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五年,若按另一個時空,這一年宋朝變成了大中祥符年號。有幾個原因,城下之盟讓趙恒怏怏不樂,疾病加重,還有就是這一年的年光比較不錯。這一年年光真的不錯,全國幾乎無大的災害。天災兵禍一直是封建統治者最擔擾的事。沒有天災兵禍那一年,壓力就會大輕。經過三年多休生養息,加上好年光,這一年宋朝的財政寬裕得讓人無法想像。因此到了秋天來臨時,趙恒破例下了一道詔書,寬免四川四路、荊湖南路以及河北路、陝西路這六路秋稅。到了明年也許會更好,因為雲中與幽州兩路經過數年休息,可以嘗試著征一些輕微的兩稅了。那麼北方兩路最少能保證不需要透支國家財政。就在這時候宋九的奏折到了京城。先是再三解釋了用兵高麗原因。南來風計劃名義是趙匡義在主持,此次伐遼名義乃是趙恒主持,而滅高麗之戰,朝廷根本就沒有人知道,宋九就動用了近八萬幽州路駐兵,數萬鄉兵,還有一些各族聯兵,以及大量百姓,又征用了許多船隻。所以必須得解釋清楚。然後宋九又說了一句,邊境必須有適度用兵權,擇情而論。不給邊區將領官員用兵權,隨著疆域遼遠,等到朝廷決定下來,那後果會更糟了。不過要根據情況定論,如哥舒翰與高仙芝的用兵,以及安祿山的用兵,一個是以敵養兵。一個是真正的用兵,情況截然不同的。實際這還是宋九的持中論調。就象同樣殺人。歹徒來加害自己了,難道在有能力反抗的情況下不反抗。而是報警等警察來,未來之前讓凶徒對自己傷害?那麼自衛反擊殺人也是可以的,可為了殺人而殺人,那就是有罪了。通俗一點就是百姓所說的公正。然而這很難,何謂持中?誰能說得清楚?因此宋九仍不能稱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可能多數事做對了,但他一直沒有留下清晰的執政思想。實際趙恒真的無所謂,如王旦所說的,最大擔心便是失敗。那終是一個國,如今東北最強大的力量。萬一失敗,連帶著東北局勢會全麵惡化,因此王旦說了,勝有功,敗有過。不過勝利了,事情也就結束了,大家關心的是另一件事……然後接下來宋九又說了錢。為了這一戰動用了許多人力物力,不過到了高麗後。宋軍開始有收獲了,甚至打到最後,多是金致陽帶著高麗兵士鎮壓反對力量,宋軍隻是跟在後麵劃水。然後搶財貨時卻是比誰都積極,導致金致陽主動催促宋軍撤退,俺不要貴**隊幫助了。這節約了大量錢帛開支。不過因為先前動用的兵馬,與人力物力規模龐大。因此後續的朝廷依然要撥出幾百萬緡錢做賞賜安撫。對這一條大家也沒有什麼意見,這場大捷僅撥出幾百萬緡支出。實際真的不算什麼。接下來宋九又說了東北未來建設的種種想法,高麗滅國了,新羅還是一團散沙,金致陽想平定新新羅,沒有一兩年辰光那是不可能的。再想恢複過來,那最少得要五六年時間。表麵上東北幾乎沒有什麼力量能對宋朝統治產生危害了,難道是韃靼人,那根本不可能,聞聽宋朝滅遼,特彆與宋朝來往密切的北阻卜各部歡呼雷動。或者是烏古敵烈嗎?也不可能,他們在遼國再次鎮壓力下,力量仍很薄弱,而且遼國也是分化治理他們的,導致他們相互之間仇殺不斷。也許未來會有一個梟雄將這些部族籠在一起,然而隻是宋朝繼續在分化,那麼這一百年都不會有那個梟雄能辦到。或者說是北方室韋人,那是對宋朝不友好的,可他們人口基數太少了。但宋九卻再三說了東北危機重重。若是不注意,甚至從內部就能重新崩裂。然後又再次說了新羅,當年唐朝步步讓,就是新羅策應高句麗內部百姓叛亂,逼得唐朝步步後退,所以宋九才將所有百姓一起驅逐到新羅,然而宋九斷定,一旦新羅安撫後,必向宋朝索要大同江以北的土地。這是一個十分猥瑣的民族,因此宋九刻意將疆界劃分得無比清楚,甚至於在海上的疆界都劃了出來。