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1 / 1)

穿越七零做知青 湖塗 1789 字 2個月前

蘇青玉擔任區委書記之後,代表著這個年又得在這裡過了。畢竟是升職第一年,總不能就請假了。她也要做出一個表率來。元歸倒是無所謂,反正不管在哪裡過年,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行了。以前房子倒是多,但是沒一個地方讓他有這種歸屬感。現在哪怕花崗的一個小房子,他都覺得很溫馨滿足。元寶的意見不重要,她現在也不知道有其他選擇。甚至忘性也大,元老爺子才回首都過冬一個月,她就把人給忘了。打電話過來也就敷衍的喊兩聲,就自己去玩了。唯一讓蘇青玉不好意思的就是蘇家屯了。之前元寶周歲的時候,她還和蘇奶奶他們說了,過年回去看他們呢。現在又不能了。但還是得打電話說明。蘇奶奶倒是沒失落,反而很得意,“我就說了,你這個時間沒定性的,得虧我當時帶著一家子人過去了。不回來就不回來了,你有家有口的,我也不擔心。”以前是怕青玉一個人在外麵過年冷清。現在有元寶,有元歸,她可真不擔心了。而且孫女這是又升了呢。這可是大好事。沒了後顧之憂,蘇青玉年底也忙忙碌碌的開展工作。她升職之後,當區長的很多工作就要開始移交了。所謂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些項目和工作,不該在手裡捏著的,她也不捏著。光是移交手裡的一些工作,年底就夠忙活的了。胡區長見她就這樣交接了,心裡還特彆驚喜。但是他也不敢托大,知道自己一些工作還是不如蘇書記,特彆是之前做的幾個區合作的計劃,他就沒這個經驗。蘇青玉道,“現在和東山區聯係的事情就你來做,多和他們溝通。積累經驗。至於其他區發展,到時候我們一起來做。”胡區長心裡感覺到了這位年輕領導對她的栽培的意思。心裡十分感動。“蘇書記,謝謝您這樣費心。”蘇青玉笑道,“我這是給花崗培養好乾部呢。當書記的,不就是要好好培養咱們花崗的黨員同誌嗎?”“您說得對,咱做領導的是,是要好好培養人,我也得好好培養其他能接班的人。”“這就對了。咱們眼睛不能局限於這一個地方,不能局限於幾件事兒。等開年啊,我也是要著手乾部培養計劃的。勝利的果實,也是需要人才來維護的。”胡區長立馬保證道,“我到時候一定配合。”蘇青玉又道,“等咱們工作交接完了,咱們再一起討論討論其他區的事兒。看看其他區該怎麼和我們合作。現在市場擴大之後,競爭會越來越大,發展還是要趁早。前期發展好了,後期我們工作就好做了。”胡區長道,“您是決定和他們合作了?”他可知道,之前蘇書記是有些看不中他們那邊的基層乾部辦事能力的。讓他們調整,但是後來隻有東山大刀闊斧的調整了,才和東山合作。“還沒呢,咱先做好準備。就算不合作,也當做一次模擬實踐。”胡區長想想也是,正好他也需要多學習,多積累。“書記,我看到時候咱可以再找一些之前去東山支援過的年輕乾部過來,一起討論討論。讓他們也多動腦筋。”蘇青玉笑著拍手,“好,這個主意好。”兩人本來是準備把這當做一次模擬,先未雨綢繆的,結果還沒開始討論呢。華陽區和臨河區的區長就親自過來蘇青玉了。先是恭喜蘇青玉升職的事兒,然後和她談合作。說是今年年底,他們就好好調整下麵的乾部。他們還找東山區學習了,現在在學習經驗呢。但是知道蘇青玉這邊肯定一次隻和一個區合作,所以趕緊兒上門了,結果這還是趕一塊來了。蘇青玉道,“現在我是書記了,區裡的經濟建設工作是我們胡區長在負責。”“另外就算要合作,今年也做不了什麼。我們自己還在交接工作呢。”蘇青玉說著,讓林楠去請胡區長過來。等待的時候,蘇青玉就問他們,“都考慮好了?”華陽區區長和臨河區區長都互相看了看。然後點頭。華陽區的武區長歎氣道,“很難走出去啊。”不是每一個區都和花崗區這樣的,他們這一年也是努力過了。也正是因為努力過了,所以知道蘇青玉之前的提議是多麼的正確。基層乾部要是不作為,上麵領導發的好政策,都無法實施好。比如說,他們和市裡的農產品銷售公司都聯係好了,種多少東西,人家都能幫著銷售,隻要給一些手續費就行。然後他們就在區裡搞大蒜種植,想著全國各地都是要吃的,這東西好保存,也好銷售。還專門學了技術回來教的。可結果呢,下麵開展的極為不順利。倒是也有完成任務的,但是沒完成任務的也很多。要麼就是宣傳不到位,要麼就是乾脆就沒怎麼宣傳。乾部們自家和親戚家裡都種了,換了錢了。老百姓都不知道這事兒。氣的他們抓了典型,問一個什麼也沒管的基層乾部。為什麼不好好宣傳。人家怎麼說?說這要是宣傳了,全村都種了,他們還要管種,管收,管賣。