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蒙古小王子來啦(1 / 1)

夢回大明春 王梓鈞 1087 字 2個月前

即便紙上談兵,朱厚照也是知兵的。二十門佛朗機炮擺成一排,朱厚照走過去看了又看,拍拍炮管說:“個頭跟‘小將軍銃’差不多,不過這炮更漂亮。‘小將軍銃’是五短身材,形似武大郎;你這佛郎機炮是潘金蓮,長得又高又瘦,身姿窈窕得很。”如此評判火炮差異,簡直令人絕倒。王淵解釋道:“陛下,此炮的優點是射速快,一刻鐘(14分24秒)至少能發十六炮以上,熟練炮手甚至能發射二十多炮!”“竟那麼快?”朱厚照頓時興趣大增。現代火炮的祖宗,公認為是元朝臼炮,歐洲從蒙古人那裡學會,朱元璋也從蒙古人那裡學會。朱元璋當年跟張士誠爭鋒,攻打蘇州就使用了四十門火炮,跟陳友諒玩鄱陽湖水戰同樣有火炮存在。那時候,中西方對火炮的追求都一樣,越粗越好,越大越好,主要用於攻打堅城。但蒙古人被趕回草原之後,重炮便沒有了用武之地,明軍的火炮開始迅速小型化,更注重火炮的機動性能。於是,便有了各式口徑的“將軍銃”,屬於中小型野戰臼炮,你可以理解為永樂手銃的放大版。僅在成化年間,中央三局就造出“各樣大將軍三百個”。當時的山西各衛所,擁有“大小將軍銃”六百門——注意,正德年間的“將軍銃(炮)”,跟嘉靖、萬曆年間的“將軍炮”並非同一種武器。朱厚照仔細詢問佛郎機炮的使用方法,心癢難耐道:“快開幾炮試試。”王淵立即讓麾下炮手,在佛郎機鑄炮師的輔助下,用同一門大炮連開五炮。朱厚照大喜:“果然射得快,而且還打得遠!”這是肯定的,佛郎機炮屬於後裝加農炮,大明將軍銃屬於前裝臼炮。臼炮射程近,威力大,用來破壞城牆更好使,但用來做小型野戰炮就明顯專業不對口了。大明軍隊跟蒙古人打仗時,並非提前用火炮射擊。而是等蒙古人突破火銃、弓弩的火力網之後,突然用臼炮進行近距離齊射,而且往往發射鐵砂、鐵片、石子等散彈,一轟就是他娘的一大片。那攻擊時機,也就比標槍投射更早一些。從某種角度來理解,大明的各式將軍銃,其實比佛朗機炮更好用。因為蒙古人以騎兵為主,並且是陣型鬆散的輕騎兵居多,發射散彈的臼炮,能夠瞬間造成更大殺傷!王淵突然問:“陛下,不知神機營可曾集中駐紮?”朱厚照搖頭說:“分散在各京營當中,並未集中起來。”王淵建議道:“可將神機營集中使用,騎兵也最好能集中起來。”明代的神機營,剛開始有三千之數,但在於謙改革京營之後,數千其實已經超過三千。但是,很少集中使用於戰場,而是分散於各營,進行多兵種配合作戰。火炮也是如此,要麼用於守城,要麼分散在各部隊當中。也就朱棣親征,才能集中使用火銃、火炮和騎兵。忽蘭忽失溫之戰,三萬瓦剌騎兵向明軍衝鋒。朱棣把神機營集中起來,火銃進行五段輪射,各類大小將軍炮齊射,瞬間打亂敵軍陣型,明軍兩翼騎兵趁機衝出,一舉將這數萬蒙古騎兵擊潰。不知怎麼搞的,到了明代中期,神機營的火銃兵、火炮兵,居然被分散到各個部隊。騎兵也是如此,因為戰馬越來越少,大規模騎兵部隊難以組建。各衛所將領,都把麾下騎兵視為寶貝,根本不願拿出來給彆人集中指揮。但是,這次不一樣,因為統兵大將軍是皇帝!“二郎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便是。”朱厚照道。王淵說:“陛下,臣想要神機營的指揮權。臨陣之時,各部騎兵也該歸到一起,由臣來進行統一指揮。”朱厚照想了想說:“可以,你是知兵之人。神機營我可以馬上調來,但騎兵暫時沒辦法,等各部集合之後再說。”一部分神機營,由張永率兵駐紮在大同前衛;另一部分神機營,由朱厚照親自率兵駐紮在陽和衛。按照這種軍事部署,朱厚照還是很惜命的。彆看他自己頂在長城最前線,可西邊有張永率領的京營,東邊亦有王淵帶兵策應,皇帝被包圍了也不算太危險——前提是必須能硬扛一段時間,彆援兵未至自己就先垮了。君臣二人進行交流之後,王淵的兵力再次得到擴充。太監張忠,率神機營移師天成衛,供王淵隨意調遣,共有火銃兵三千五百人,另有小將軍炮(野戰臼炮)三十門。太監魏彬,率三千營移師天成衛,供王淵隨意調遣,共有帶甲騎兵兩千人馬(隻穿鎖甲)。朱厚照自己身邊有五百騎兵,皆為重騎,由二百豹房騎兵擴充而來——這五百重騎當中,有三分之一是蒙古人,朱厚照經常穿著蒙古服裝親自訓練。明代皇帝,隻要是喜歡打仗的,特彆愛穿蒙古服裝,甚至明宣宗都有穿蒙古服的畫像。接下來一個月,王淵都在訓練部隊,主要訓練各兵種之間的配合。朱厚照卻越來越焦躁,因為農曆八月,已屬仲秋時節,蒙古小王子隨時可能會來。可到了九月,也不見蒙古人的影子,朱厚照怕自己白等一年!朱厚照勒令九邊衛所,每天都派出斥候打探軍情,一有敵情必須立即來報。時間一點點過去,轉眼就到了十月,王淵在邊地練兵已有四十多天。終於來了!“報!”“啟稟威武大將軍,玉林發現蒙古大軍。敵寇分三路越過長城,具體數目不知,但至少有幾萬人。目前已繞過玉林衛,正在四處燒殺劫掠!”“總算來了,”朱厚照又喜又氣,抱怨道,“這蒙古小王子也太不給麵子了,本將軍親自鎮守陽和,他怎就不從陽和入寇呢?”蒙古大軍,確實選擇攻擊大同鎮。但是,朱厚照和王淵駐紮在大同鎮的東北方,而蒙古小王子卻從大同鎮的西北方進入。蒙古小王子根本不攻打衛所,而是繞過邊境衛城,到處燒殺搶掠財貨和人口。換成以前,隻要蒙古不攻擊衛城,邊鎮守軍就懶得出擊。等蒙古人搶夠了自會離開,邊軍再出城“收複失地”,或者尾隨越過長城,殺一些蒙古牧民當成軍功上報朝廷。兩國邊境的蒙古牧民也慘,他們沒資格隨軍到大明搶劫,反而經常被大明軍官殺了冒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