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大學的開講辭(1 / 1)

小邏輯 黑格爾 1597 字 3個月前

一八一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在柏林大學的開講辭諸位先生:今天我是奉了國王陛下的召命,初次到本大學履行哲學教師的職務。請讓我先說幾句話,就是我能有機會在這個時刻承擔這個有廣大學院效用的職位,我感到異常榮幸和欣愉。就時刻來說,似乎這樣的情況已經到來,即哲學已有了引人注意和愛好的展望,而這幾乎很消沉的科學也許可以重新提其它的呼聲。因為在短期前,一方麵由於時代的艱苦,使人對於日常生活的瑣事予以太大的重視,另一方麵,現實上最高的興趣,卻在於努力奮鬥首先去複興並拯救國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個局勢。這些工作占據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階層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們精神上的內心生活不能贏得寧靜。世界精神太忙碌於現實,太馳鶩於外界,而不遑回到內心,轉回自身,以徜徉自怡於自己原有的家園中。現在現實潮流的重負已漸減輕,日爾曼民族已經把他們的國家,一切有生命有意義的生活的根源,拯救過來了,於是時間已經到來,在國家內,除了現實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會獨立繁榮起來。一般講來,精神的力量在時間裡已有了如此廣大的效力:即凡現時尚能保存的東西,可以說隻是理念和符合理念的東西,並且凡能有效力的東西必然可以在識見和思想的前麵獲得證明。特彆是我們現在所寄托的這個國家,由於精神力量的高度發展,而提高其重量於現實世界和政治事件中,就力量和獨立性來說,已經和那些在外在手段上曾經勝過我國的那些國家居於同等地位了。由此足見教育和科學所開的花本身即是國家生活中一個主要的環節。我們這個大學既是大學的中心,對於一切精神教育,一切科學和真理的中心,哲學,必須尊重其地位,優予培植。不僅是說一般的精神生活構成國家存在的一個基本環節,而是進一步說,人民與貴族階級的聯合,為獨立,為自由,為消滅外來的無情的暴君統治的偉大鬥爭,其較高的開端是起於精神之內。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旗幟,於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我們必須重視這種無價的熱情,我們這一代的人均生活於、行動於、並發揮其作用於這種熱情之中。而且一切正義的、道德的、宗教的情緒皆集中在這種熱情之中。——在這種深邃廣泛的作用裡,精神提高了它的尊嚴,而生活的浮泛無根,興趣的淺薄無聊,因而就被徹底摧毀。而淺薄表麵的識見和意見,均被暴露出來,因而也就煙消雲散了。這種精神上情緒上深刻的認真態度也是哲學的真正的基礎。哲學所要反對的,一方麵是精神沉陷在日常急迫的興趣中,一方麵是意見的空疏淺薄。精神一旦為這些空疏淺薄的意見所占據,理性便不能追尋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沒有活動的餘地。當人們感到努力以尋求實體性的內容的必要性,並轉而認為隻有具實體性內容的東西才有效力時,這種空疏淺薄的意見必會消逝無蹤。但是在這種實體性的內容裡,我們看見了時代,我們又看見了這樣一種核心的形成,這核心向政治、倫理、宗教、科學各方麵廣泛的開展,都已付托給我們的時代了。我們的使命和任務就是在這青春化和強有力的實體性基礎上培養其哲學的發展。這種實體性的內容的青春化現在正顯示其直接的作用和表現於政治現實方麵,同時進一步表現在更偉大的倫理和宗教的嚴肅性方麵,表現在一切生活關係均要求堅實性與徹底性方麵。最堅實的嚴肅性本身就是認識真理的嚴肅性。這種要求——由於這要求使得人的精神本性區彆於他的單純感覺和享受的生活——也正是精神最深刻的要求,它本身就是一普遍的要求。一方麵可說是時代的嚴肅性激動起這種深刻的要求,一方麵也可說這種要求乃是日爾曼精神的固有財產。就日爾曼人在哲學這一文化部門的優異成果而論,哲學研究的狀況、哲學這個名詞的意義即可表示出來。