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楊度帶著支票離開北京,最先沿著京漢線來到河南,拜訪在彰德城北洹上村扮演釣叟漁翁的袁世凱。//儘管袁世凱扮演的是漁翁,不過這位漁翁真的很大牌,住著豪宅,嚼著人參,養著名馬。周圍侍奉的人也不少,除了門房、管家、奴仆、婢女一應俱全外,明裡暗裡還有不少保鏢。想見這個漁翁可不容易,楊度費了好大勁兒才得以在客廳裡落座。等一杯香茶被喝成白水,袁世凱終於從後院轉出來。他頭上戴著竹笠、身上穿著蓑衣,瞧得出是剛從河邊釣魚回來。因為朝廷免職的詔書裡說袁世凱是“足疾未愈”,下令將其開缺,命回原籍休養,所以他走路故意裝出蹩腳的樣子。雖然袁世凱很入戲,但是他那短小渾圓的身材、蓑衣間露出的絲綢中衣,以及雄赳赳的氣概、睥睨之間灼灼的目光,卻和普通漁翁相去甚遠。剛進門他就放聲大笑:“怪不得今兒一大早門口的喜鵲就喳喳叫,原來是湘綺老人高足到訪,寒舍實在蓬蓽生輝啊!正好,剛才我釣到一條兩斤多重的紅鯉魚,皙子一定要賞臉,留下來吃頓便飯!”楊度心裡暗暗發笑,當下卻趕緊站起身,恭敬地答道:“中堂大人留飯,是在下的榮幸,哪敢推辭!”袁世凱擺了擺手:“如今老夫隻是一介平民百姓,可不是什麼中堂大人!”說著,大馬金刀地在左首的太師椅上坐下。楊度依然非常恭敬:“中堂大人隻是奉旨回鄉養屙,一旦足疾痊愈,必定重返軍機的。”袁世凱也沒有再糾正楊度,隻是隨口說道:“坐吧坐吧,不要客氣。湘綺老人現在身體安好?”楊度側著身子坐下:“家師身體還算康健,隻是自去年冬天以來,張文襄公(張之洞)、孫文正公(孫家鼐)等陸續辭世,老成人先後凋零他難免有些惶恐。”袁世凱道:“老夫聽人說,經世大學遠離塵囂,風景秀麗,冬暖夏涼最適合養生。湘綺老人寄寓其間,著述終日,與世無爭,又何憂何懼之有?而且大德必大壽,他也不須如此。”楊度歎了一口氣:“奈何天有不測風雲。袁世凱也隨著歎口氣:“老夫今年已經五十知天命,歸隱鄉間養屙,才算明白老年時的病根都是年少氣盛時惹下的。隻是人無再少年追念往昔,不過徒生悔恨罷了!”楊度滿臉景仰地說道:“中堂大人年少時便棄筆從戎,縱橫華北、東北、朝鮮,刀頭上舔血,馬背上取功名,現在回想起來,令無數人為之神往!現在些許小病,不過是些暗傷原是不妨事的,隻是現在天氣有些不好,難免礙手礙腳。一旦秋風勁、胡馬肥中堂大人橫刀立馬,隻怕城裡那些少年人也趕不上!”袁世凱嗬嗬乾笑幾聲:“那就蒙你吉言了!隻是老夫不知皙子此次前來,有何賜教?”楊度從袖中掏出一個信封,放在桌上推了過去:“家師聞聽中堂大人這裡藏著不少上好的高麗參,便命在下過來討取一二,留待他日續命之用。*.不知中堂大人能否割愛?”袁世凱上下打量了楊度一番,慢慢說道:“高麗參老夫確實有一些,隻是用來給自己續命尚且不夠,怎麼能分潤給彆人?”楊度笑道:“中堂大人不必擔心,家師知道現在您或許還有顧慮所以不著急取貨,隻是預付部分定金。等中堂大人他日身體康複,高麗參還要結餘的話,隻要不忘了故人便好。”…,“那行吧。”袁世凱終於點頭應允。楊度當然不會天真地認為袁世凱真的釣到大紅鯉魚,準備與自己一起大快朵頤。見他答應,便不再過多叨擾當下起身告辭。袁世凱也沒有強留,在送出廳門的時候突然問道:“數年前,老夫在學部榮尚書府上時,曾與百熙有一麵之緣。當時老夫問他君主立憲在我大清能否行得通,他告訴我六年以後自會分曉。