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內訌雖然很多人都會把杜家和夏家一起劃為皇帝死忠的心腹,可是齊淩用了‘一丘之貉’這個詞,顯然是帶著貶義的。杜淳是個把臉麵看的比什麼都重的性子,聞言,哪會善罷甘休。還是那句話,以前齊淩還是淮陽王的時候,他自然巴結奉承。可如今他成了淩親王,他反倒不懼他了。這是赤果果的明升反降。齊淩在京城沒權沒勢力。空有一個親王名頭又有何用。他杜淳雖然不敢說有權有勢,可比起齊淩來,他在京城還是要強上幾分的。這麼一想,杜淳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氣焰囂張了。“王爺這話何意?在下也是一番好意,王爺不領情便罷了,還反過來詆毀在下……這年頭,好人真是難做。”杜淳假惺惺的說道。齊淩冷著一張臉,根本不屑理會杜淳。杜丞相的品行,齊淩素來看不上。不過他不屑開口,卻不表示杜淳不會識趣。見齊淩不說話,杜淳麵上難掩得意之色。以為麵前這位齊王爺被自己震懾住了。要知道京城裡,像杜淳這樣的官員其實更多些,他們平時慣會看上位者臉色行事,可對下麵的人,卻高高的端起,仿佛要把他們在上位者那裡受到的屈辱全部遷怒於下屬。隻是,齊淩不是能讓杜淳遷怒的所在,也不會像那些小官那樣,唯杜淳馬首是瞻。齊淩眯了眯眼睛,手緩緩抬起……他的手,可不是杜淳那雙慣會養尊處優的手。他的手,可是真的斬過敵寇,殺過悍匪的。如果不是衛宸上前一步,錯身擋在衛宸和杜淳中間,杜淳此時怕是小命難保了。齊淩自覺他便是殺了杜淳,眼下的齊君也不會讓他給杜淳償命。剛奪了他的權,好歹也要給他些甜頭。齊君不僅不會追究他,怕是還會替他遮掩一二,例如下詔直言杜丞相在宮中發病,不治而亡。“杜大人,王爺如今身份尊貴。可是齊國唯一一位親王。杜大人真的覺得自己逞一時口舌之快,得罪一個親王,是樁合算的買賣嗎?”衛宸似笑非笑的問道。杜淳其實看到齊淩臉上的神情,已然生心悔意了。他太著急痛過落水狗了……即便想打,也要等這條狗真的落了水,確實不會再有出頭之機。他再打也不遲。反正,齊君的心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時候,不會很久……杜淳想到這裡,眼中露出幾分鄙夷來。“剛才在殿上,衛大人可是十分痛快的替陛下擬了旨。看來淩親王這麼快能榮升,得多謝衛大人。”衛宸淡淡掃了一眼杜淳。對於他的挑撥離間直接無視了。杜淳冷哼一聲,越過衛宸和齊淩二人,當先向外走去。“王爺,請吧。”衛宸輕聲說道。齊淩點點頭。按理說二人並不該走在一起,尤其是這個時候。衛宸聰明些,該離齊淩遠些,也好避嫌。不過,齊淩和衛宸行事,都是那種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的。彆人越覺得他們該如何,他們越不那麼做,這樣才能讓彆人猜不透他們的心思。進而出奇招製勝。所以二人很是坦然的走在一起。對於左右宮人的指指點點視若無睹。一路無語,齊淩在離開前道了句日後拜訪,衛宸拱手行了禮。二人分道揚鑣。對於齊淩被封淩親王,齊君收回淮陽道之事。衛宸看起來神情平靜,並無大怒,也無喜色。仿佛一切都和他無關。可是楚家其餘的人,可沒衛宸這份坦然。楚家父子本來就是一對爆脾氣的。在他們看來,齊君所行,根本就是強取豪奪,和強盜無異了……想當年,齊君初登龍位,四下動蕩。淮陽道更是最亂的一道,齊淩為了平複淮陽道,可謂是殫精竭慮。若無齊淩十數年嘔心瀝血治理淮陽道,哪有如今淮陽道的盛世太平。這樣的消息簡直就像插了翅膀,幾乎像是一場風暴,迅速掃過整個京城。誰家都有傳消息的渠道的手段。所以齊淩被明升暗降的消息,退朝不早一個時辰,林家便知道了。齊淩回到楚家時,迎接他的不僅楚家父子,還有林家父子。林家老爺因為女兒病故,一時心力憔悴,一直告病在家修養。此時也顧不得久治不愈的病體,和兒子林赫一起來到楚家。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其中,衛宸似乎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先是不顧齊君喜怒,相助齊淩。而後對於齊君所言,卻又十分恭順,沒有表露出絲毫不願來。過後一想,大家反倒覺得衛宸和齊君一起聯手,奪了齊淩封地。所以衛宸進門,迎接他的便是楚小將軍的冷臉。衛宸也不氣,還很是好脾氣的行了禮,恭敬的喚了聲‘父親……’。“父親二字,著實不敢當。衛宸,你實話告訴我,你之所以百折不撓的也要娶暖玉,是不是因為一早便和齊君串通好了?陛下這陣子對你冷淡,是不是故意演戲給我們看……你如今如願娶了暖玉,又利用暖玉的關係假裝交好齊王爺。為的便是今日……”楚文靖是個心裡藏不住事的。楚老將軍在花廳招待林家父子,楚文靖便提前來門口迎衛宸。他要第一時間問一問衛宸,問他是不是狼心狗肺。問他是不是利用了暖玉,利用了楚家?問他,對暖玉的深情,是不是都是假的……“父親說笑了,我怎麼會那麼做。我對暖玉多在意,父親難道看不出。”楚小將軍沉默,便是因為看出了,所以他們楚家才默認了這門親事。不管旁人怎麼說,說他們楚家家道中落,獨生的女兒才會下嫁給衛宸。甚至有人說除了衛宸,便沒人會娶楚家小姐。說話的要多難聽有多難聽。以楚文靖的性子,若非認定衛宸真的在意暖玉,他寧願不嫁女兒,他一定會給暖玉找門好親事……讓那些看清楚家的人看看,他們楚家正是如日中天之時。一切,皆因楚家上下都相信了衛宸。相信衛宸是真心在意暖玉,相信暖玉嫁給衛宸,一定會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