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莊氏怎麼了?”曉兒可以預見,沒有她們家頂著沈莊氏和大房二房那無理取鬨的予取予求和貪得無厭的設計陷害,四叔一家的日子過得將會是怎樣的糟心。“沈玉珠不小心將王大嬸家的孫子推了一把,頭磕到井口,昏迷不醒,王大嬸鬨著要沈老爺子賠一千兩,不賠就去告官。”劉氏心裡歎了口氣,好好的日子不去過,硬是要搞出一出一出的事來,難道是覺得這樣的人生才夠精彩?曉兒聽了真是無語了,看來一頓牢飯下來,還是沒有讓她長點記性,反而更任性妄為了。曉兒絕對不相信沈玉珠是不小心推的,倒是相信她不小心用力過度將人推至重傷了。不過能讓沈玉珠下這麼大力氣,王大嬸的孫子肯定乾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劉氏接下來的話證實了曉兒的猜測。“你知道沈玉珠為什麼推他嗎?”“不知道,難道是王大嬸的孫子偷了她的嫁妝?”沈玉珠最緊張的就是她的嫁妝。沈莊氏從沈玉珠出生後便以各種方式,想儘辦法給她存嫁妝。“你怎麼知道的?你聽說了?”劉氏看著曉兒滿臉驚訝。“怎麼可能聽說了,這裡又沒有新聞聯播。沈玉珠挺懶的一個人,涉及到了她的嫁妝,她才樂意動一動,所以我才這樣子猜的。”曉兒無語,她才剛回家來好嗎!怎麼可能聽說。“新聞聯播是什麼?”這丫頭又蹦出一個聽都沒聽過的詞。“咳,新聞聯播就是……就是將發生的新鮮事大肆宣揚一番的意思。”曉兒找了一個還算貼切的說法,忽悠過去。“還記得你奶,咳……沈莊氏曾經將你給沈玉珠做嫁妝的珍珠拿到河邊埋了起來嗎?”這事隔得太久,不是盧氏提起,她都差點忘了那顆珠子了。“記得啊,後來找不回來,不是還鬨了一場嗎!現在知道是王大嬸那孫子拿了?”要真是這樣難怪沈玉珠這樣生氣,都下死手了。現在沈玉珠坐過牢,名聲算是壞了,她想嫁得好,嫁過去後腰板硬,不就得靠豐厚的嫁妝!沒有嫁妝,名聲又不好,誰願意娶!那珍珠賣了能買好幾畝良田了,就是看在那些田的麵子上,到時候她婆家也得供著她。當然這前提是她願意嫁給她看不起的泥腿子的情況下。“可不就是他偷了!王大嬸他們家看老爺子他們都入大牢了,以為沈莊氏再也回不去了,便將珠子拿出來賣了,賣珠子得的銀子用來蓋了一座大房子,還買了幾畝田。王大嬸又是個嘴上沒有把門的,到處新聞聯播她孫子撿了顆珠子,才發了大財的事!你奶回去自然便知道了,立馬便和沈玉珠一起上門去鬨,結果便差點鬨出了人命。”若是其它人那珠子偷了便偷了。這事肯定捂在肚子裡,一輩子都不說出來!王大嬸倒好,還到處宣揚。“咳咳咳……”曉兒又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了。到處新聞聯播,我的娘親,你真的是現學現賣啊!“怎麼這麼不小心!吞口水都能嗆著!”劉氏忙幫曉兒順背。曉兒:還不是你學習能力太強鬨的!她緩過氣來便問:“那後來這事怎樣了結的?”劉氏見曉兒沒事了才接著說:“王大嬸的孫子磕破腦袋幾天都醒不過來。王大嬸說她那孫子是金孫!張口就要沈莊氏她們賠償一千兩銀子!不賠就報官,讓官府砍沈玉珠的頭,讓她賠命!兩人一聽要報官就怕了!哪裡還敢不答應給銀子!沈莊氏這是在家裡橫,在外麵就慫!”“那真給銀子了?找四叔要的銀子?”所以四嬸才離家出走?沈老爺子沒有這麼多銀子,沈莊氏絕對不會拿沈玉珠的嫁妝出來賠償的。那銀子哪裡來?隻能找沈承祖要了。大房二房是指望不上的。“沈莊氏是想找你四叔要一千兩銀子,天天去鋪子裡鬨,生意都無法做。但是銀子你四嬸掌著,你四嬸硬是一文錢也不拿出來。說都已經分家了,他們隻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沒有給小姑子擦屁股的責任!要出銀子也行,大房,二房也得一起出!不然沒門!”“那後來呢?”道理是這個道理,不過沈莊氏和沈玉珠就不是一個講理的人。沈玉珠有自己的田地,沈莊氏自己的嫁妝也全給了她,再加上十多年來每年沈莊氏都會給她添置兩樣首飾,這些東西加起來也不少了!以前每個月自己家給兩老的贍養費,那銀子加起來也有不少,也不見她們拿出來。“大房,二房的人哪裡會肯!大房一家是直接來帝都投靠沈寶兒,二房的回李氏娘家了。沈莊氏天天去你四叔那裡鬨,你四叔便給了一瓶子你留給他們的藥給老爺子。你四嬸因為這氣你四叔,後來知道你舅娘要來帝都便跟著你舅娘來帝都。王大嬸見沒銀子,就改口要咱們家給兩老蓋的那座新房子!不過老爺子沒有答應!隻說一兩銀子也沒有,但可以治好她孫子,不過她孫子若治好了,王大嬸也得將那顆珍珠還回來,不然就去官府,讓縣令大人判決。反正他們已經坐過一次牢了,再坐一次也沒有什麼!”“沈老爺子真的說反正他們已經坐過一次牢了,再坐一次也沒什麼?”什麼時候沈老爺子也這樣潑皮了!“是這樣說,他也是被鬨得沒法子了。王大嬸也是怕去見官的,不過王大嬸也沒答應賠珠子,說那珠子就當是給她金孫補身子!沈莊氏有老爺子撐腰,又怎麼肯答應下來,最後還是村長出麵,那賣珠子得來的田地歸沈莊氏,房子就賠償給王大嬸的孫子。”倒是便宜這兩家了。還貢獻了她珍貴的藥丸!曉兒心想。“不過那田和那房子都沒了,王大富賭錢時將田契和屋契都輸掉了。沈莊氏知道後不答應,又去鬨。要王大嫂賠她那些田地,王大嫂說不關她家事!叫她去問賭坊的人拿!沈莊氏哪裡敢啊!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曉兒:“這真是應了一句,不是我財,不進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