在彆的民族裡哲學的名詞雖還保存著,但意義已經改變了,而且哲學的實質也已敗壞了,消失了,以致幾乎連對於它的記憶和預感一點兒也都沒有存留了。哲學這門科學已經轉移到我們日爾曼人這裡了,並且還要繼續生活於日爾曼人之中。保存這神聖的光明的責任已經付托給我們了,我們的使命就在於愛護它、培育它,並小心護持,不要使人類所具有的最高的光明,對人的本質的自覺熄滅了,淪落了。但就在德國在她新生前一些時候,哲學已空疏淺薄到了這樣的程度,即哲學自己以為並確信它曾經發現並證明沒有對於真理的知識;上帝,世界和精神的本質,乃是一個不可把握不可認知的東西。精神必須停留在宗教裡,宗教必須停留在信仰、情感、和預感裡,而沒有理性知識的可能。知識不能涉及絕對和上帝的本性,不能涉及自然界和精神界的真理和絕對本質,但一方麵它僅能認識那消極的東西,換言之,真理不可知,隻有那不真的,有時間性的和變幻不居的東西才能夠享受被知的權利。——一方麵屬於知識範圍的,僅是那些外在的,曆史的偶然的情況,據說隻有從這裡麵才會得到他們所臆想的或假想的知識。而且這種知識也隻能當作一種曆史性的知識,須從它的外在方麵搜集廣博的材料予以批判的研究,而從它的內容我們卻得不到真誠嚴肅的東西。他們的態度很有些象拜拉特的態度,當他從耶穌口裡聽到真理這名詞時,他反問道:真理是什麼東西?他的意思是說,他已經看透了真理是什麼東西,他已經不願再理會這名詞了,並且知道天地間並沒有關於真理的知識。所以放棄對真理的知識,自古就被當作最可輕視的、最無價值的事情,卻被我們的時代推崇為精神上最高的勝利。這個時代之走到對於理性的絕望,最初尚帶有一些痛苦和傷感的心情。但不久宗教上和倫理上的輕浮任性,繼之而來的知識上的庸俗淺薄——這就是所謂啟蒙——便坦然自得地自認其無能,並自矜其根本忘記了較高興趣。最後所謂批判哲學曾經把這種對永恒和神聖對象的無知當成了良知,因為它確信曾證明了我們對永恒、神聖、真理什麼也不知道。這種臆想的知識甚至也自詡為哲學。為知識膚淺、性格浮薄的人最受歡迎,最易接受的也莫過於這樣的學說了。因為根據這個學說來看,正是這種無知,這種淺薄空疏都被宣稱為最優秀的,為一切理智努力的目的和結果。不去認識真理,隻去認識那表麵的有時間性的偶然的東西,——隻去認識虛浮的東西,這種虛浮習氣在哲學裡已經廣泛地造成,在我們的時代裡更為流行,甚至還加以大吹大擂。我們很可以說,自從哲學在德國開始出現以來,這門科學似乎從來沒有這樣惡劣過,竟會達到這樣的看法,這樣的蔑視理性知識,這樣的自誇自詡,這樣的廣泛流行。——這種看法仍然是從前一時期帶過來的,但與那真誠的感情和新的實體性的精神卻極為矛盾。對於這種真誠的精神的黎明,我致敬,我歡呼。對於這種精神我所能作的,僅在於此:因為我曾經主張哲學必須有真實內容,我就打算將這個內容在諸君前麵發揮出來。但我要特彆呼籲青年的精神,因為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間,尚沒有受到迫切需要的狹隘目的係統的束縛,而且還有從事於無關自己利益的科學工作的自由。——同樣青年人也還沒有受過虛妄性的否定精神,和一種僅隻是批判勞作的無內容的哲學的沾染。一個有健全心情的青年還有勇氣去追求真理。真理的王國是哲學所最熟習的領域,也是哲學所締造的,通過哲學的研究,我們是可以分享的。凡生活中真實的偉大的神聖的事物,其所以真實、偉大、神聖,均由於理念。哲學的目的就在於掌握理念的普遍性和真形相。自然界是注定了隻有用必然性去完成理性。但精神的世界就是自由的世界。舉凡一切維係人類生活的,有價值的,行得通的,都是精神性的。而精神世界隻有通過對真理和正義的意識,通過對理念的掌握,才能取得實際存在。我祝願並且希望,在我們所走的道路上,我可以贏得並值得諸君的信任。但我首先要求諸君信任科學,相信理性,信任自己並相信自己。追求真理的勇氣,相信精神的力量,乃是哲學研究的第一條件。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精神的偉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視的。那隱蔽著的宇宙本質自身並沒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氣。對於勇毅的求知者,它隻能揭開它的秘密,將它的財富和奧妙公開給他,讓他享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