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兩章,前麵還有一章:)“啊!”這時目瞪口呆的那三名近衛齊齊地響起了一聲驚呼,才響起在了金兀術的耳畔.他們也直到現在才看明白,襲向金兀術的利器,居然就是他們方才路線詭秘的彎刀。可是方才他們不是明明已經將那個南國的皇帝所有的退路都自封死了麼?!可是那個南國皇帝,不是到現在都還就站在他們的眼前,輕風拂動他的衣襟,他負手卓立,正僥有興味地看著他們,卻是似乎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未曾挪動過半下腳步,甚至連臉上的那一絲微笑,都未曾有過絲毫的改變。而自己的金兀術大帥,現下卻正站在那個南國皇帝的身後。方才那一擊,他們三人與金兀術各出殺招,擊向這位南國皇帝。然而現下他們交錯而過,這位南國皇帝卻還是站在當地,而自己殺向這位南國皇帝的彎刀,卻是變成襲向了自己的大帥?!他到底怎麼樣避過了自己這數人這幾乎必殺的一擊?!如果不是強敵當前,那三名近衛幾乎都要忍不住伸手揉一揉自己的眼睛,看看到底自己是不是精神太過緊張,都開始看花眼了。隻是他們卻終究是久曆沙場的死士,心誌堅毅,轉瞬間便自回過了神來。雖然他們現下尚想不明白、看不明白眼前這個南國的皇帝是使用什麼樣的手法來避過這一擊,卻也已然知道眼前這個含笑而立、周身不帶絲毫殺氣的漢子,隻怕是生平僅遇的最可怕的敵人。但他們卻也沒絲毫畏怯退避的念頭,反自是鬥誌昂揚,相互間略略交換了一下眼神,齊身發出一聲喝,便欲再試縱身而上。“住手!”金兀術卻在這個時候,吐氣開聲,一聲斷喝,製止了那三名護衛的舉動。他舉手,將手上捉的兩柄彎刀拋向了自己的近衛,同時足下微勾,把那柄深插在地下的彎刀也自投向它原先的主人,這才上前一步,望著現下背對著他的趙匡胤,臉上浮起了一層苦笑。雖然他方才也沒有看明白這位南國皇帝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手法,避過了自己與三名近衛那近乎於必殺的一擊,但至少他現在明白,自己原先設想中的借著這位南國皇帝心亂之際,聯合三名近衛之力,將他一舉擊殺的念頭,是絕對不可能有實現的機會了。就憑他方才能夠如此不動聲色地避過了自己與那三名近衛的聯手一擊,他便已然知道縱然自己與那三名近衛決意拚上性命,也絕對奈何不了眼前這個南國皇帝。雖然他原來對於趙匡胤的武學造詣也已然有了一個極高的估計,但若非親自體驗這位南國皇帝的可怕,卻也絕對無法想象眼前這個漢子的武學修為,居然到了這樣一個簡直難以估摸得近乎鬼神異力的程度。趙匡胤卻似是聽得見金兀術心中的驚訝一般,悠然轉過身來,卻恍似方才一直隻自醉心於這山間風景,卻對於剛才那場決殺全然不曉一般,對金兀術說道:“良晤難得,此處山景清幽自在,令人粉忘塵俗,大帥何妨坐下來再喝杯茶。”金兀術順著他的眼光望過去,這才發現那副桌幾居然也還擺放在原處,絲毫未曾為方才那一番大戰波及到,不由得雙眉一軒,卻又自強自忍耐了下去,向趙匡胤含笑點頭道:“也好!”既然在武力上已然無法奈何得了眼前這個南國皇帝,那又何妨靜觀其變。畢竟,現下的自己或許也還算不得全然輸了吧!那名近衛,現在應當已經快要跑到山下了!隻是現在眼前的這個南國皇帝,為什麼在方才根本沒有任何出手攔截的舉動,而現在卻又自鎮靜得恍若沒事人一般。如果他方才所說的是真的,那麼隻要那名近衛將這個命令傳遞到山下,山穀中那憋悶了這許多天的十餘萬大軍齊動,隻怕不但山下那些宋軍性命不保,而且這許多挾憤的女真大軍經過宋境之處,勢必焦土處處,屍橫遍野,更遑論這些來去如風的騎軍甚至有可能就此趁虛而入,趁著南朝一時群龍無首之際直搗腹心,重演一遍當年汴梁城下的那一番故事。