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連橫合縱(1 / 1)

平安傳 西風緊 1508 字 2個月前

不久後,張寧便按朱恒的建議,暫時放棄荊州;然後朱雀軍將糧草軍械補給屯於嶽州,調船運送輜重自水路順江而下,戰兵走陸路而行,水路並進逼近武昌府。他們雖然占領了嶽州,但水軍不濟隻能封鎖洞庭湖的入湖口,無法截斷長江。其水路輜重仍處於荊州水軍的威脅下,議定隻得以陸軍保護船隊,若遇官軍水師襲擾,便將船隊靠近南岸,再從陸上以火炮拒敵。大軍長驅而下,在臨湘城又打了一仗,然後各地不戰而降。兵鋒直逼武昌,未得報有實力的官軍增援,看起來已經沒什麼能阻擋朱雀軍奪取武昌城了。就在這時,之前從常德城出發去南京出使的使團返回了,在半道上和張寧中軍彙合。主使仍是陳茂才,此人善辯,因故幾番受命以這類事。張寧在中軍大帳先見了陳茂才,得知漢王也派了幾個人隨行過來聯係,頓時覺得這事有戲,至少南京那邊積極回應了。其實這次談判的內容很簡單:九江府的衛軍原本已經響應漢王了的;但漢王主要經營南直隸,兵力也儘數布置在那邊,西麵九江府等地不僅疏於經營,而且基本沒管更沒多少兵,對官軍的防禦是聊勝於無,當地官吏有反複的可能。張寧希望漢王派一員大將帶兵進駐到九江府,並妥善經營周圍的重鎮據點。這個提議原本就是雙方有利的事。於大局是將中遊、下遊連成完整一線,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麵;對漢王來說,當初他無力遠征武昌府,現在隻要鞏固九江府就能完成之前的戰略意圖,大戰都不需要了便能消除一個方向的威脅,何樂不為?不料陳茂才敘述了漢王府的態度時,叫參議部諸人都大為驚詫。這回漢王派了幾個使者隨行過來,原來是來講條件的:南京答應湖廣這邊的建議,作為交換條件幾條,第一,讓“建文軍”交出叛徒朱恒,押送往南京聽候漢王發落;第二,漢王軍抵達九江府後,朱雀軍要提供錢糧若乾、新式火器若乾,以鞏固各地經營防衛……參議部的人聽完陳茂才的敘述,無不破口大罵。其中有人嚷嚷道:“若非咱們眼下兵力單薄,打完武昌,便徑直順江東下,順手就取了九江等地,那時漢王腹背受敵,求咱們都來不及,還有臉講條件?”朱恒聽到提及自己,隻好站出來,跪拜表態:“畢竟咱們是無力進取的,為大事計,王爺可將微臣交出去,以一人之身換大局穩固值也。”張寧上前親手將他扶起,不必思索便說:“顯然是不可能的。”大夥都知道朱恒很受湘王重用,當作肱骨之臣,以為他要說一番道理籠絡人心,倒不料一句話很簡單,不可能就完事了。參議部幕僚梁硯平素十分低調,此時也忍不住說:“漢王是自己作死,還是府上那幫人都是豬腦子!要是這麼下去京營打到南京了,那一個個的文武誰逃得掉死罪?”朱恒歎道:“也可能漢王府料得我們有求於人,借機要敲些好處而已。不管怎樣,眼下必須得保漢王。萬一京營是從下遊或是中遊破了江防,一旦漢王覆滅,咱們的境況便不利了,唇齒之寒不得不察。”這確實是個理,不過張寧覺得漢王要因此消極談判,未免也太兒戲……不過漢王再怎麼說有幾十萬大軍,起到了很大的牽製作用;否則一旦東線也是朝廷掌控的話,朱雀軍顯然要麵對四麵楚歌的境地。可以想象,荊州尚在官軍之手,上遊是有威脅的;北部正麵也是漫長的戰線;東麵以南京為中心逼近,江防便蕩然無存;雲南那邊的沐王雖然遠,也不是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張寧便親自接見了漢王的使者,積極與之討價還價,除了第一條表示出沒有商量的餘地,彆的好處都是能談的,哪怕是無理要求。漢王的使者專門提到要朱雀軍的新火器,顯然南京也注意到了湖廣戰局的情況。遠水之戰以一萬多破十萬,表現太過惹眼,各方都意識到張寧手裡的火器威力。張寧怕拒絕了交出朱恒的條件後,漢王府會對談判失去興趣消極對待……作為建文一係的人,漢王估計也有所提防;張寧便準備提出援助漢王軍火器的條件。