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年大晉陸軍在三韓半島浴血奮戰的時候,海軍也沒有閒著,尤其是受到琉球事件的影響,海軍上下都憋著一股勁準備向林峰學習,憑借一艘船就能為朝廷實現開疆拓土的夙願。尤其是有了琉球島這個南方基地後,海軍就可以更加放心大膽的往未知海域挺進。在琉球建設任務進入到關鍵時刻的時候,一個讓海軍上下興奮不已的消息傳來:在琉球西南部還有一座大的島嶼。頓時海軍上下把目光投向了更遠的方向,這一次海軍比第一次更加有經驗,海軍部在琉球成立了一個專門從事遠洋探險的船隊,準備南下去尋找傳說當中的島嶼。大晉將琉球納入統治範圍後,在琉球大島留下了二十多條戰艦和部分海軍將士,組成了海軍第二分艦隊,負責琉球防務。本來,第二分艦隊的重心,是放在西北大陸方向,也就是防備江東。但現在由於最新島嶼的出現,讓海軍將重心一下子偏向了南方。費了不少工夫,琉球基地終於組建了一支由五艘大船、一千一百多名船員組成的探險船隊。為了保證船隊的戰鬥力,海軍部為這支隊伍配備了最好的武器,包括火槍、神臂弓、長弓等熱、冷兵器。船隊出發的日子,定在了洪武三年的八月。日子一到,由五條戰船、四百水手、八百士兵和五十名流求土著組成的船隊,從琉球基地起航出發了。一路上但凡遇到海島。探險船隊的人員都要上去搜尋一番,然後再埋下界碑,宣示主權。所以儘管船隊的大船速度快,可是扔耗費了不少時間。林峰去年的單獨行動,為帝國海軍打開了占領流求的大門,今年,一扇新的大門不是又可以打開嗎?在洪武三年中旬,一支由五艘遠洋福船組成的船隊從琉球基地出發,踏上了南進的海路。因為了有了一些經驗,海軍上下知道僅靠十幾條的小船在汪洋大海中旅途。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越是往南。海軍出行的船隊也就越大,人數也更多。船隊出發之後,沿路上他們也遇到一些海島,但在海軍人看來。這些小島太小。比起琉球大島來說一點也沒有價值。他們除了在島上埋下界碑後依舊繼續朝南挺進。經過兩個月的海上漂流,海軍探險艦隊終於遇到了一塊足夠大的陸地,經過他們初步探查。他們發現這座島嶼比琉球大島似乎還要大一點。大晉海軍人員並不知道,這一座大島乃是後世有名的呂宋島,不過在這個時候,華夏人對它還幾乎一無所知。島上生活的土人,與流求人倒有幾分類似,也有獵頭的習俗。九月初,探險船隊在大島(即呂宋島)順利登陸了。登陸之後,船員們才發現,這裡的地形,比起途中經過的那些小島,又要複雜出很多,茂密的原始森林,不要說是倭島,就是流求也要遜色許多。更要命的是這裡有非常多的部落,而且彼此之間都言語不通,不要說晉人聽不懂當地人的言語,就是從琉球帶來的十幾個向導,包括從沿途海島上搜羅的幾個土著,也成了擺設。不過,此時的大晉遠洋艦隊船員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不再是當年那個初出茅廬,行事戰戰兢兢的雛兒。探險艦隊領導層經過一番研究決定,準備在登陸地點附近,先建起一個基地,以便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在距船隊登陸的地方十多裡的地方,有一處是河流入海的地方,探險艦隊決定在這裡建一座大寨。探險艦隊一邊在呂宋搞建設,一邊將發現大島的消息傳給琉球基地,好讓後方給他們提供支援。在他們搞建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和附近的一些土著部落發生衝突。不過麵對這種情況,海軍上下已經是很有經驗了。大晉探險艦隊的方案就是先把當地土著打怕,再讓他們歸服,同時讓他們有足夠的“自由”。歸服的部落,需要為“遠征軍”提供食物和一些“勞役”,而作為報償,可以獲得大晉“庇護”,如果他們與其他部落發生衝突,晉軍會站在他們一邊。十月十九日,來自琉球的支援船隊也在呂宋島登陸,與之前的探險船隊正式會師。如此一來,呂宋島晉軍的軍事實力大增,在晉軍的威懾和打擊下鄰近的四個土著部落三個歸服,一個被打敗以後被迫遷移他處。對於歸附的土著部落,探險船隊依照琉球案例,在三個部落當中實施歸化教育,爭取早日實現郡縣統治。不過,人馬壯大了,問題也就來了。