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的第二更vip章節已發!再次謝謝書友們對第一更的訂閱和支持!希望你們依舊支持老三,同時再次謝謝不遺餘力的支持《回到唐朝當皇帝》的獨我之海書友,謝謝你的捧場!有你們的支持,老三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翌日,李恪將張公謹和杜君綽親自送出了太原城,看到兩人遠離消失的背影,他這才回到都督府,而他一回到都督府就將許敬宗和陳其兩個人召到了書房。因為這幾天各州府軍事主將要跟他彙報軍務,再加上左右營要校場上演練,讓他耽誤了不少時間,他從幽北回來之後就一直沒有時間追查究竟是誰向突厥泄露自己行動的秘密,沒有及時找出那個給突厥告密自己出兵幽州行蹤的人,而現在所有的事情處理完畢,他清閒了下來,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潛在的威脅,他便想立即開始追查和處理這件事。自己身邊這個潛在的威脅一日不能除掉,他自己就覺得一日不能安寧。而此時的都督府書房,李恪正在和許敬宗、陳其商量這件事情,因為他們兩個是負責黑衣衛情報工作的主將。“殿下放心,微臣一定儘力而為。”許敬宗說道。“陳其,七殺的行動最近進展如何?”李恪也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組建的黑衣衛七殺在這段時間有沒有真正打擊到長孫無忌潛在的實力。“稟殿下,到現在七殺還沒有發來具體的消息,末將也不清楚他們的行動如何?”陳其回稟道,他作為黑衣衛的副將,鷹衛的主將,黑衣衛七殺也是他手下的一個組織,李恪問話他自然要回稟。“傳令七殺,兩個月內我要見到行動的效果,不然本王撤了這個組織。”李恪對七殺的錢財投入很大,對於他們三個月連一點消息都沒有傳回來頗感失望,才會如此憤怒。“殿下,你的意思是加強長安的情報偵察力量?”許敬宗不敢確定的問道。“恩,本王認為我們這次的行動泄密很可能與長安某個人或者某個勢力有關,自從本王撤出長安來到太原之後,長安那邊的情報係統有所減弱,已經沒有當初那麼強大了,很多發生在長安的事情我們都難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可靠的信息,可是我們自己的實力減弱了,而我們在長安的敵人的實力卻有增無減,這樣的形式對我們今後的發展很不利,畢竟長安才是根本,太原隻是一席之地,所以本王決定讓朱童去長安坐鎮負責長安的情報係統。”“諾。”陳其應聲答道,朱童是他的部下,李恪隻是說了個大概,細節還是需要他自己去安排,“殿下放心,末將待會就去安排。”“恩。”李恪點頭道,“長安的情報係統要加強,但太原的情報部門也不能鬆懈,這次在幽北草原的遭遇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那就是要防止身邊那些不為我們了解的敵人,所以太原府的情報係統必須要有專人負責,延族這件事本王就交給你負責,你一定要將我們在太原的敵人臥底挖出來。”“諾!”陳其答道。“恩,延族,本王再交給你一件任務,皇後懷孕也有一個時間,本王估計六月份可能就會誕皇子,父皇對皇後很寵愛,孩子百歲的時候父皇肯定會設宴款待群臣,你務必要在那個時候替本王寫份折子,內容就說本王為了表達孝心要回長安給皇後和母妃請安,要給新生的皇子或者皇妹慶滿。”“殿下放心,微臣知道該怎麼辦。”許敬宗在李恪說話的時候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不急不慢的答道。“恩——該吩咐你們的都吩咐了,你們就先下去吧!”李恪一邊翻開了書桌上的書詳細的看了起來,一邊擺手示意道。“諾。”兩人躬身離開了書房。時間過的很快,半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李恪在這半月內除了處理都督府公務就是在都督府校場練武。不是說他閒的沒事乾,而是他有很多事情,隻是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而已。就在這半個月他至少去過李言的府上兩次,他是想跟太原的士族們拉拉關係,探探他們對自己的態度,可是每次談到這個話題,李言這支老狐狸就將話題引開,李恪知道自己的實力現在還是很弱,他們不敢過早的把寶壓在他的身上,所以表現出觀望的態度,對現在的他不感興趣,因此他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也不想急於一時,隻能想通過細水長流的方式慢慢發展自己的實力,最終讓他們認可自己。而在這半個月的練武過程中,他的心裡突然生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經曆了幾次大戰,他的劍法更加的嫻熟,通過在戰場上的不斷磨練他的進步可謂神速,隻是越是進步神速他就越覺得自己所練劍法不適合戰場上大規模的廝殺,反而刀法更適合劈砍。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個想法,他就想結合自己的劍法,結合自己戰場上的經驗,創出一套適合配唐刀的士兵所習練的刀法。天空烈日高照,校場上的李恪熱汗淋淋,他將手中劈出的唐刀收回,將唐刀交給身邊黑衣衛士,從蘭兒的手中接過錦帕擦去自己頭上的熱汗,自語道,“真想要創出一套適合戰場上殺敵的刀法還是缺少實戰經驗啊!”“殿下,你在說什麼呢,什麼殺人的刀法,實戰經驗的?”蘭兒聽見李恪自言自語說的不是很清楚便開口問道。“沒什麼,本王隻是剛才練武有所感悟而已。”李恪看了蘭兒一眼笑道,“校場太熱,我們回去吧!”“恩。”