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與B仔,這兩個“李曉龍”的跟班與左右手,發現“阿龍”自《死亡的遊戲》後,竟然不再關注影視方麵的事情,很是意外。要知道影視與功夫,是“阿龍”畢生且狂熱的追求。當兩人發現,“阿龍”連功夫方麵,都有些放下的時候,更加震驚,百思不得其解。林大聖人還用得著練武嗎?他隻是將截拳道研習了一遍,就了解了其中的門道,說起來,李曉龍不愧是世界級的武術家,宗師級彆的人物。截拳道,竟然與獨孤九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截拳道是李曉龍創立的一類現代武術體係,可惜由於他的過早逝去,以至於後來,很多人並不了解截拳道。截拳道融合了世界各國拳術,以詠春拳、拳擊與擊劍作為技術骨乾,以中華道家思想為主,創立出實戰格鬥體係構想,也是一種全新的思想體係。截拳道與多數武術不同,它是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同時,它也是一種哲學思想和方法論,如同馬克思主義一樣,與時俱進,和社會一道向前發展。截拳道,指的是不拘於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覺悟,以水為本質而攻擊,反擊將一切化解於無形。說白了,就是狙擊對手來拳之法,或截擊對手來拳之道,本性是“拋棄傳統形式,忠誠的表達自我。”“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與獨孤九劍的最高境界,無劍勝有劍,極為相似。林揚將截拳道加以改革後,就創作了一本《中華國粹之截拳道》。配合“鎮藩國術館”開始宣傳。同時,他以“李曉龍”的形象為商標,開創了“李曉龍體育用品”,開始商業化宣傳中華功夫,也使得“李曉龍”更為紅火。“李曉龍體育用品”,顧名思義。賣得都是體育用品,健身、訓練器材,其中以雙節棍,因為“李曉龍”在走紅而出名,最為暢銷。中華功夫的宣傳,以及林揚編寫的《中華國粹之截拳道》,開始從港島,輻射整個世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林大聖人相信,中華功夫引領世界潮流,那是必須的。覺得宣傳力度有些不夠,同時,林大聖人又開創了“李曉龍餐廳”,同樣以“李曉龍”的形象為商標,模仿肯德基的老頭。開始運行。一時間,風靡港島。“李曉龍”的粉絲流連不絕,以到“李曉龍餐廳”就餐為榮。一些腦殘粉為了桌位,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李曉龍餐廳”同樣以港島,輻射整個世界,林揚相信。漸漸地,它也會成為世界潮流。說來簡單,當林大聖人將所有事情忙完,已經來到1974年的年底,進入了1975年。期間。選合作商,談合同,選店麵,具體運營等等,林大聖人也是忙了個夠嗆。這一年,“李曉龍”三個字,在港島人口中是傳得最多的,當之無愧的風雲偶像人物之首。也有人說,“李曉龍體育用品”與“李曉龍餐廳”是“李曉龍”在借名氣圈錢,但很快,這些人就被龍哥的腦殘粉淹沒。這幾個看似尋常的舉動,在1974年,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毫無疑問,“李曉龍”更紅了,整個港島,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基本上港島的大部分人,都崇拜他,是他的粉絲。他的影響力,在國外也越來越大。1975年,林揚回過頭來,準備繼續拍電影了,一切已經走上軌道,如今,就是讓“李曉龍”三個字更紅,同時,也是“李曉龍”的第二個與第三個誌願。讓華語電影得到世界認可,成為好萊塢的中國功夫的天皇巨星。儘管“李曉龍”如今已經夠哄,所拍攝的華語電影,也成為首部進入好萊塢的華語大片,但隻是一個開端而已,遠遠不夠。林揚現在有兩個選擇,一是《葉問》,而是《李曉龍傳奇》。這兩部電影,無論拍哪一部,都可以大紅大紫,甚至更進一步。一代宗師葉問,本就是李曉龍的師傅,再輔以他的名氣,以及拍攝手法、劇情、打鬥等等,毫無疑問是一部可以敲開好萊塢大門的大片。李曉龍傳奇,以他今時今日的名氣與地位,拍攝出來,肯定也是大紅大紫,受無數粉絲追捧,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思考了一會兒,林揚決定先拍《葉問》,畢竟是“先師”,代表著向先師致敬的意思,先後有序。要拍《葉問》,林揚又開始自編、自導、自演,首先,就是劇本問題。這對林揚來說,本來就不是問題,因為他曾經看過這部電影,劇情與畫麵在腦海裡閃現。