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從古至今,科學的各學科發展經曆了兩次大的飛躍:第一次是在十六、十七世紀之間,以牛頓在1687年7月5日發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為標誌。在此之前,科學的發展主要依靠經驗總結和個人感悟,每位科學家都把自己的個人主觀思想融入其中,科學中感性成分更多一些,在充分展現哲學思辨的同時,也導致科學與神學的界限非常模糊。牛頓最偉大的貢獻,就是用數學方法闡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則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把科學的根基牢牢地奠定在嚴謹的數學推導和公式歸納上,使得科學與神學界限分明。正如詩人亞曆山�波普為牛頓寫的這段墓誌銘:自然與自然的定律,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於是,一切變為光明。以數學的進入和廣泛應用、定量的開展和觀察記錄的流行、實驗和假說的廣泛發展為標誌,科學領域的各學科迅速擺脫愚昧的迷霧,進入了理性的實驗分析階段。借助這股東風,科學家們在學術研究領域內馳騁縱橫、開疆擴土,取得了一係列豐碩的成果。到了十九世紀,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等各主要學科的研究方法和基礎理論已經告竣,初步實現了科學化。這時候,研究人員信心滿滿地展望未來:將來的工作,就是修修補補的零碎活兒啦!同時代的學生後輩,則如聽聞父親排力二世在外攻城略地的亞曆山大,心裡充滿蛋疼般的憂鬱:既然前輩們已經快要征服了世界,那我將來還能做此什麼?為了不讓人類修出巴彆塔,上帝決定派出幾位搗亂的天才:先是羅巴切夫斯基、黎曼,他們分彆創立自己的非歐幾何,把科學大廈原本結實的地基掏空了一大塊:隨後,原本打算維修大廈的普朗克,不小心把承重牆給拆了。一時間,整座大廈搖搖欲墜。這個時候,科學界有兩種聲音:一個是由正統的科學家發出的,他們要求立即停止對大廈的所有不利舉動,大家齊心協力,把窟窿填上、把漏洞補好,這座大廈還能住人:另一種聲音則是由唯恐天下不亂的後生們喊出來的,既然大廈將傾,那就索性拆掉,正好給我們這些小年輕找些活兒乾!就在兩夥人打嘴仗忙得不亦樂乎的間隙,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有一位不務正業的公務員正閒得無事,也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衝著這座危房踹了幾腳!1905年3月,愛因斯坦發表量子論,提出光量子假說:5月,他完成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最初,正統科學家還嘲笑這個愣頭青是“螻蟻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誰知幾腳之後,原本宏偉高聳的科學大廈在眾目睽睽之下,居然真的傾塌了!正統科學家捶胸頓足、以頭搶地,在一旁看熱鬨的小年輕們則樂不可支1早已拾起掉落的磚頭瓦片,飛快地蓋起了自己的小窩。這便是科學各學科的第二次飛躍,發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標誌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各個學科開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中,大家發現了幾個道理:首先,模糊也是一種完美。在早先的科學體係中,不確定性是難以容忍的:現在,大家覺得有些東西就是不確定的,霧裡看花、水中看月也挺好,這就有測不準原理、薛定愕貓、模糊數學等大行其道。其次,極端也是一種角度。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研究角度開始走向兩個極端,小的想拆分原子、拆分粒子,大的想研究銀河係、探索宇宙。然而這兩種極端並不排斥,反而是和諧統一的整體。第三,專業就是一種交叉。學科現代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各門學科的研究深入,導致原先的每一個學科都被拆分成無數的小學科,比如物理,就被拆分成凝聚態物理學、原子物理學、分子物理學、光學、粒子物理學、天文物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物理學等等。而任何兩個以上的小學科交叉,又會形成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各個領域也變得越加專門。,第四,研究就是一種協作。今時今日,隨著各個領域的專門化,大多數物理學家的整個)職業生涯隻專精於一個領域,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全才大師寥若晨星。一個大的研究項目,往往需要各個領域無數專家並力合作。比如前不久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共彙集了來自中國大陸、美國、俄羅斯、捷克、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等6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科學家共同參與。至於眾所周知的曼哈頓計劃,則是集中了除納輝德國外當時西方國家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人數超過10萬,曆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才最終使得整個工程取得圓滿成功!這兩次科學大發展、大飛躍,中國都與宅失之交臂:第一次,中國來了利瑪竇、南懷仁,自己也有了徐光啟、康熙,眼看科學之火就有了燎原之勢,結果先後遭遇流寇之亂、明清易代、文字獄、漢學複辟,把珍貴的火種狠狠地踩入了地底。第二次,東西方交流已經非常頻繁,有見識的學者開始正視科學,積極學習。結果此時國家形勢不穩,變法失敗、拳匪作亂、庚子國變、帝後駕崩、預備立憲、辛亥革命等內憂外患齊至,國民一心專注政治,誰能靜下心來學習“無用�的科學知識?�等國家形勢稍微平靜,廣大學子競相西遊東渡,卻因為基礎薄弱、國家貧窮,隻能充任西方先進科學的翻譯介紹者,稍微在某一領域做出一點成績,立馬就會被冠以“中國”學奠基人“的榮譽稱號。這種亦步亦趨的形勢一直延續至今,演變為偉夫的“山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