彆的不說,人一下子增加這麼多,陸上的,船上的,幾千號人要吃飯,僅靠三個連自己吃飽都勉強的當地部落怎能供給的夠?沒辦法海軍上下隻好親自動手屯田打漁,以實現自給自足的目標。從琉球趕來增援的六條戰船,不但給探險船隊運送來急需的補給,最重要的是給船隊帶來了足夠的醫藥和大夫,作為在倭島和流求都打過仗的海軍將士,大部分指揮官都明白在原始森林裡到了熱天流行的“瘴癘”有多麼可怕。晉軍在琉球的擴張引起了當地土著的強烈反彈,登陸兩個月之後,晉軍上下都知道好日子要到頭了。原來在呂宋島上當地部落組成了一個反晉軍聯盟,總共有四五十個土著部落結盟。這些反晉軍的土著首領開始在土著中大力宣揚晉軍的殘暴貪婪,他們會奪走土人最後一個引以為傲的牛角,搶走最後一件蔽體的皮毛。於是一個讓當地土著恐慌的流言開始在呂宋島廣為流傳。“北麵來了一群入侵者,他們會搶光你們的東西,燒光你們的草房,占有你們的妻子和女兒。”隨著當地部落的敵視,讓晉軍上下越來越感到歸化工作不太好做。最後遠征軍經過一番商討之後,準備對當地部落發動武裝征服。於是在呂宋的基地內,晉軍組建了一支一千人的遠征軍隊,準備掃蕩呂宋北部的土著部落。大軍掃蕩過去,一路之上,征服了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部落,不過與流求相比,這裡的部落人口常常更少,一兩千人,就已經是大部落了,而數百人的部落,則比比皆是。這些部落,當然不能是晉軍的對手。一些部落投降了,一些部落在戰敗後開始了往南遷移。晉軍前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座高山(今菲律賓中科迪勒拉山)。在這座大山附近,晉軍真正的對手出現了,這裡有生活著一個數萬人的大部落,而且他的周圍還依附著數十個小部落,而且這些部落都是反對晉軍的中堅。如今在部落首領的領導下,他們已經組成了一支萬人的土著聯軍,準備在這裡與大晉決一死戰。雖然部落首領從不斷投靠的部落中聽說了晉軍士兵非常厲害,但他並沒有放在眼裡,如今他的兵力可是晉軍的十幾倍,可以說呂宋島北部大多數部落全都集中到了這裡,因此他可是對打敗晉軍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十一月五日,一場“大戰”在大山東麵的山坡上展開了。一麵是八百多晉軍士卒,一路征戰,難免會有些損失,幾場大戰下來加上生病的晉軍能夠作戰的士兵隻剩下了六百多人。這次參與大戰的部隊中還包括近百名土著士兵,對於這些土著士兵,晉軍上下並不擔心對方反水,因為他們的部落已經歸附,再加上他們的親人全在晉軍控製的地方。另一麵,是三十多個土著部落的一萬兩千多名勇士,從十三歲到五十歲,幾乎所有可以拿起武器的男人都在這裡了。土人揮舞著手中武器,大聲呐喊著,順著山坡衝向稍低處的晉軍,這些戰士表現出了原始民族特有的勇悍。但是山下的晉軍有著在當時堪稱先進的武器,對沒有盔甲護體的土著,火槍、弩箭的威力又增強了不少。在密集的彈雨、箭雨等遠程火力打擊,土著戰士不斷有人倒下。終於,土著士兵在死亡的威脅下崩潰了,慌亂了,繼而是潰退。土人丟下了數以百計的同伴,開始往山上的叢林中逃去,這一戰晉軍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卻擊斃了一千兩百多的敵人,還有兩千多人的俘虜。這一戰打出了晉軍的威風,自此大晉確立了自己在呂宋島北部的統治地位。由於向西,是險峻的大山,向南,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大晉探險人員不得不再次停頓下來,接下來他們開始整頓呂宋島東北部地區,戰後又收服了六個新的土著部落,新增人口兩千六七百土著,此後不久,又有兩個原本生活在大山東邊的部落攝於大晉士兵強大的戰鬥力而主動前來歸順-呂宋北部逐漸穩定下來後,探險船隊開始在呂宋島尋找礦產,結果還真給他們找到了,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礦山,司馬遹接到這個消息後更是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