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四季似乎特彆敏感,繪畫要講究四時,說是“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清·惲壽平《南田畫跋》:“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妝,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能言,人能言之。秋令人悲,又能令人思。寫秋者必得可悲可思之意,而後能為之。不然,不若聽寒蟬與蟋蟀鳴也。”)連唐詩也有四季的說法(吳經熊博士《唐詩四季》:“我認為唐詩的境界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代表春季的,有初唐的一些詩人,以及王維和李白;代表夏季的,如杜甫,以及描述戰爭的一些詩人;代表秋季的,包括白居易、韓愈,以及和他們兩人常在一起吟唱的詩人;代表冬季的,如李商隱、杜牧、溫庭筠、許渾、韓偓,以及另外幾位次要的詩人。”)。在台灣四季不夠鮮明,但是四季除了是時間的變遷,也是心靈的一種感受。隨著我們心情的起伏,即使在一天當中,不也可能有四季的變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