以這位南國天子的武學修為,在這樣的山高林密的地勢之下,再多的人馬隻怕也攔截不住他,是以他方才才下令那些士氣已失的騎軍全力突圍,而不是轉而圍山搜捕。然而縱然這位南國皇帝對自己的武學修為再有信心,能夠有把握在任何情況之下來去自如,此時也早應當抽身離去,早做綢繆才是正經,又怎麼會還在這裡跟自己虛耗扯皮?!而且,以他剛才表現出來的武學上麵的造詣,雖然自己剛才臨時起意,猝不及防,但這位南國皇帝似乎也並不是全然沒有追襲擊殺那名逸去報信的近衛的可能,那他為什麼卻仍是毫無舉動?難不成他剛才說的都是假的?!難道這根本就是一個陷井?不可能!金兀術卻是旋即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若是宋國的大軍當真齊聚此處,若是宋國的軍力當真有原先表麵上看來的那般強盛,那麼在這許多天來以逸待勞之下,要一舉擊敗現在已經置身於崩潰邊緣的女真大軍,雖然勢必要付出慘烈的代價,但卻絕對不是不可能達成的事情。甚至隻要宋國方麵再拖上一段時間,那麼自己帳下的這十餘萬人咬馬嚼,若不想就這麼被拖死在這裡,也勢必要不顧一切,尋求一戰突圍的契機,是以若說宋國皇帝親身前來,與自己在這山巔之處約定和談,縱然是因為他藝高人膽大,覺得自己這方沒有可能傷害得到他,但也著實是一件多此一舉的事情。而眼前的這位宋國皇帝,卻又絕不象是喜歡做無意義的事情的人。更何況,他久曆沙場,征戰半生,對於行軍布陣的經驗何等豐富,原先自進山穀以來,就一直被宋軍聲勢所嚇,緊守中軍,未敢遠離,而派遣四散而出的斥候又都或是甫離營地便被宋軍擊殺,或是不知所終,始終都未能給他傳遞一個較為準確的形勢信息,又兼之根據原先對於宋國天子皇帝先入為主的判斷以及行軍布陣的常識,讓他實在不敢想象有人敢使出如此冒險的誘敵之計,是以一直以來,都將宋軍的恫嚇當了真,以為宋國當真齊聚大軍,儘至此處,而從來未曾真正去懷疑過宋**力的真實性到底為何。然而自他今日離開營地,踏足這山穀以來,他就隱約之間覺得有點不對了。這個山脈勾連縱橫,固是遼闊無際,然而宋軍若當真儘起數十萬之眾,齊聚此處,就算隱蹤匿跡的功夫再過高明,對於地勢再過熟悉,要做到如原來那般,讓自己這方軍陣絲毫摸不著蹤跡,隻怕也已經是難能可貴之極。畢竟自己這方的軍陣,甫入穀中便即陷入埋伏之中,而這山脈之間,千峰萬壑,勾連縱橫,實在不啻於一個天然的迷宮,自己那方那數十萬人又儘是騎兵,在這樣的地勢裡原本行動上就要受到很大的限製,而且他們初入穀中便為宋軍的聲勢所懾,一直以來采取的都是收縮集中,以便於防備宋軍無日無之的騷擾,以及甚有可能突如其來的大規模衝擊的策略,是以這些天來一直困守在那低地之中,絲毫沒有可資登高遠眺之處,金兀術自忖若是異地而處,換做自己是宋軍的統帥,在對於地形精熟,能夠充分善加利用的情況下,要做到如宋軍這般的舉動,卻也並不是不可能。而且金兀術對於宋軍這等征調各部,齊聚合圍的戰鬥模式著實也不陌生,畢竟僅僅就在數年之前,他還親身經曆過這樣的一場硬仗。那一次,他也不過是利用著宋軍各部相互之間難以統協的弱點,硬生生地帶著他的人馬,在合圍真正完成之前,從各部的縫隙之間硬生生擠了出去罷了。而這一次,卻是宋國的天子在名義上親自禦駕親征,以他對於這位宋國皇帝的了解,總是覺得他會征調來幾乎宋室所有能夠作戰的部隊,齊集此處,以保障安全與勝利,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以自從最初被宋軍那漫山遍野的聲勢震懾住之後,這些天來一直困擾著他的,就是再一次如何率眾從宋國大軍合圍之中突圍而去,而卻從來沒有沿著另一條路向去思考問題。是以直到今天,他真正地走出營地,在這山間穿行觀察的時候,才隱然間意識到事情似乎還著另外的一麵。