多甚至四百多毫米的裝甲厚度,隻有一半左右,但是實際防護效能卻是要超過那些老式戰列艦的。動力上采用最先進的三脹式蒸汽機和水管鍋爐,這兩者相結合給新式戰艦帶來了更龐大動力的同時,也是讓大大節約了燃煤,從而加大了續航距離。該艦的動力係統,在常壓狀態下足以提供九千匹馬力,強壓狀態下可以提供一萬一千匹馬力,而在試航的時候,該級艦的動力輸出達到了極限的一萬三千匹馬力,不過極限狀態下非常不安全,所以海軍是嚴格限製了該艦的動力輸出隻能在一萬一千五百匹以下,不能超過這個數據。澎湃的動力,讓該艦在常壓狀態下就能夠跑出十六節的航速,而強壓狀態下更是可以達到十八節的恐怖速度,其中的二號艦黃帝號更是在最後一次試航的時候,強壓通風下功率輸出達到了一萬三千六百匹,當時的航速達到了恐怖的十八點八節。不管是火力還是防護又或者是航速上,炎帝級戰列艦都是遠遠超過了以往的各國,包括帝國自己在內的諸多戰列艦,掀起了一番炎帝級戰列艦下水服役後,其他國家的戰列艦一夜之間全部過時的龐大影響。甚至直接導致了英國人迅速跟進,建造了君權級戰列艦,進而開創了前無畏戰列艦時代。帝國的炎帝級戰列艦自從麵世後,就是吸引力各國的密切關注,帝國雖然也進行了軍事保密,但是一批量就是建造了四艘之多,而且1888該艦首艦,也就是炎帝號在上海造船廠寶山分廠下水的時候,,在長江裡頭不知道有多少間諜躲在來往的船隻上,拿著照相機拍照呢。以至於炎帝級在下水之初,就是傳遍了全球海軍,毫無保密性可言。這種情況也是初始海軍開始更慎重的選擇在上海、廣州等主要港口建造,停靠主力戰艦了。為此,海軍那邊是大力推動香港軍事基地的發展,扶持皇資處在香港投資成立了香港海軍造船廠,試圖把香港打造為第二個青島,一個集海軍基地和造船基地的綜合體。而更多的主力戰艦也是開始從廣州、上海這些大城市港口遷移出來,本土方麵,從南到北,則是以湛江、香港、基隆港、舟山、青島、旅順、海參崴、碧海港等為主。在海外,則是有兩種,一種是擁有主權或者管轄權的租界,比如越南金蘭灣、朝鮮釜山、東瀛國橫須賀、夏威夷王國的珍珠港、北海國的稚內港。另外,還有一種則是擁有軍事通行權的港口,其中包括附屬國的所有港口,比如朝鮮王國、越南王國、琉球王國、蘭港國等,這些國家的港口帝國的軍艦都可以停靠,然後是和一些國家簽訂了特殊條約,擁有軍事通行權,比如日本三國,帝國在諸多主要港口,比如日本王國的鹿兒島、長崎、大阪、東瀛國的江戶、名古屋、北海國的函館。目前帝國海軍那邊為了軍事保密等因素,是全麵傾向於金蘭灣、香港、舟山、青島、旅順、橫須賀、釜山這些純軍事港口。至於上海、廣州這些軍民混用,沒有軍事保密條件的港口將會淪為二流的地位。但是現在的這些改革,都已經掩飾炎帝級戰列艦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炎帝號服役的時候,其招聘基本就已經是各國海軍的將領人手一張了。由此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不過這看照片,隻看些許的文字說明,怎麼也沒有直接親眼觀看炎帝級戰列艦來的直觀啊。太子訪問團的艦隊經過馬六甲的時候,後頭跟了一屁股的各**艦,有英國的,有法國的,有西班牙的,有荷蘭的,甚至一艘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德國人的小軍艦都是跟在後頭。這些跟在後頭的各**艦很光明正大的跟在旁邊隻有一兩千米的地方,然後毫不客氣的擺出照相機拍照。而等這支艦隊穿越蘇伊士運河,然後進入地中海的時候,艦隊的很多人都是被眼前的諸多船隻給嚇到了。在蘇伊士運河的地中海出海口,赫然是擺著高達二十幾艘船隻,其中大部分都是掛著英國旗幟的英國船隻,也有奧斯曼土耳其、希臘、意大利、法國、葡萄牙、西班牙、德國、奧匈、俄羅斯等一大堆歐洲的海軍船隻。在這一天裡,基本上能夠喊得出來的歐洲國家,都是派出了船隻到地中海迎接帝國太子訪問團艦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