蘭兒乖巧的跟在李恪的身後,兩個人剛回到前廳,就見許敬宗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他看到李恪後也不施禮便急切的說道,“殿下,微臣得到從長安傳來的消息,說皇後於三天前的子時誕下一名皇子,皇上知道後很高興,當場就給皇子取名為治,聽說還要在治皇子滿月之日在太極殿大宴群臣,表示要與民同樂,想為皇子祈福。”“恩。”李恪聽完完沉默不語,他在想李治終於出生了,傳說中的唐高宗終於降臨到了大唐。突然,他看到了身邊還在靜等他回話的許敬宗,急忙收回自己的思緒,“延族,你立刻替本王向父皇上奏折,本王必須要趁這個機會回趟長安。”“諾——”許敬宗道,“如果殿下沒有彆的吩咐微臣現在就去寫。”“恩,你現在就去寫吧,送到長安的時間不要太早,免得父皇起疑心。”李恪告誡道。“微臣明白!”許敬宗躬身離開。許敬宗離開,李恪坐在榻上,蘭兒及時的給他沏了一壺茶放在了案幾上。可是李恪半響都沒有動那杯茶,他的心裡現在隻想一個人一件事,那就是李治。曆史記載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的寵愛達到了彆人難以想象的程度,這種寵愛在長孫皇後病逝後便被轉移到了她的幼子李治身上。據曆史記載,李世民因為對皇後思念不已,便做了一件曠古絕今之事——親自撫養了長孫皇後的幼女晉陽公主和幼子李治。然而,對於李世民為什麼要留他們在身邊親自撫養,在《唐會要》中是這樣記載的,“晉王以文德皇後最少子,於後崩後累年,太宗憐之,不令出閣。”這同時可以在《新唐書.晉陽公主傳》中得到複證。這就是說李世民親自撫養幼子幼女的用意已經很明顯了——因為愛寵其母,所以親養其子,並以子思母,借此來慰籍自己苦悶和空虛的心靈。同時,因為李世民的這種心情,即使在長孫皇後去世後,後宮依舊多年無子嗣。想到這裡,李恪又想到許敬宗剛才彙報給自己的消息,說李世民要在李治滿月之後在太極殿大宴群臣,表示要與民同樂,想為皇子祈福。“哎!看來李治還真是子以母貴啊!”李恪歎息一聲,不過沉默了片刻他又釋然,對於現在隻是一個嬰兒的李治他倒是沒什麼好怕的。自從武德九年玄武門政變後的追殺到一個月前他在突厥被突厥騎兵圍困截殺,在經曆了這麼多事情之後他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實力決定勝利,隻要你去努力,隻要你去做,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而且,他經曆的越多,了解的越多,就越發現自己爭奪儲位勝出的幾率越大。剛開始的時候,他認為自己不能登上皇位是有三個原因:一是李恪不是嫡出,他不是皇後所生,古代封建王朝有個製度那就是傳位首選就是嫡出。二是李恪是楊妃所生,楊妃何人,她乃隋煬帝之女,他也就是隋煬帝的外甥,人們擔心殘暴的隋朝會卷土重來,所以就算他如何有文武才,又如何善騎射,在當時也不可能讓他當上皇帝。就算李世民想立他為儲,那群跟李世民出生入死打下大唐江山的大臣也會玩命的反對,立太子這種大事,不可能由皇帝一個人決定。所以,他是沒有得到士族的支持。三是國舅長孫無忌的阻擾,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後的哥哥,他當然希望皇位傳給他的外甥。唐太宗統治後期,長孫無忌在朝臣中權重無比,為了在太宗之後仍維持這種局麵,長孫無忌希望未來的皇帝,即今日的太子,應該由一個仁孝聽話的外甥充當,這樣,自己會得到尊重,權勢會得到保障。而晉王李治生性懦弱,自然成為他極力支持的對象。可是,現在看來這三個原因未必就是自己不能登上帝位的真正原因。不是嫡出這個事實他改變不了,他也不想去改變,他隻能說是他爭儲最大的劣勢。而第二個原因說他是隋煬帝的外甥,人們擔心殘暴的隋朝會卷土重來,而李恪覺得這個說法不成立,太站不住腳了。自己的身上是有隋煬帝的血脈,同樣也有李世民的血脈,自己是李氏子孫,豈能因為前朝的關係就很草率的說自己登上皇位的話殘暴的隋朝會卷土重來呢?誰會信這樣的言論?李世民不信,大唐的朝臣肯定也不會信。所以,李恪認為自己不能當皇帝的原因不止這麼簡單,肯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就像玄武門政變並非曆史上所記載的那般一樣。至於有多複雜,以他自己現在所了解的信息和掌握的情報還是完全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對於皇子李治,李恪心裡已經有了答案。李治現在還隻是個嬰孩,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對自己根本沒有威脅,真正的威脅是來自於他成年之後的舉動。因此,想要將這個威脅扼殺在搖籃裡就必須要在李治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對他進行養成教育,以自己的手段不難將他教育成一個不貪戀皇位尊敬兄長的好弟弟。至於怎麼教育,李恪想到這裡不由的“嘿嘿”一笑。李恪現在不擔心新生的皇子李治,而是擔心李世民是否能夠批準自己回京。他急著回京是因為候若依的事情,從漠北回到太原之後他就得到了鷹衛傳來消息說候若依病好已經回到了長安。而現在的太子李承乾已經大婚,候若依沒有成為太子妃,但已經是降至許配給李承乾的人了,所以她回到長安之後的處境很尷尬。她既然已經許配了李承乾,雖然沒有當上太子妃,在禮製上仍然是太子嬪妃,李承乾有權利隨時將他納入東宮。而最近聽說太子李承乾經常去侯府看望候若依,有想將她納入東宮之意。因此,李恪才會這麼急著想回長安,目的就是阻止候若依進入東宮。自己的女人絕對不會讓彆人搶走,絕對不!這裡李恪對自己在經曆了漠北一戰之後給自己的誓言,隻要自己爭取就有希望,不爭取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