若是有這種情況,朝廷千萬不能讓,讓了一步,他們便會設法逼宋朝讓十步,百步,千步……高麗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若那樣,今年用兵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說了很多,包括教育,水利,農業,民生,道路,商業,礦業,主要還是民族事務與軍事,甚至包括如何處理大漠的政策。實際它就是宋九替宋朝以後治理東北的一個尺標,雖然遼國滅了,但還是那句話,北方穩,天下穩,北方亂,天下亂。最後一件事則是移民。朝廷口號是齊。然而沒那麼容易,因為北方如今還是部族製,這要看,如果仇殺不斷,生存環境惡劣,部族製度就比較牢靠,如大漠各族,如南方大山裡的各個蠻部,然而部族製卻替國家治理帶來了重重困難。說部族製是好聽的說法,實際就是一個個土國家。隨著東北開發歸化分治,部族內各個酋長對部族的威信會漸漸下降,這是好事兒,朝廷必須順水推舟讓這個趨勢進一步形成。但不要操之過急。特彆是移民,對治理遼東十分重要,然而因為部族製度,就會產生衝突。因此先前的遷民必須安置於各個城池邊上,拱衛城市安全,它們是東北經濟商業發展的紐帶,也是治理、城防的中心,然後再安置於荒蕪區域。以減少遷民與各族的不必要衝突。當有一天,移民漢戶成為主流。各族族長威信進一步下降,那樣東北才能成為真正的宋朝領土。宋九未說時間。儘管這一年東北又是大豐收,而且又有大捷,然而國內也是大豐收,因此移民數量仍然隻有兩三千戶,少得可憐。交待完了,宋九才說大家最關注的事,臣老了,懇請陛下準臣致仕。“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王旦微微歎息。有幾個大臣抬起頭。用不恥的眼神看著王旦,這句話的背後就是王旦也同意宋九致仕。但宋九不致仕,能行嗎?王欽若道:“陛下,以宋公之功勞,是可以封郡王了。”他在背後搞了許多小動作。然而宋九下去了,沒有必要再搞了。這句話倒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宋九功勞太大了,就象一座大山,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包括趙恒都隱隱被宋九的功勞壓住了。他這一退。無形中許多人鬆了一口氣。那何必還要與宋九結仇呢?……“不要怕花錢,這件事若成功了,意義非同小可,缺錢可以寫信給我。我會支持你們的錢帛。”宋九說道。幾十個百姓站在邊上靜靜聆聽。它就是藥材。長白山出產就是人參鹿茸,可是采參客太苦了。因此宋九自前年起就拿出一些錢帛出來,在東北設立了幾個試驗點。嘗試著人工種植芝草,人參以及其他藥材。甚至馴養梅花鹿。對中醫宋九看法十分公正,不能將它神話。它的缺陷仍有很多,但不能一味小視,有的病用中藥還是很管用的。在西醫技術未發展之前,中醫還是國家醫療手段的主流。然而這時候幾乎所有中藥都是從山上采來的,沒有藥材種植,因此藥材很貴。藥材貴了,百姓就無法看病,所以各種神仙鬼怪管用著,看不起病,隻好請神仙來幫助了。宋九組織了一些百姓,給他們錢帛,甚至還雇來幾十個書院的學子,讓他們指導著百姓種植馴養,一旦成功,不僅是又創造了一條致富之路,同時也會讓更多百姓看得起病。這個時間也漫長。高麗戰事結束,宋九最後一次視察東北各地。但這一回不那麼趕了,帶著玉蘋與潘憐兒她們且走且看,權當是一路旅遊的,但這也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在東北旅遊了。今天來到長白山下,這裡有一塊藥園子,宋九看後說的這句話。看完了,宋九又到了長白裡深處,看望各族百姓,漸漸抵達白池。“好美麗的湖啊。”大雙叫了起來。它就象一塊寶石一樣。宋九內心也感到欣慰,至少這塊長白山的明珠,完全是宋朝的疆土……這也是自己功勞啊。