如今已經過去四年,不知他現在是否還堅持當年的看法?”楊度躬身抱拳:“來之前,百熙也跟在下談過這個問題。他認為在明年底、後年初必然水落石出,還請中堂大人到時候驗取。”等楊度走遠,從廳堂後麵走出兩個小夥子。其中一個非常年青,隻有二十歲出頭,伸手把桌子上的信封拿過來,打開一看頓時驚訝出聲:“哇,五萬美金,還是花旗銀行的本票!這要是買高麗參,得買多大一堆啊!”旁邊那位顯然是哥哥,到底見識多一些,聞言嗤笑道:“克文,你不會真以為人家是來買高麗參的吧?五萬美金,換成白銀有小十萬兩,這麼多銀子在北京什麼樣高麗參買不到?何至於千裡迢迢跑來彰德?人家這不是買高麗參,而是來買層官皮!”說罷,他有些自得、又有些疑惑地望向袁世凱:“父親,王運都七老八十了,怎麼還想往官道上擠?也不怕折本?”在北京官場上,袁世凱一度被稱為桓溫,而袁克定則被稱為桓玄。桓溫、桓玄父子都在東晉搞過謀權篡位的把戲,由此可知袁氏父子是什麼貨色。袁世凱哈哈大笑:“克定,你也不要笑話克文,你們兄弟都是半桶水。”等坐回太師椅上,才給兩個兒子解釋道:“楊度是誰的幕僚,自然給誰跑腿辦事。我說湘綺老人,不過是個由頭,至於具體指誰,他知、我知,何必說透呢?”袁克定有些疑惑:“學部左侍郎孫元起?雖說他的靠山張南皮、孫壽州先後病逝,不過他在海內外享有盛名,也沒有得罪什麼人,學部本身也是清水衙門,誰沒事為難他呀?他為什麼突然想要投靠父親?”袁克文終於逮著機會嗆袁克定一回:“為什麼因為朝廷離不開父親,父親很快就要回到軍機處,所以他便提前來巴結唄!”“你懂什麼?”袁克定瞪了弟弟一眼:“我的意思是說,首先,孫元起不用巴結誰他在學界鼎鼎大名,本身就是朝廷的一塊招牌,沒有人願意動他,因為動他沒什麼好處反而會惹得一身騷。“其次,即便他要巴結,儘可以巴結載灃、奕、世續、那桐等人,何苦來燒父親這口冷灶?雖說父親起複是遲早的事兒,可誰知道是半年一年,還是三年五年?“第三,就算他來巴結父親何必下那麼大血本?要知道其他人來接納父親,通常不過孝敬三五千兩,上萬兩就是大手筆。他一下子就送了五萬美金過來,這是所謀者大啊!”袁世凱微微點頭表示嘉許“克定所言不錯。看起來,這個孫元起倒是妙人,哪天回北京,一定要和他好好聊聊。”雖然袁世凱覺得五萬美金有些燙手,不過還是照單全收了。貌似自古到今大英雄都是收大錢不手軟的主兒,包括童萌會領導人孫中據說他在南洋宣傳革命時,和當地華僑首領約定為了保密,以後再需要籌款就直接發代碼過來:a表示一萬元,b兩萬元,c三萬元,d四萬元,e五萬元。結果以後大炮每次發電報過來,不是d就是e,就沒見d以下的a、b、c華僑首領在心驚膽戰之餘,不免暗自慶幸:幸虧當時隻約定到e,如果約定到xyz我們就彆活了!…,楊度見過袁世凱立馬東渡日本,正準備給孫中山送錢,卻發現事情有些棘手:就在宣統二年的正月,同盟會分裂了。作為一個龐大的革命團體,同盟會在誕生之初就存在兩個致命的缺陷:財政、人事。先說財政。孫中山最初創立興中會時,是效法天地會、洪門之類的秘密會社這些組織都帶有黑社會性質,依靠灰色收入乃至非法收入來維持自身的運轉。興中會既然號稱革命團體,自然不能用敲詐勒索、綁架賣淫等手段來獲取活動經費,孫中山的創舉就是向華僑募捐。不管是封官許願也好,還是苦苦哀求也好,總之,確實獲得了一定的資助。興中會隻有一百多人,到處化緣維持生計自然不成問題。