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11月18日柏林海軍總部召開的海軍會議又被史學家稱為“1914轉折會議”,這次會議對於大洋艦隊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海上態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群富有才華勇於承擔責任的年輕人登上舞台,大洋艦隊的戰略目標和武備發展第一次有了明確的規劃,才華橫溢的海蒂-西萊姆在會議上更是連續提出比馬漢海權論更加簡練的三要素:地理、資源和戰略戰術。從1914年末至1915年初,海蒂-西萊姆根據海權三要素陸續推出《打破遠程封鎖》、《資源戰爭》、《無畏艦時代的艦隊》三篇論文,這三篇論文與德意誌海軍另一位天才沃爾夫岡-魏格納1915年6-8月撰寫的《對我國海上形勢的思考》、《我們能改善現狀嗎?》、《海軍基地政策與艦隊》三篇文章在戰後修訂成為《世界大戰中的海軍戰略》,成為各國海軍軍校必備教材。儘管英國諜報人員向英國海軍部報告了關於“1914轉折會議”語焉不詳的情報,溫斯頓-丘吉爾和威廉-r-霍爾(英國海軍情報部部長,綽號“信號燈”)也有所警惕,可無論是丘吉爾還是“信號燈”都沒能預料到“1914轉折會議”對海軍態勢的影響,它將在1915年爆發的日德蘭和1917年奧克尼群島海戰中一一顯現出來。”——摘自《一戰中的大洋艦隊》,萊茵哈德-舍爾。****長達一個小時的爭執和妥協之後,保守而固執的海軍部就密電碼泄露問題達成共識:更換密電碼,儘可能的了解英國人對的德國密電碼的破譯進度,有針對性的開展戰略欺騙。加大對英國電報係統的偵聽和破譯工作,儘量避免無線電報的使用。在王海蒂再三要求下,無線電定向測距技術和用於軍艦之間聯絡的小功率電台上艦問題也被提上日程。“1913年,由於陸軍龐大的擴軍和備戰計劃,人力和資源極度缺乏,原定於1913年開工建造的四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不得不推遲到1914年。1914年海軍獲得4.7億馬克的經費,在動員預備役艦隊和戰爭準備、改裝德意誌號戰巡後,也隻夠開工兩艘主力艦。”出身於西裡西亞省布勞雷斯的新任海軍總參謀長目光掃過全場,蒼老的臉上掀不起一絲波瀾。“感謝西萊姆將軍,赫爾戈蘭灣海戰和多格爾沙洲海戰輝煌的勝利可以讓海軍部理直氣壯的向軍事統帥部要求更多的資源,皇帝也向我私下保證下一年度海軍將獲得五艘主力艦的經費。值得考慮的是,大洋艦隊究竟需要更多的日德蘭型戰巡還是巴伐利亞級超無畏艦?”11月17日,北海對岸的英國人高調宣布鐵公爵和獵戶座號戰列艦改裝工作提前完成(鐵公爵號臨時終止動力改裝工程),正在為地中海氣候做相應改裝的愛爾蘭號戰列艦、愛琴海執行封鎖任務的不屈、不撓號戰巡重回大艦隊編製,大艦隊擁有21艘戰列艦、6艘戰巡(英國人將無敵號也算入其中),而此時,大洋艦隊隻有15艘主戰列艦、4艘戰巡,陷入劣勢。麵對皇家海軍和皇帝威廉的雙重壓力,攜帶足夠安眠藥的雨果-馮-波爾上將走馬上任伊始就旗幟鮮明的祭出了“存在艦隊”這麵大旗,將大洋艦隊野心勃勃的戰鬥巡航取消。不過,把持海軍總參謀部擁有戰役策劃權的波爾到底是海軍人,他並不反對為存在艦隊添船加瓦。1898年,國會通過《第一次海軍擴軍法案》,史學家將這一標誌**件看做德英海軍軍備競賽的,並且將十數年的競賽用妙筆生花渲染成兩個國家之間堪比白衣飄飄的騎士之戰,極儘風雅能事。事實上,德英海軍軍備競賽兩國海軍並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英國人那支袖珍陸軍從來都是可有可無的角色,皇家海軍可以肆無忌憚的盤剝80%的軍費;反觀夙敵大洋艦隊,德意誌的陸軍傳統讓被戲稱為“皇帝的玩具”的大洋艦隊發展舉步維艱,1914年德國陸軍軍費預算是4.42億美元,而海軍隻有可憐的1.12億美元。…,雖然年輕的德意誌帝國和它的皇帝揮舞著寶劍和海軍旗,向海洋索取陽光下的地盤,但是海洋民族與大陸民族的差距在軍費這裡暴露無遺。1899-1900財年,德國海軍軍費僅有3191萬美元,法國5678萬美元,美國5741萬美元,俄國4497萬美元,英國1.19億美元,英國海軍軍費是德國的3.74倍。1905-1906財年,德國海軍軍費5616萬美元,英國1.63億美元,英國海軍軍費是德國的2.9倍。1913-1914財年,英國海軍軍費預算是2.37億美元,同期德國海軍軍費預算是1.12億美元,英國海軍軍費是德國的2.11倍。這僅僅隻是海軍軍費的差距,具體到海軍裝備費用,1907-1914年間德國用於海軍裝備建設的撥款僅相當於同期英國海軍的40%,德國海軍軍費隻能支撐大洋艦隊每一年或者每兩年建造四艘主力艦,英國人則是可怕的七艘!