不過呆的時間不長,秋天漸深,估計朝廷旨書也快到了幽州,於是宋九返回幽州。不出他所料,果然是張齊賢來接任。而且還帶來一道詔書,正式將幽州路劃分為兩路,一為幽州路,二為長春路,不過後者首府卻在沈州。還有雖劃成兩路,不過為了便於治理,讓張齊賢仍兼帶著兩路軍政財權。隻是出忽宋九意料的,朝廷居然將寇準調到雲州地區。宋九聽到後哈哈大樂。不知道寇準在雲州是高興呢,還是鬱悶呢。然而有寇準在,雲中路這幾年還會繼續發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年樹國,國家不能以那一時期難易來區分,隻要鬆懈了,國家危機馬上就有了。不過因為兩路是遼國疆域,最難的肯定還是前幾年。若是寇準與張齊賢再呆上三四年,那麼北方就會打下很好的底子。至此,宋九再無牽掛。“宋公,沒想到你這麼就退了啊。”張齊賢歎道。說起來宋九比張齊賢還小三歲呢。“滿足了,至少在我主導下,滅了三個國家。”張齊賢哈哈一樂。他以為宋九說的是高麗、交趾與遼國。交趾有些勉強了,高麗確實是滅了,現在的新羅與高麗可是兩姓主人。遼國那更要算是滅了。實際宋九說三個國家,可不包括高麗與交趾,一個是西夏,一個可能是金國。高麗與交趾不說沒有滅掉,就是滅掉了,在宋九眼中能算上真正的國家麼?至此,宋朝才能勉強稱為真正的大宋,或者是大宋帝國,疆域從史上的不到三百萬平方公裡,到如今的近五百萬平方公裡,如果包括羈縻區,那麼同樣也超過了一千萬平方公裡,還有許多問題,如河西走廊,如大理,如交趾,特彆是交趾不滅的話,可能以後越南就形成了。然而世上那有十全十美之事。“宋公退下來,以後可有什麼打算。”“當年我在河中年少時,生活過得很是辛苦,甚至都娶不到看上的小娘子,所以渴望富貴。不過富貴到了這一步,已是巔峰了,人要學會知足的。”張齊賢有些汗顏,若是自己知足,就不會有寡婦門了。“實際我再不退,也沒有進取心,沒有了進取心,在官場上就不會有作為。因此打算退下來,帶著家人到處走走看看,放鬆心情。這些年雖然我去了很多地方,但是官職在身,壓力大,自己也過得很苦,不是物質上的苦,而是精神上的苦。也要休息了。或者再過幾年,我去書院客串一個先生,沒有人說閒話吧。”這有一個前提,宋朝退下的高官多安置在洛陽,就怕他們對朝堂產生影響力。因此宋九說到處旅遊,幾年後影響力下降,他不去洛陽,繼續呆在開封,那就沒事了。張齊賢可惜道:“朝廷打算計劃開三白渠呢。”“開三白渠我也不會過問,我也老了,終有一天會死的,因此放手就要放得徹底。”不過張齊賢心中懷疑,一旦宋九放棄權利,朝廷便不會有忌憚,然而宋九的學問,經驗,朝廷不倚賴嗎?這又有一個前提,趙恒猜疑心沒有趙匡義重,因此用人往往用到死,不僅是文官,還有武將,這導致了西府參謀司裡幾乎沒有參謀存在,因為重將全部在任上。況且宋九。“所以我這一行去得遠啊,你我交接後,我將隨海船去廣南過冬,春天來了,再去杭州,夏天來了,說不定我帶著家人又重回幽州與你打伴兒。陛下上哪兒找我?”“這也行啊。”“為什麼不行?”幾天後,宋九真帶著家人上了船。張齊賢帶著官員來港口送行。諸人一一話彆,船主吩咐水手揚帆啟航,龐大的海船迅速借著西北風離開港口,成為天際的一個小黑點。其時,秋風送爽,天高雲淡……ps:這本書就到此結束了,下本書不會開發明流,也不會開考據流,隻是講一個yy故事,時間還是這個時間段,略早上幾年,主角是柴榮兒子柴宗訓,哈哈哈。小柴柴pk趙大趙二趙普。不過還要弄大綱,還要寫一些存稿讓責編審批,可能要等幾天才能上傳,到時候通知大家。再次感謝大家支持,特彆這本書撲到這種地步,一半時間因為成績寫不下去在斷更當中,仍有許多新老讀者在繼續跟著,心中無比的感激與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