可同盟會卻有大幾千人,除了吃喝拉撒睡,還要辦報紙、搞宣傳、租場地、買槍械、鬨起義······處處都要花錢,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還靠募捐那一套。華僑縱使再多、再富有,人家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你孫大炮忽悠幾句,就想掏走供你們揮霍?就像任何朝代、任何地方一樣,縱使普通人再窮,也不耽誤領導人穿金戴銀、錦衣玉食。儘管同盟會資金短缺,機關報《民報》經費支絀,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孫中山卻瀟灑得很,日常工作是和華僑領袖吃香喝辣,設想民國美好前景,閒暇則玩玩蘿莉養成,挽救無知迷途少女。如此苦樂不均,難免會激化內部矛盾。有人會說:既然孫大炮能去化緣,難道同盟會裡的其他人都是啞巴?當然,同盟會裡誰也不願坐吃山空,確實有人自告奮勇出去募捐,隻是孫中山起步早、名氣大、人脈廣,華僑隻認準這個老字號,其他人去了沒多大成效;而且孫中山視募捐為妻妾,決不允許彆人插手。陶成章曾不信邪,無視孫中山的反感和勸阻,到南洋募捐。孫中山直接寫信給南洋華僑首領,指稱陶成章是保皇黨、清廷密探。害得陶成章忙活幾個月才籌到三千多塊,都不夠食宿船票錢!再說人事。從“同盟會”這個名字上看,就知道它是一個聯盟。事實上也正是這樣,它是由華興會、興中會,以及複興會、科學補習所等多個反清組織聯合而成。組建之初,並沒有孫中山什麼事兒,當時他還在歐美化緣呢。後來他來到日本,才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為什麼推舉孫中山?在陶成章等發布的《七省同盟會員意見書》中非常明確地說出了原因:“竊念我同盟會初成立之際,彼固無一分功庸,而我同誌貿貿焉直推舉之以為總理,不過聽其大言,一則以為兩廣洪門儘屬其支配,一則以為南洋各埠多有彼之機關,華僑推崇,巨款可集,天大夢想,如此而已。”說白了,就是因為孫中山有錢有人脈,大家也希望有個大金主提供財政保障。所以在金錢和反清的大旗下,儘管眾所周知孫中山有大言欺世、愛好蘿莉等毛病,大家也隻有捏著鼻子認了。誰成想,這位大佬不僅不給大家發錢,而且還阻止大家撈錢,那還要他有什麼用?除此以外,各團體之間還因為理念不同、利益糾葛等經常鬨摩擦,導致分歧越來越大,僅同盟會內部就爆發過兩次大的“倒孫風潮”。到了今年年初,光複會和同盟會的合作終於到了儘頭,章太炎、陶成章等在日本東京重建光複會,以章太炎為會長,陶成章為副會長,其骨乾尚有李燮和、沈鈞業、魏蘭等,宗旨仍是反清革命。孫中山也不甘寂寞,在美國舊金山組建同盟會分會,但將會名改為“中華革命黨”,誓詞也改為“廢滅韃虜清朝,創立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與同盟會“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小有不同。眼下,同盟會分裂為同盟會、光複會、革命黨三部分,孫中山又不在東京。一時間楊度有些迷茫:手裡的巨額資金該怎麼花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