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夏皇後的私心什麼叫痛快?求死嗎?想一死以求解脫?不可能。當初沒讓她死,如今他也不打算要她小命。她雖然騙過他,可畢竟是個美人。宮中再無第二個可以和她爭豔的美人了。齊君伸出手,掐住了楚文謹的脖子……眼見著楚文謹露出痛苦之色,齊君眼中閃過嗜血的光芒。“你隻要老實告訴朕,那男人是誰?朕不僅不會殺你,反而會*寵*你……你不想朕動楚家,朕便不動楚家。反正楚正吉已經老了,也活不了幾年了。楚文謹雖然跟在楚正吉身邊也征戰了幾年,可畢竟難與其父爭鋒……朕也不是非要楚家家破人亡……前提是,你得告訴朕,那男人是誰。”楚文謹幾乎不能呼吸。她強忍著眩暈之感,看著麵前有些麵目模糊的齊君。他早有滅掉楚家之心。也許當年她進宮,不僅沒能消除齊君對楚家的猜忌,反而讓齊君因她而對楚家越發的不滿。以齊君的性子,他忍了她十幾年,也算是奇跡了。楚文謹最後看了一眼齊君,緩緩閉上眼睛不再掙紮。見楚文謹再不掙紮,齊君眸中冷意更甚。她寧願赴死,也不願說出那男人和孽種的所在。這對一個男人來說,尤其一個皇帝來說,簡直就是恥辱。最終,齊淩冷笑一聲,便那麼一根手臂扯著楚文謹進了內室。很快,內室響起楚文謹隱忍的痛呼聲。這一刻,她希望自己是個死人。——————棲鳳宮中。接見衛宸的是夏皇後,對於見到夏皇後,衛宸似乎很意外,有些誠惶誠恐的行了禮。夏皇後親切的示意衛宸不必多禮。宮人奉了茶,夏皇後揮手屏退左右,這才含笑開口。“常聽朔兒念叨,今日終於得見真容。果然如朔兒所言,是個光風霽月的公子。”這是夏皇後和衛宸第一次正式見麵。衛宸最近天天入宮,夏皇後曾遠遠見過其身形。今日確是第一次這麼近的看到衛宸,不由得在心中讚了一聲。心道這次兒子倒沒有誇大,衛宸模樣確是俊朗。整個人給她一種高門公子雍容華貴之感。隻看相貌,實在看不出他竟然是庶出,而且據說生母身份十分卑賤。今日之所以暗中招衛宸入內,實在是……想到齊天朔,夏皇後的目光飛快的從內室虛掩的門上一掃而過……“本宮得到消息,說是陛下已將淮陽道平亂一事交於你手?”才剛退朝,夏皇後便收到了消息,這速度不可謂不快。至於誰傳的消息,衛宸微垂眼睛。掩下了眼中的冷意……“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辱聖命。”“本宮自然相信你。上次濟北道之亂,你可謂居功至偉……本宮曾在陛下麵前進言,以你的功勞,便是給個五品官位也是應當……隻是陛下覺得你終究年紀小了些,不足以服眾……”這道理任何人都明白,可是夏皇後用一副唏噓的語氣提起,似乎無形中在蠱惑衛宸。“臣知道,臣還年輕,理應從小官做起。”衛宸回的十分平靜,夏皇後似乎有些失望。“……你這次前往淮陽道……可著實危機四伏啊。”衛宸似乎無意和她多說,夏皇後臉色有些難看起來。可想到兒子,又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口。齊天朔覺得淮陽道這事是個良機……也不知道他從哪裡聽來的消息,說是太子有意插手。這事若是被太子做成……如果夏皇後此時的心思被外人得知,一定好奇為什麼都是她的孩子,她卻這般厚此薄彼。自然是有內情的。不過眼下不是多想那些的時候。她得想法子讓衛宸把這趟功勞捧著送到齊天朔手中。齊天治雖然有太子之名,當年不過是權宜之計,臣子們上書請立太子,再加上當時京城有些動蕩。齊君也不敢貿然行事,最終還是決定暫且立長子為太子,以安民心。所以在齊君心裡,太子位上坐的並不一定是太子。隻看兩個兒子,誰更有本事,更得其父歡心。誰得齊君歡心不必多說,自然是齊天朔。不過那齊天治也不可小覷,聽說最近拉攏了不少勢力,險些連楚家都歸到太子陣營。可再能收買人心又如何,他越是大肆拉攏官員,反倒越惹齊君厭惡,如今當務之急,便是讓齊君覺得齊天朔比齊天治更有本事……如果此次功勞歸於齊天朔,再有夏家,杜家一乾氏族庇佑。這個儲君之位,必然落入兒子手中。“皇後娘娘放心,臣會小心的。”“……本宮的意思是,讓朔兒助你一臂之力可好?朔兒年紀也不小了,也該出去試煉一番了。他跟你去淮陽道怕是會妨礙你,他可以跟你一起出京,然後讓他留在後方,替你籌集糧草如何?你彆看他平日裡頑劣,實則是個有擔當的孩子……你不會還記恨著當初和他打那一架吧?”“怎麼會?當初是臣的不是。臣不該還手……”夏皇後這廂在應付衛宸,避在內室的齊天朔簡直想衝出去和衛宸對峙一番。當初明明不是他傷的衛宸,反而自己一身傷是衛宸所為。可是父皇和母後都不相信他。他和衛宸明明是宿敵,齊君卻偏偏把衛宸譴到他身邊。自己母後的意思是,這是父皇對他的偏愛。偏愛他倒是沒看出,衛宸跟在他身邊,讓齊天朔覺得自己時時被監視著倒是真的。不管他怎麼為難衛宸,衛宸都不為所動,惹的急了,也不過淡淡一笑。除了不跟他一起進花樓,衛宸簡直是葷素不忌。吃喝玩樂樣樣精通,相處久了,齊天朔倒真的覺得和衛宸有些興趣相投呢。隻是,讓他去和衛宸開口,他做不出。直接向齊君請旨,又必定被駁。思來想去,齊天朔想到讓夏皇後旁敲側擊,讓衛宸向父皇開口……可是他貼著門聽來聽去。衛宸總是在顧左右而言他。甚至還舊事重提。“本就是朔兒的錯,哪裡能怪你……”“不管發生了什麼,殿下終是殿下,身份尊貴。即便犯了王法,也該由要衙門問案,臣……逾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