不過,窘迫的軍費沒能打倒這個懵懂的大陸民族,提爾皮茨和他的大洋艦隊竭儘所能,硬是用這麼可憐的一點經費建立起來了排名世界第二的大洋艦隊,且不提質量優勢,主力艦隊的數量更是超過了英國的7成。“七艘主力艦?”議會將所有權利交給軍隊後,帝國皇帝和最高軍事統帥部成為資源的支配者。曆來堅持陸軍優先的最高統帥部偶爾的恩惠讓在場所有人受寵若驚,須知道海軍部還從未像今年這般闊綽過,手握七艘主力艦額度。其實海軍部經費短缺問題由來已久,第一偵查艦隊旗艦塞德立茨號就是軍費不足的縮水產物!1909年11月,議會勉強同意追加一艘凱撒級戰列艦——腓特烈大帝號,撥款4540萬馬克。海軍決心將腓特烈大帝號作為大洋艦隊的旗艦,增加旗艦設備後,資金缺口高達110萬馬克。無論海軍如何哭訴,議會無動於衷,海軍隻能將毛奇級戰巡三號艦縮水,這才擠出一艘完整的大洋艦隊旗艦,海軍的窘迫可見一斑。“戰巡艦隊已經有三艘德弗林格爾級戰巡,也許我們應該建造比巴伐利亞級更強大的終極戰列艦!”第二戰列艦分艦隊司令弗朗茨-馬維(mauve)中將言之鑿鑿。根據海軍情報處零星的情報,受國王級戰列艦下水、巴伐利亞級戰列加開工建造消息刺激的英國人製定了規模龐大的造艦計劃,五艘伊利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超過七艘複仇級戰列艦陸續出現在乾船塢中,這些新銳戰列艦裝備“14英寸主炮”、水線帶主裝甲和炮塔裝甲超過12英寸,尤其是伊利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其設計航速可能與一般戰巡旗鼓相當。當然,德國海軍情報處的情報並不準確,複仇級(r級)戰列艦隻建成了五艘,其餘三艘造艦計劃臨時變更為設計航速30節,標準排水量33725噸,水線帶和炮塔主裝甲10英寸、裝備15英寸主炮的聲望級戰巡,而“14英寸”主炮隻不過是英國人為保持口徑優勢,特意丟出來的煙霧彈,這幾艘新銳戰艦都裝備了可怕的15英寸(381毫米)主炮。即便是煙霧彈也足以對德國人產生無與倫比的壓力,不僅因為英國人的造艦速度,還有伊利莎白女王級快速戰列艦的設計理念。作為德意誌海軍人,馬維中將迫不及待的盼望大洋艦隊擁有更多的巴伐利亞級超無畏艦,當然,馬維中將也是有私心的,他的第二戰列艦分艦隊都是些前無畏艦,如果那七艘超無畏艦建成,顯然逃不走第二戰列艦分艦隊編製。“多格爾沙洲海戰已經證明了戰列巡洋艦的價值,更何況後塞德立茨型戰巡350毫米水線帶和炮塔主裝甲超過英國人鐵公爵級戰列艦12英寸主裝甲,350口徑主炮也不遜於英國人即將下水的伊利莎白女王級戰列艦14英寸(357毫米)主炮!”以理智冷靜著稱的大洋艦隊副司令、公認的大洋艦隊最好的戰術弗蘭茨-馮-希佩爾上將開口了,冷峻道:“即便是快速戰列艦又怎麼樣,後塞德立茨型戰巡防禦力和火力未必比伊利莎白女王級差,而且戰列艦再快,還能跑得過戰巡?”…,從塞德利茨號開始,德國戰巡開始披掛上和戰列艦同等級的艦體防禦裝甲,這些戰巡也被統稱為後塞德立茨型戰巡。海軍史上通常將伊利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作為世界上第一級快速戰列艦,然而也有不少人持反對觀點,因為德國塞德立茨號戰巡除了主炮數量、口徑和續航力,各項技術指標並不亞於英國和美國所謂的快速戰列艦。“將軍,你的建議是什麼?”雨果-馮-波爾上將略帶驚詫的看了看就事論事的希佩爾,問道。“加速馬肯森級戰巡設計進度,海軍需要馬肯森級,越多越好!”希佩爾毫無脫離帶水,淡淡道。“德弗林格爾級戰巡造價5600萬馬克,而裝備380主炮的巴伐利亞級也隻不過5000萬馬克!”弗朗茨-馬維中將差點沒跳起來掀桌子,慍怒道:“至於馬肯森級,它的造價是6000萬馬克,又或是6500萬?如果裝備馬肯森,恐怕我們隻買得起6艘,而物美價廉的巴伐利亞級,我們可以裝備7艘,還附帶一艘輕巡洋艦!希佩爾,你這是對德意誌緊缺的資源最大的浪費!”會議室喧鬨起來,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足夠多的、強大的無畏艦才是海權的象征,而戰巡則偏離了正統。然而支持建造馬肯森級的也不在少數,因為與造船實力強勁的英國人比主力艦數量無疑是天方夜譚。這時候,一直沉默無聲的大洋艦隊總司令萊茵哈德-舍爾上將開口了。“1897年,德意誌海軍戰略天才在《論戰列艦時代的非對稱作戰》論文中首次提出全裝重型火炮概念和完美巡洋艦概念,於是我們在不公平的德英海軍競賽中總能後來居上。1914年,戰略天才修改了《論戰列艦時代的非對稱作戰》,提出建造一種兼具無畏艦和戰巡的快速戰列艦,很欣慰,塞德立茨號戰巡已經有了快速戰列艦的影子。既然這一切都逃不開西萊姆中將的窠臼,為什麼不參考他的意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