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1 / 1)

穿越七零做知青 湖塗 1715 字 2個月前

蘇青玉一來邊州就忙忙碌碌大半個月,也沒提出什麼建設意見,也沒和各個部門交流溝通,也沒說和誰打好關係。這倒是讓其他領導們摸不著她想做什麼。等考察完了之後,蘇青玉也沒開展工作,而是一連幾天都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麵工作。甚至連飯都是劉主任送到辦公室裡麵的。顯得很不合群。在辦公室裡麵忙了一個星期,蘇青玉就對著青山縣的地圖看,邊看邊寫自己的計劃。完成之後,她就興匆匆的拿著自己的計劃書去找呂書記了。按道理她是要找徐市長一起商量這方麵工作的。不過從上次她找徐市長請假就看出來了,徐市長並不想理她。為了效率,還是找呂書記更合適。“我這些天對邊州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說句實話,咱們邊州的情況真的到了很惡劣的程度了。必須改革。”“在這種環境下麵,我們是搞不起來經濟的。甚至哪怕上麵給我們提供扶貧資金,都扶不起來。”“我們邊州窮,不是窮在資源,而是窮在思想。”因為了解呂書記的為人,蘇青玉也就不拐彎抹角了,也不怕讓領導不高興。直接就和呂書記說了自己的想法。也是想讓領導自己也知道,問題很嚴峻。要下狠手。不能猶猶豫豫。呂書記也確實沒生氣,反而還笑了。覺得蘇青玉願意提問題就好。願意提問題,說明是要想解決問題。要換做不想做事的,那肯定一個勁兒的誇邊州了。比如很多以前思想的老乾部就總說邊州比過去要好很多了,該知足了。蘇青玉也沒讓他失望,緊接著就開口了,“介於這些想法,我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她將計劃書給呂書記。呂書記趕緊接過來,低頭翻看。這是關於青山縣的試點扶貧計劃書。介於目前邊州的經濟狀況不好,以及基層乾部能力的不肯定,所以蘇青玉沒有一下子就搞全麵扶貧,而是還是走過去的那種辦法,先試點,再全麵推行。而這次,她為了節省時間,選了青山縣這個在整個邊州最窮的縣進行試點。呂書記也發現這個問題了,“青山的情況是最差的,你在這裡試點,困難會更大。”蘇青玉笑道,“我這人一向就喜歡先做最難的事兒。最難的事兒辦完了,其他人就不能再有理由說困難不去做了。”這也是她選擇青山的主要原因。如果是彆的地區試點致富成功了,後續其他還沒有致富的地區可能還會有彆的想法,認為是因為這地區底子好。但是如果在青山就不一樣了,一旦青山也成功了,其他各個地區和縣都找不到借口了。呂書記點點頭,覺得腦袋都精神很多了。年輕人果然有精力,有衝勁兒。他繼續看後麵的計劃。蘇青玉這個計劃其實就是針對整個青山地區進行的一場農業工業結合改革。她準備承包青山農民的土地種植茶葉,培養菌類,種草藥。並且雇傭這些農民一起種植。這樣就可以把當地不願意積極進取的農民給拉入了這個計劃中來了。關鍵是不用一下子拿出錢來。因為農民自己種糧食,也是要等成熟了才能還錢。這承包種植這些也是一樣的,蘇青玉也可以等這些東西成熟了,再給承包金以及工錢。這就可以在避開邊州資金不足這個缺陷。這個計劃也不擔心下麵的老百姓不配合。因為蘇青玉通過考察發現,這邊的基層乾部雖然都不像乾部,但是他們在村子裡很有話語權。這些村子還停留在過去吃大鍋飯的時候的思想。老乾部說一句,他們就聽。蘇青玉到時候對這些老乾部實行獎勵政策,相信這些老乾部會配合的。這一計劃是針對那些已經思想成熟的農民同誌的。第二計劃,她就主要針對村子裡的年輕人了。特彆是三十歲以下的,思想還可以往前麵帶的這種年輕人。這也是蘇青玉這次計劃的主要目標。她認為,邊州的未來,還是要靠這些年輕人。那些老一輩,他們的思想以及頑固了,無法更改了。年輕人呢還有可塑性。蘇青玉準備在每個鎮上蓋廠子。這些工廠就是針對沒個村子種植的這些東西進行加工的。廠子招收當地年輕人。“也不需要每個人都招,畢竟一開始我們也沒那麼大的實力。但是隻要保證一個村子有幾個年輕人進廠就可以了。生活是對比出來的,看到彆的年輕人成為工廠的工人,這些人的思想自然也會發生改變。不會和現在這樣沒有進取心。”“這些年輕人一旦下山,我就不讓他們回去了。到時候廠裡在鎮上修單位房,把他們都留下來。鎮需要發展,需要經濟,就需要人。在鎮上有了工作有了房,廠子裡來自各個村子的年輕人也多,到時候成個家也容易。在山下成了家,誰還會回去?”至於山上的那些土地未來沒人種植,這完全不用擔心,不還有那些沒有下山的年輕人嗎,到時候山裡能賺錢了,除了交通不便,其他的也都有。”蘇青玉並不需要他們都下山,她需要的是,這些人不管是在山裡,還是山下,思想都開始變化起來就行。