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天庭,巨靈神也是個名頭響亮的先鋒大將,法力高強,力大無窮。但是與猴子交手,隻幾個回合,就被猴子劈頭一棒,把宣花斧打成兩截,敗陣而逃。猴子也不追趕,否則追上去一棒子,巨靈神就得當場斃命,笑道:“膿包!膿包!我已饒了你,你快去報信!快去報信!”巨靈神回到天上,徑見托塔天王,下跪道:“弼馬神通廣大,末將戰他不得,敗陣回來請罪。”李天王發怒道:“這廝銼吾銳氣,推出斬之!”旁邊閃出哪吒太子,道:“父王息怒,且恕巨靈之罪,待孩兒出師一遭,便知深淺。”李天王也就是那麼一說,聽了哪吒的意見,點了點頭,著哪吒出戰。他手下能用的先鋒大將本就不多,把巨靈神斬了,以後用誰去?花果山前,哪吒叫戰。猴子一看是個少年,笑著問道:“你是誰家小哥?闖近吾門,有何事乾?”哪吒喝道:“潑妖猴!豈不認得我?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欽差,至此捉你。”猴子笑道:“小太子,你的奶牙尚未退,胎毛尚未乾,怎敢說這般大話?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隻看我旌旗上的是甚麼字號,拜上玉帝:是這般官銜,再也不須動眾,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靈霄寶殿。”哪吒抬頭看處,乃“齊天大聖”四字,心說這妖猴好生猖狂!哪吒喝道:“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稱此名號!不要怕!吃吾一劍!”猴子道:“我隻站下不動,任你砍幾劍罷。”哪吒一挑眉,有些動怒。大喝一聲,叫“變!”即變作三頭六臂,手持著六般兵器,乃是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丫丫叉叉,撲麵打來。猴子見了。笑著道:“這小哥倒也會弄些手段!莫無禮,看我神通!”接著,也喝聲“變”,也變作三頭六臂,把金箍棒晃了一晃,也變作三條,六隻手拿著三條金箍棒,與哪吒鬥了起來。哪吒,亦作那吒。天朝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哪吒信仰興盛於道教與漢族民間信仰。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俗稱太子爺、三太子。對於其角色的記載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躍於明代古典《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哪吒一說源於印度與佛教,一說源自於古波斯。哪吒的形象,曆來評價較高。有人認為他是作品中寫得最富有生命力,也是最出色的人物,也有人把他和《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水滸》裡的李逵、魯智深相媲美。其鮮明的藝術形象。在天朝的文學畫廊中放射著灼灼光輝。與巨靈神那個水貨一比,哪吒是個貨真價實的法力高強的神仙。哪吒與猴子在空中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接著,把手中六件兵器一變,變成千千萬萬,照猴子當頭丟來。猴子咧嘴一笑,把金箍棒一丟。叫了聲“變。”金箍棒也變作千千萬萬,迎了上去。千千萬萬的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與千千萬萬的金箍棒在空中鬥在一起,漫天的霞光,伴隨著不絕於耳的“鐺——”的碰撞聲。極為壯觀。天上的天兵看得大聲喝彩,地上的各路妖精仰天怒吼。看著兩人鬥法,林揚也有點眼熱,恨不得上前插上一手,奈何沒有趁手的兵器,不論是哪吒的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還是猴子的金箍棒,都是極為珍貴的寶貝。猴子得到金箍棒之前與得到金箍棒之後,戰鬥力簡直不是一個檔次,林揚現在已經不是這個小弟的對手,親眼見到哪吒三太子,也讓他有點新奇,小時候還看過哪吒鬨海的動畫片呢!新奇過後就是發愁,上哪去弄一件趁手的兵器?那邊猴子見久戰一個小娃娃不下,麵子有點掛不住,眼珠子一轉,從身上拔下一根毫毛,叫了聲“變。”毫毛變作猴子的模樣,招來一根金箍棒,去打哪吒,他的真身卻摸到哪吒腦後,也招來一根金箍棒,玩了個偷襲。哪吒正在施法,把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繡球兒、火輪兒變成千千萬萬,與那千千萬萬的鐵棒爭鬥,被猴子前後夾擊,一個不察,挨了一棒。猴子也沒取這小娃娃性命的意思,一棒子隻打到了哪吒胳膊上。哪吒卻驚得不行,這要是打在腦袋上,自己不就歇菜了?連忙召回六件兵器,往天上逃去。那邊李天王早已看見,見自己兒子差點戰死,也是驚得不行,哪吒有點心有餘悸,跪拜道:“父王!弼馬溫真個有本事!孩兒這般法力,也戰他不過,已被他打傷膊也。”李天王沉著臉道:“這可如何是好?”論起戰鬥力,他還不如自己的兒子哪吒,哪吒竟然戰敗了!一個妖猴竟然有如此大的本事!須知那妖猴還有一個大哥沒出手呢?哪吒道:“他洞門外豎一竿,旗上寫‘齊天大聖’四字,親口誇稱,教玉帝就封他做齊天大聖,萬事俱休。若還不是此號,定要打上靈霄寶殿哩!”意思是,咱們撤吧!猴子的事情,讓玉帝去頭疼。李天王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且不要與他相持,且去上界,將此言回奏,再多遣天兵,圍捉這廝,未為遲也。”李天王收兵,花果山上下一片歡騰。猴子收起金箍棒回山,數萬猴精與各洞妖王、小妖無不拜服,呼聲震天。看著威風不可一世的猴子,林揚也有點熱血沸騰,這一刻,他不再抱著打醬油、偷蟠桃的心態,而是想參與其中,演繹一份屬於自己的精彩。花果山戰勝天庭,一時名動天下,有六位大妖前來賀喜,其中一位正是牛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