工作量加大了。氣的當時區裡領導愣是一天沒吃飯。然後再看看隔壁東山區,人家那叫一個乾的紅紅火火啊。特彆是年底分錢分肉,可把他們刺激到了。一年前都是一樣的情況,一年後東山已經起來了。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他們倒是也想著發展工業,可是競爭不過花崗的廣地工業區。最後他們知道了,得改,得調整。要不然就落後了。蘇青玉從他們的麵部表情就可以看出來了,這一年確實也都不好過。“先不急,等我們胡區長來了,一起商量商量。合作肯定是要合作的,但是肯定不是和東山那樣搞養殖,一來條件不合適,二來我們廣地也吃不下那麼多。另外一個市裡大部分都靠養殖發展,風險太大了。”他們正說話,胡區長已經急匆匆的過來了,然後笑著和這兩位區長握手。“歡迎來我們花崗做客。”“哪裡是做客啊,這是來做學生了。”臨河區秦區長道。胡區長就道,“互相學習。”人來齊了,也正式開始談兩個區發展的問題。現在兩個區都是準備從上到下搞調整的。都想和花崗合作。蘇青玉道,“關於你們兩個區的情況,我上次去參觀的時候,也差不多了解了。和花崗也是很像,但是水資源卻不如花崗啊。所以水產養殖方麵可能要差點了。”兩人都點頭。這方麵確實是差了點。要不然他們自己也就搞起來了。蘇青玉就問胡區長有沒有什麼想法。胡區長道,“我對他們那邊沒什麼了解,要不還是蘇書記您說吧。”蘇青玉道,“那我就提點建議了。我認為,華陽和臨河要發展,還是要靠咱們農民的土地。咱們搞的是農村發展,那麼,就千萬不能放棄這片土地。不是搞養殖,就是搞種植。”“當然,我剛剛也說了,大規模搞養殖,也不是最好的的辦法。所以還是在種植上麵,比如說,剛剛你們說的那個種打算,我看就可以參考。”“其他還有什麼好品種蔬菜,生長周期短,容易看到回報的,我們就可以好好的思量一下。不過我要著重提一點,我認為,長線投資才是我們的主流。”華陽區武區長道,“什麼是長線投資。”“就是要長期才能獲得回報的。比如,果樹種植。”蘇青玉道,“每個地區都有特色的水果,我們完全可以種出特色來。有些水果可能需要生長幾年才能種出來,但是一旦養成,後續的回報是很多的。”果樹方麵,這些區領導也是知道的。一些農村家庭門口會有一兩顆果樹。但是說實在的,有些果樹種出來的果子就是不好吃,也不好看。“種果樹適合嗎?我之前看農村的水果長的不好。”秦區長也點頭。他們還是覺得養殖好。養出來的肉,怎麼也要是賣的出去的。“蘇書記,要不,咱們養點彆的,不和東山區一樣行不?”蘇青玉笑著道,“養殖雖然周期短,容易來錢。但是也有點不好,一是每年的投資可不少。那些養殖戶都是要喂飼料的。二來,風險也大,萬一出現個什麼瘟病之類的,損失非常非常大。而種植相對來說,隻要熬過了前期的幾年,後期投資就會極少,且回報周期長,風險小。”這麼一說,兩人又覺得確實有道理,凡是有利有弊。蘇青玉道,“而且咱湖雲還沒大麵積種植果樹的地區,咱要是這麼種了,也算是第一個走出來的地區。更容易種出特色來。”“就和咱們好山的肉製品一樣,現在雖然東山也養殖了,但是其他人就是優先選好山。”武區長和秦區長聽著,也覺得搞種植確實也是不錯的。就是猶豫種植出來的水果不好吃。武區長道,“那水果好賣嗎?我上次在一家農民同誌家裡吃了他們家種的橘子,可酸死我了。”蘇青玉笑道,“普通品種當然不行了,咱們要發展,就要重視科學種植。首先從水果的品種,種植技術方麵,那都是要講究科學依據的。”秦區長道,“還有一點我也擔心,就怕果樹周期長,大夥兒沒那個耐心。”“所以這就是我說的,短期投資也是有必要的。咱們以長線投資為主,短期投資為輔。比如我們搞果園,我們還能夠教農民同誌在果園裡麵養雞養鴨,養蜜蜂。這都是果園附加的短期投資。先讓農民同誌在短期內看到收入的錢,給他們信心。”這個時候的農民同誌是真的很窮的。哪怕收入就一點點,他們也是滿足的。就比如東山的老百姓投資一樣,收入其實也不算多,但是都很滿足。為什麼?因為可以見到錢啊。之前種地種糧食壓根就換不了多少錢。辛辛苦苦一年,可能就賺了個肥料錢,維持下一年的種植而已。她這些考慮的很全麵的建議打動了兩個區領導。後麵蘇青玉又提了種果樹的好處。比如各區可以開辦飲料廠,果酒廠。可以開辦果乾廠。如果擔心開辦廠子賣不出去東西,這也不用擔心。既然是合作,花崗當然會幫忙了。她會和市裡農產品銷售公司合作,在花崗成立一家水果產品銷售公司,專門對外銷售。“你們也了解,我們是和很多企業有聯係的。銷售方麵不成問題。當然,你得保證質量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