等有錢了,盤山道一修,村裡的那些種植基地肯定還是要通車的。生活方麵也會變得便利起來。那些高山旅遊景點,不也是常年有人在山裡嗎?呂書記越聽,眼眸越發有了精神,連疲憊的身體這會兒都感覺好多了。都多了乾勁兒。蘇青玉笑著說了最後一個計劃,“這個就需要用點錢了。修學校。我去看過了,各個鎮上的學校很小。各村的學校也很小。我的計劃是,在鎮上修一個統一的學校,各個村的孩子都來念書。”呂書記聞言,笑著道,“看來你有辦法讓他們的孩子來念書了。”蘇青玉道,“孩子們不念書主要是學費、交通、以及勞動力。所以我說這次學校要建大,因為我準備修住宿學校。所有的孩子來山下上學,都住學校裡麵。一周回去一次就行了。這就解決交通問題。”“至於學費和勞動力,我的想法是,半工半讀。”這會兒可還沒有禁止使用童工的規定出現。所以蘇青玉這個說法倒是沒讓呂書記驚訝。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現在很多家庭的寫照。有時候他們來廠裡上班,可能都比在家裡要輕鬆。而且蘇青玉說這種工作也不是去廠裡工作,因為他們也沒那個錢再去給孩子們辦一個廠了。他們的工作地點就在教室裡麵。做的工作就是手工製品。就是未來很流行的手工小商品。比如穿手串,編繩子,做小飾品之類的。這種東西成本低,價格便宜,受眾還廣。隻要銷售渠道,就很好賣。當然,蘇青玉主要目的也不是壓榨勞動力,“白天他們照常上課,放學後,工作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我們還會給他們發工資。這樣,他們就算是勞動力了。家裡人會了以他們上學。至於學費那部分,就是我們通過他們工作做出來的東西,拿去換錢之後盈利的部分。”畢竟一般來說,一個工廠給工人發了工資之後,都還是有盈利的。蘇青玉就不準備盈利了。這完全就是一個公益項目。在資金上麵來說不賠不賺,但是卻能夠為邊州建設大業培養這些苗子,就是大賺了。計劃裡還規定了,參與工作的孩子要滿十歲。在農村,十歲的孩子已經是勞動力了。十歲以下沒法工作,但是如果他們不上學,未來也不能參與這種勞動。所以為了讓孩子提前來上學,相信家裡人也會考慮送孩子上學。雖然不能保證入學率百分之百,但是蘇青玉相信,至少能夠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以上。“這種模式也不用太久,一旦山裡開始賺錢,年輕人思想開始進步,孩子們也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就可以慢慢的改變這些政策。我估計三年就可以開始變化了。畢竟孩子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蘇青玉這一二三點的計劃,算是把青山的老百姓都給涵蓋進去了。而且除了教育辦學校要花錢之外,其他的都是可以賺錢的。可以說非常符合邊州的情況了。呂書記心裡又欣慰又慶幸。還很驚喜。他果然沒看錯人,蘇青玉同誌就是一個可以改變邊州的人才。“你這些計劃,已經考慮的非常周到了,我並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難為你能夠這麼快想出這些計劃來。而且……很敢想。”其實蘇青玉這些計劃,頗有些天馬行空。這裡麵任何一個計劃,都是很大的舉措。一般乾部哪怕偶爾腦袋裡會想到,但是很難會去想到付諸行動。蘇青玉不止想了,還敢去做。而且看樣子還很自信能做成功。“隻是這計劃十分的龐大,估計到時候你得辛苦了。我到時候會全權的讓你來負責這個工作。讓其他同誌配合你。”蘇青玉聽了這話,心裡也是高興,領導這麼說了,那她後續安排工作就更方便了。“書記,您信任我,那我也不推辭。我一定全力以赴的完成。”呂書記笑著點頭,“我說了,隻要是有利於邊州發展,我就支持你。有什麼困難,你就提。”蘇青玉道,“領導,現在彆的困難我還要總結,就一點可能要和您打個申請了。我想從雲城調一個人過來,之前在花崗一直跟著我工作的,完成過不少大項目。很有些經驗。”呂書記笑道,“既然是人才,那就安排過來。以後要是乾的好,咱邊州也是有很多機會的。”“謝謝書記!”蘇青玉笑著道謝。她自己也能調林楠過來。不過和書記打個招呼更好。免得書記覺得她是不信任邊州的同誌。林楠調動這事兒很容易安排,和辦公室劉主任說一聲就行了。倒是蘇青玉提出的這些計劃要實施,還需要開常委會。畢竟蘇青玉這裡麵包含很多方麵。需要各個部門配合,哪怕呂書記同意,那也需要和其他部門打招呼,通個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