裡麵的打鬥,通俗易懂,又吸引眼球,也符合“李曉龍”的風格,所采用的特技很少。說到《葉問》這部電影,就不得不說一說,葉問這個一代宗師。葉問,生於1893年,本名葉繼問,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是當地大少爺,在港島聖士提反學院念書,學識淵博。他的詠春,師承陳華順、梁讚,為詠春拳體係的開宗立派人,於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港島教授廣.東人詠春拳。其封門弟子梁挺,將詠春拳傳揚國際,更通過其子弟,在全球的廣泛傳揚,形成出一套最權威的中華傳統武術實戰修習課程《梁挺詠春》,載譽全球。葉問是詠春拳,乃至中華武術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師,1972年在家與世長,比猝死的李曉龍早一年,同時,也是李曉龍的師父。葉問在原傳統武術,言傳身教的授業方式上,將原博大精深,包含武術套路與心法的傳授方式,拆改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動作名稱,如攤、掌、膀、伏、抌、捶等,讓詠春拳以最顯淺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港島開宗立派,將原本秘而不傳的詠春拳傳揚開來。及至其後子弟門人孜孜努力,將詠春拳傳遍全球,成為一係名拳。這個一代宗師,李曉龍的師傅,毫無疑問,很有人格魅力,所以,所拍攝的電影,自然可以吸引眼球。同時,李曉龍的師傅,本身就是一個噱頭,“李曉龍”三個字,在港島已經家喻戶曉,哪怕是在國外,估計很多外國人也會好奇,李曉龍的師傅,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林揚開始寫起劇本。一九三零年代,中華武術之都的佛.山,武風頂盛,各門各派為廣納門徒,經常集體比鬥以顯實力。葉問習得一身武藝,但為人低調,故未有設館授徒,隻待在家中與友人閉門切磋、鑽研武術。以金山找為首的北方武師,為了在佛.山揚名立萬,遂狠狠挫下各派館主。金山找為搏得佛.山市民的認同,決意挑戰不問世事的葉問,且闖進葉宅逼葉問出手。葉問在妻子張永成的鼓勵下出手,以熟練的詠春拳大勝金山找。經此一役,佛.山掀起了熾盛的詠春熱潮。好景不常,中日戰爭爆發,佛.山淪陷,葉家大宅被日軍強占,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廢屋。葉問一家生活艱苦,但葉問仍積極麵對,一改闊少的態度,到煤炭廠當苦力,自力更生。眾中華人默默耕耘之際,一批日軍卻前來生事,陪伴在日軍主任佐騰旁邊的翻譯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釗。日國將軍三蒲是一名武癡,故以白米作獎賞,邀請中國人到打鬥場與日軍切磋,藉以觀摩中國武術。葉問的好友武癡林,於打鬥場內侮辱三蒲,被生生打死。葉問為尋找武癡林,到打鬥場,即見廖師傅,被佐騰無理射殺。葉問遂把心中悲憤於打鬥場上發泄出來,以一敵十,痛擊日本人。三蒲對葉問的身手大為欣賞,並表示期待與葉問一戰。葉問的摯友周清泉,被淪為山賊的金山找勒索。周清泉為養活一眾工人,未有棄廠撤離,令葉問明白到每人都有其使命,遂留在棉花廠教眾工人以詠春自衛。金山找再次來襲,一眾工友在葉問帶領下齊起以詠春反抗,金山找被打致耳聾。三蒲帶兵至棉花廠捉拿葉問,要葉問向日軍傳授中國武術。葉問拒絕,隻願與三蒲作戰。佐藤為保三蒲勝出竟暗設埋伏,葉問雖已知已身陷危機,但仍以詠春力戰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開激烈決戰。最後葉問打敗了三浦,卻被佐藤從開槍,幸而李釗撲上去,隻是打傷了葉問的肩膀。人群湧上去,葉問在好友周清泉的幫助下,逃離佛.山,去了港島。再加上場景的描寫,以及對話,打鬥等等,零零總總的,林揚將《葉問》這部電影的劇本寫了出來。不同於接手的半部電影《死亡的遊戲》,林大聖人對於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的第一部正式電影《葉問》,還是很上心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挑選演員,將劇中每一個人物都塑造好,主角當然是他自己,林大聖人,也就是“李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