參議部對此事頗有爭議。反對者既擔心火器技術擴散,失去了自身的長處優勢;又提放養虎為患,那漢王府畢竟占著好地方,而且兵多將廣,和朱雀軍也永遠不可能走到一條道上。燕王係和建文係最終沒有妥協的餘地,不僅是漢王府在提防朱雀軍,朱雀軍參議部照樣是提防他們的。支持者的人中就有朱恒,朱恒認為火器技術已經泄露到官軍那邊了,官軍暫時沒有運用到戰場上不過因為從大量製造到實裝訓練需要一個過程而已,遲早要出現在戰場上。“半年多以前,咱們就已經確認錦衣衛勸降了一些兵器局的人,其中包括前兵器局提舉範四;另有澧州之敗、常德失陷等幾次咱們丟城失地,軍隊覆沒,戰場混亂敗軍不可能銷毀所有的兵器,一定有實物落入官軍之手。除了數月前新製的長管野戰炮,臼炮、弗朗機騎炮、火繩槍都已泄密;我曾到兵器局作坊多次視察,以為最先設計這些火器或許不易,但若是仿製則要求不高。彆說錦衣衛南鎮撫司專門研製這些東西,就是民間作坊也仿得出來……若是將來官軍用這些火器用於下遊戰場,漢王軍必戰不利,漢王軍覆沒對咱們也沒好處;既然已經泄漏給了朝廷那邊,再以火器作為條件向漢王示好,也並非不可。方才有人提出養虎為患,我不太讚成,就漢王府現在這狀況,根本就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真正的大敵是京師朝廷。”這時汪昱起身拜道:“末學倒有一個想法,鬥膽在此提出來,望諸位不要見笑。”張寧鼓勵道:“各抒己見才能集思廣益,青墨有話直說無妨。”汪昱道:“眼下我們進占迅速,在朝廷眼裡或許有羽翼漸豐之勢。咱們既然想要聯合漢王,共同對付強敵;朝廷也不乏連橫合縱之才,他們會不會調整方略,試圖說服漢王?那宣德偽帝與漢王畢竟是一脈相承,他們感受到威脅之後,難不保一起對付咱們?”朱恒道:“要這麼說,建文君和燕王都是太祖之脈。宣德與漢王雖是叔侄,但他們誰不清楚事到如今已成水火?隻要有一方敗北了,對方根本不可能輕饒……退一步說,就算朝廷與漢王息兵,漢王也不會傻到真幫著朝廷減輕壓力助紂為虐,反過來打咱們;那時的情勢無非轉變了一下,從漢王牽製朝廷主力、變成了我們牽製京營,實質未變。”汪昱聽罷忙道:“朱部堂言之有理。”爭論了一番,參議部終於達成了決定,要用火器幫助漢王,以此交換他們出兵九江府。接下來就是談判,畢竟漢王府提出的條件還包括要朱恒;張寧派汪昱和梁硯協助陳茂才和使者談。朱雀軍提出的條件相當豐厚,承諾一旦漢王軍到達九江府,便提供大批火繩槍和火炮,而且派官吏幫助他們建立製造維修火器的作坊;有了犀利火器,漢王還能用於南直隸各地城防,更有效阻擋京營進攻。除此之外,明年秋收征稅之後,朱雀軍將糧草調往嶽州,再從嶽州送大批錢糧到九江府……當然,後麵那一條隻是畫餅,看著好,可等到明年秋收後這局勢是什麼樣子還不知道,說不定朱雀軍或是漢王軍都被滅了。但後來補充的一條,開放東西商行來往其實對漢王有好處,東南沿海富裕但缺糧,一旦準許大批貿易,湖廣等地可以為漢王軍提供充足的軍糧保障。參議部已經表示了足夠的誠意和好處,漢王的使者也動心了,他們說要派人急報南京,再做答複。梁硯居然還在談判期間,暗示使者的私利:建火器作坊等事宜要撥錢,負責的官僚差事辦好了也可以從中撈些“火耗”;商貿一通,有權力的官設關卡還能收稅……梁硯隻是暗示,可那使者竟然回應,說是他在南京認識的人不少、結交甚廣,若是湘王肯資助,他出麵送禮走動,這事兒就可能更容易了。汪昱梁硯趕緊把這消息報知張寧,並提建議若乾。這會兒張寧才恍然醒悟,之前都顧著雙方公事上的利弊,竟忽略了公事也是人在辦。當下便指使汪昱等人,承諾使者錢財若乾,並在重新去南京的時候幫忙送到地方;等南京的使者回去要走動遊說時,各處大臣各需要多少,再臨時支付。參議部諸人以為這個法子穩當,不然把錢全部給了那使者,萬一這廝拿了錢不乾事,到時候找誰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