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張海雷的一番交談,讓回到家中的畢夏久久不能平靜,是被他的雄心壯誌和為華夏電影而奮鬥的行為感動,亦或者死是因為提到西遊題材而想起了什麼故事,畢夏自己都不得而知。但是他知道,他現在思緒在飄,飄的很遠很遠。《西遊記》無疑是一部巨作,被稱為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影響力很廣,被人們解讀出許多影響深遠的思想。有人認為西遊記就是一部精彩的神怪,像是兒童讀物,深受孩子們喜歡;也有人說《西遊記》是吳承恩在當時明朝糜爛的政局之下,借著神怪來反應當時的時政,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畢夏小時候也看過《西遊記》的小人書,連環畫,很喜歡裡麵的孫悟空,相信也沒有多少人不喜歡。大鬨天空,金箍棒,火眼金睛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內容。隻是隨著慢慢長大,對於西遊記和裡麵的人物,也慢慢有了自己更深的體會,不在單純當做小人書看待。今天張海雷指定的這個題材,加上兩個人討論時對於《西遊記》的看法的碰撞,將畢夏潛意識中關於《西遊記》的想法再度翻閱了出來。無論是現實還是記憶世界,對於《西遊記》都有太多說法,多次被翻拍成許多電視劇與電影。相對而言,記憶世界中對於《西遊記》的挖掘要更加深入一些。1994年劉偉強的《大話西遊》拉開挖掘西遊人物故事的序幕,2000年,知名網絡作家今何在的一部《悟空傳》,帶領大家走進了一個另類的孫悟空的內心,2013年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又給了大家一個西遊前篇的悲情故事。這段跨越二十年的西遊解讀之路,令記憶世界的《西遊記》解讀又上了另一條岔道。這一係列西遊解讀中,《大話西遊》無疑是奠定型的創作,這部電影在記憶世界的觀眾心中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大話西遊》其實也不是大話。相反,它是精心設計的人生寓言,關於得失、關於夢想與犧牲、關於宿命的寓言。“大話”外衣下的內核,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大話西遊》,以笑開始,以淚結尾。 開始是典型的周氏無厘頭。各方神仙你方唱罷我登場,紛紛擾擾,熱熱鬨鬨,插科打諢,不一而足。而結局時。那一句總結全文的話:“你看,那人好奇怪哦。”“真的。他好象一條狗。”一條溫馴而委曲求全的狗。這是一部永恒不退色的電影,一部悲哀的喜劇,一部能讓人體會到絕望和無奈的電影,它告訴我們,人生中的無可奈何是多麼的平凡。有了《大話西遊》才有了一些一下一些列電影與,許多網民,包括《悟空傳》的作者今何在,都是‘大話迷‘。正是有這樣的悟空情結,所以才有了《悟空傳》和《悟空傳》的暢銷。正是有這樣一些大話迷,才有了對悟空的深入描寫。《悟空傳》與《西遊記》不同,至少它讓我們看到了孫悟空的內心世界。當孫悟空緊握著紫霞的紗巾。終於心死的時候,當時的他無論是否深愛著紫霞,也絕不再是一隻沒有感情的石猴了。‘每個人出生時都以為這天地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了。‘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誰也不敢肯定孫悟空是否曾經也有過那樣的心路曆程,誰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從來沒有愛過紫霞,大家隻知道當看到悟空心死的一段。一定會有很多女孩落淚的。這是一個沒有英雄的年代,能夠稱之為英雄的人太少了,所以人們才更加渴望英雄的出現,即使是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也好。孫悟空本來就是一個英雄,而不是言情劇中的奶油小生。 這樣的悟空才是我們所喜歡的悟空,敢愛敢恨。《悟空傳》的流傳是由於它的大話色彩極濃,有可讀性。全書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極儘誇張之能事,於是便很吸引人,諸如‘幾萬萬‘‘幾億億‘之類的字眼,光是這些詞就足以令人浮想聯翩。