畢竟若是真有數十萬大軍藏匿於這片山林之間,那麼實在很難瞞得過他這一路行來之時的種種觀察。象他這樣久曆沙場的宿將而言,鷹飛鳥鳴,草木風向,甚至於林間昆蟲百獸的情狀,都可以成為他判斷敵人真實所在的風向標。畢竟他從幼年開始,就成長於白山黑水之間,而象他們這一輩真正從白山黑水之間走出來的女真族人,每一個都可以驕傲而又自豪地聲稱他們是這片天地之間最好的獵人。這裡的山林,這裡的鳥獸,雖然與白山黑水之間大相徑庭,但作為一個最好的獵手,即便離開了白山黑水來到大山之中,卻也依然可以準確無遺地嗅出猛獸與危險的氣息。所以他這一路走來,原本心中便已然積攢夠了足夠的疑惑,隻是就在這個時候,卻又乍然碰到了趙匡胤,被那一時而來的驚異之感所震憾,卻是將心中的疑惑全然丟到了一旁。畢竟他這十餘年來,雖然對於宋國的軍力有足夠的估計,對於宋國的幾員虎將,也頗有幾分惺惺相惜的感慨,然而對於那個曾經一路被他追擊入海的庸怯懦弱的宋國皇帝,卻是自始至終,都是由心裡頭覺得看不起的。然而卻就在驟然之間,他卻發現了這個一直以來被自己所看不起的南國皇帝,居然是一個在戰場上十蕩十決的無敵猛將,更是在此次這一番與自己的大戰之中,將自己一步步誘引到這種幾近於萬劫不複境地的宋軍統帥,是那個在這場大戰之中的表現足以使得無論宋金雙方的軍士都對之心生敬畏沙場戰神,那種心理之上的反差,已然足以讓他一時三刻之間,心神激蕩,再難以將思緒擴及至其他東西。更何況,趙匡胤的氣勢風度,言語辭鋒,以及由確認了他的身份之後所可能帶來地對宋金兩國之間大局的嚴重影響,都使得他不得不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應付,是以原先的那些疑惑,倒是一時之間被衝得淡了。但是方才趙匡胤稍露口風,他卻就立即想起了原先意識到的這個問題,是以才會當即發問,而趙匡胤居然也就這麼大大方方地坦然承認。若不是他原來心下對於宋**力的形勢也已然有了一個大致的研判,他也決不會在趙匡胤出語承認之後,便當即毫不猶豫地信以為真,並據此做出了將那名近衛以非常手段送出到山下傳遞訊息的決定,畢竟若按常理而言,趙匡胤承認得越為坦然,他反倒應當費上幾分思量才是。是以他現下思前想後,卻終究還是覺得可以確定宋軍原先確實是虛張聲勢,也便略略地放下了幾分心。或許,眼前的這個南國天子現在心下也早已是火急火燎,隻不過故做可是他抬起眼,看著眼前的趙匡胤,卻又自不由得將放下了幾分的那份心又自提了起來。這個南國天子,盤膝坐在自己麵前,提壺續水,望著那紅泥小火爐上升騰的熱氣,時而伸手測測壺溫,一臉地專注,卻又哪裡有一絲半點忐忑不安的模樣。金兀術自幼生活於白山黑水之間,成年後隨著他父親金國太祖完顏阿骨打征戰天下,十餘年來戎馬倥傯,少有停歇空閒的時候,爾後雖然大金根基漸穩,聲威日赫,而他又自立都開國以來金一直是大金朝堂上位高權重的大員,但他卻始終保持了軍營之中的生活模式,對於喜好把玩琴棋書畫茶酒花之類的漢人靡靡之氣從不沾染,甚至可謂殊為反感。其實女真人也好,遼人也好,自幼長於漠北苦寒之地,自來喜好狂歌呼酒,縱然是契丹遼國後期,朝堂之上一派奢腐糜爛之氣,卻也多是飲酒聲色之娛,更何況現在女真人剛剛立國未久,除開那個對於將中原風物納入版圖一直念茲在茲無日或忘的完顏亮之外,還真是沒多少人會熱衷於中原漢人那種種消磨時間的所謂情趣之藝。茶雖小道,卻是自唐以來,都有“茶禪一味”之說,是以趙匡胤現下的舉動放在任何一個中原士子看來,都是再正常不過,但金兀術對於茶道一途一竅不通,卻是怎麼看怎麼透著不對勁的味道。看著趙匡胤不知第幾次研擬那水溫,金兀術終耐不住性子,開口說道:“陛下好閒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