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國術”這兩字出現畢夏腦海。其實關於武術是否一度被稱為國術,在曆史上是存在爭議的,民國時期確實有一些武術家聯合起來開辦了一些武術會館,名稱叫做國術館,但是這也隻是一小部分人自稱而已,並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稱謂。但是畢夏決定提出這個概念,他認為這樣的武術當得起這個稱號。民國時期的武術家和武術在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早就了一批熱血愛國的民間英雄。想到了國術,自然就會想到那本經典到無以加複的《龍蛇演義》,這是記憶世界第一個提出“國術”概念的書,就像其作者開創了洪荒流一樣,“國術”是他筆下做出的第二個改變與創新。據說夢入神機為了寫這本書,拜訪不少武術名家。這本書在畢夏看來,有一部分的理論是真實的,有一部分則是過分虛構,當然不可能不虛構,後半部分的虛構也許是作者對於現實武術的一種推測或者說奢望。同時他的作品對於武術的拚殺寫的太過於血腥,這其實不利於武術推廣,要真是練個國術動沒動就殺人,那還推廣什麼玩意?想到這裡,畢夏轉身往回走,此時他的靈感如泉湧般翻滾而出,他需要記錄。這本新的,他決定還是叫做《龍蛇演義》,隻是裡麵的設定會不一樣,沒有那麼肆意踐踏法律,但是對於國術的設定不會變,那句:國術隻殺人不表演,確實讓人熱血沸騰。同時根據自己對於武術理解,畢夏決定將國術係統的分為練法和打法,練法練得是筋骨皮,練得是套路。氣魄,當然不是練法就沒有打法,而是實戰性不強而已,打法而則全是殺招,響應的就是“國術之殺人不表演”這句話。這其實很正常,就像如今推廣的跆拳道,也是被閹割過的,真正的古跆拳道比現在流行的要淩厲許多,打法也要致命許多,隻是這樣的拳術不利於推廣而已。劇情上。畢夏對《龍蛇演義》做了很大改變,其實這完全是一本完全屬於他自己的書,他確實是由《龍蛇演義》而來的靈感,也確實沿用它的書名,包括裡麵的人物姓名,但是情節會完全不同,這是真正屬於畢夏的《龍蛇演義》。加上他真實武術家的身份,他的《龍蛇演義》對於打法的描述會更加真實,更加刺激。這點畢夏有絕對的信心。想想都讓人激動,一時間畢夏筆下如龍,文字激昂,幾萬字的大綱在他筆下形成。畢夏自己精通八極與大聖劈掛。傳統劈掛也相當了解,但是這遠遠不夠。想要將這《龍蛇演義》完美寫出,他還需要對更多武術有所了解。像民間流傳很廣的太極、八卦、形意、詠春等功夫。什麼“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這些話對各門各派武功形容的多麼貼切。他不寫可能武功就將被埋沒在時間長河中。於是他找到沈少楠。這位畢夏亦師亦友的禦用武術指導,精通多門武術。“木頭,怎麼突然對於武術有這麼大興趣。你如今的功夫已經很好了,反正我不是你的對手,難不成你還當宗師不成?”沈少楠開玩笑的問道。“當什麼宗師,我還飛升咧。”畢夏無語的說道:“我有了些新的想法,想要更多了解我們武術的曆史與套路,這不就找到你了,你知道我的拳法主要來自軍隊,八極也是在那裡練得,而且我的八極是改過的,有很深的軍體拳痕跡,不算是武林中人,不找你找誰?”“這倒也是”沈少楠點點頭,猛的抬頭,問道:“你又有靈感了?難不成你還想拍一部武俠電影?現在的武俠電影市場可不怎麼好。”沈少楠有些擔心的說道。武俠電影?沈少楠這個說法一下子提醒了畢夏,其實對於真實武術描寫的電影記憶裡不是沒有,都是民國時期的英雄故事,太極,詠春都被搬上了熒屏。記憶世界裡有一位大導演王家衛為了拍攝電影《一代宗師》前前後後花了進十幾年功夫,從構思到正是籌劃隔了6年,然後花了三年走訪民間拳術大師,了解那些武術背後的故事。更有趣的電影裡的一位主角,為了這部電影花了三年時間學習八極拳,到電影上映前竟然參加全國八極拳比賽,還得了冠軍,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傳奇。這部電影光拍攝都用了三年,期間演員們不斷被找回去重拍。王家衛也打破了自己拖時間的記錄。那麼自己為什麼不能將他拍攝出來呢,電影雙管齊下,是否能更好的推廣武術文化,畢夏在心裡想到,這絕對是一個令人激動的思路。隻是對於《一代宗師》畢夏遲疑,這絕對不是一部正常的動作電影,說是動作片內裡卻是文藝血統,這部片子立意太過於高深,也許是畢夏年紀不足,他沒有接觸過江湖,不知道江湖應該是如何的,隻能以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它。他看得費腦子,想來普通觀眾不會比他好多少,這部電影評價也確實兩極分化嚴重。“放心吧,你什麼時候見我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反正還早,還是先說說武術的問題。”畢夏笑著說道。想了想,畢夏還是決定先把弄出來吧,這部片子到底如何遲些再說。其實《葉問》也不錯的,立意高低而已,《葉問》的立意雖不如《一代宗師》這麼高深,卻能夠讓大家看的分明。“你想知道什麼?”沈少楠見畢夏這麼說,隻好將疑問放在心中。“你給我介紹下其他的功夫,像鐵線拳,戳退,譚腿,詠春,八卦,太極這些拳法。”畢夏拿出筆記本,翻開,然後問道。“我可不懂這麼多,詠春倒是知道一些,八卦也略有了解,其他的我不是很懂,我先說說我知道的,其他的如果你想知道我幫引薦其他拳師,都是又師承的。”沈少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