到了記憶世界2013年,由《悟空傳》作者今何在擔任編劇,周星馳擔任導演的《西遊降魔篇》上映,這部披著賀歲的外衣的電影,卻完完全全不是一部賀歲劇該有的樣子,整部電影下來,導演想說的隻有那一句: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整部電影的重頭戲,其實是以濃墨重彩塑造了又一個“紫霞仙子”,然後將之毀滅,這次連毛都不剩了;以大段劇情刻畫了一對有情人女攻男傲嬌的曖昧,待到瓜熟蒂落時將之毀滅,這是苦情言情劇常見手法;以大場麵特效塑造了一個頂天立地妖氣衝天敢與如來一戰的孫悟空,然後將之招安,這是“西遊水滸傳”。美女是用來殺的,英雄是用來招的,情人是用來分的!張海雷的要求讓畢夏對腦海中的這些記憶又一次做了整理,就如同大部分看過《大話西遊》的人會被它的思想所影響一樣,畢夏對於《西遊記》的理解早就走在這條岔道上,這無關對錯!畢夏對自己一直很自信,可是再自信他也不會認為自己比一個世界或者說一個民族更加高明,無論是《大話西遊》還是《悟空傳》亦或者是《西遊降魔篇》都是經過一個世界的市場檢驗的。且不去說《悟空傳》,光看著兩部電影,論票房肯定是《西遊降魔》要高的多,全球2.2億美金票房,內地12.4億票房這是一個奇跡。但是張海雷想要指望是的衝擊歐洲主流電影界,那麼《西遊降魔篇》就肯定不是一個好選擇。這部電影除去內地票房在全球範圍一共才收下1億人民幣票,在美國上映三天才收獲7456美元,實在是低的可以。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文化的差異。外國人會看得出來段小姐就是觀音或觀音弟子來考驗和度化玄奘的?外國人會看的出來玄奘的胖子師傅就是如來佛祖化的?看不出來這些,就會覺得投懷送抱說到就到的段小姐和未卜先知全盤掌握的胖子是個bug,劇情混亂糟糕,沒有西遊的神話文化熏陶,會覺得電影胡編亂造,扯淡無趣,無厘頭表演爛笑點都不懂,魔幻和特技更是難入法眼,毫無看點。再說《大話西遊》,從劇情上來說,《大話西遊》肯定是有著隱藏更深的線,但是他所隱藏的這些暗線,與《西遊記》本身沒有什麼關係,都是在隱喻現實,這一點倒是符合世界主流電影。但是《大話西遊》也不是沒有問題,相反它的問題很多。首先《大話西遊》1994年推出時,它的成績其實並不好,可以說這是一部撲街電影,但是在幾年之後,伴隨著dvd興起,被分為上下兩集的《大話西遊》竟然一下子火爆起來。在內地以及亞洲地區都掀起了一股熱潮。為什麼《大話西遊》會先失敗,然後再幾年之後才一下子火爆起來呢?畢夏認為,就思想境界上來說,《大話西遊》裡想要表達的東西超過當時的時代,而幾年之後,它的這種思想正好被當時內地大學生所認可,這些大學生在這部電影裡看到了許多他們自己身上的東西,因而備受推崇,然後波及開來。又恰恰,電影所表達的這種思想,這種大愛小愛還有種種矛盾是一個社會經久不衰的話題,於是這部電影的經典才會一直永恒下去。另外《大話西遊》的另一個失敗之處,是他的片場太長,又分為上下兩集,這就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了。《大話西遊》在拍攝之初其實是受到很大關注的,當時的星爺正是如日中天之時,第一集上映之後,幾天功夫就創下了2000多萬票房。但是電影被分成了兩部,沒有了第二部的結尾,第一部的鋪墊就顯得不知所謂,看的大家雲裡霧裡,所以在幾天的新鮮勁過去後,《大話西遊》的票房就截止在2000多萬。等到第二集上映時,大家對它的好奇心已過,認為它不知所雲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已經形成,所以第二部上架沒幾天就慘淡下畫。等到dvd興起時,一張《大話西遊》dvd上下兩集,一共三個小時,才隻要五塊錢,就顯得十分劃算,而且可以一下子打磨三個小時時間,讓人看得十分過癮。這也是它憑借dvd爆紅的另一個原因。《大話西遊》相比起《西遊降魔》有一個更加明顯的優勢,就是經過市場檢驗《大話西遊》在亞洲地區影響比《西遊降魔》不知道好了多少,至於衝擊歐美電影界,這需要看畢夏等人的努力了。同時畢夏也十分期待能夠將這部電影搬上熒屏,因為它實在是太經典了,這樣的影片不能隻存在於他的腦海,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想到這裡畢夏的心情就止不住澎湃。(。。)ps:前兩天老姐來我這,還帶了外甥和外甥女,白天上班,晚上就一直在外,抱歉了。三千字奉上,明天補啊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