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小小鄧艾(1 / 1)

第四十二章小小鄧艾傍晚時分,諸葛亮率領兵馬越過棘水,騎馬走在隊伍前頭的諸葛亮,遙望棘水對岸的村莊之中炊煙嫋嫋,一派祥和寧靜的情景,不由顧左右道:“那片村莊,叫什麼名字?”“回稟主公,此地屬於棘陽鎮,這片村莊叫鄧家村,這裡的鄧氏族人,原先也屬於鄧莊鄉鄧氏一族,後來因宗族糾紛,隨遷移到在此地。”親衛中一名熟悉本地軍士,上前解說道。“走,去村中看看。”諸葛亮聽到又是鄧氏宗族的村落,心裡不由升起一絲不爽,遂決定進村去查看下,若是這裡跟鄧莊鄉情況一下,他不介意再來一次屠殺。“駕!”諸葛亮一夾馬腹,率先飛馬衝進了鄧家村。諸葛亮一行隊伍剛進村,村裡的一乾族老,就迎到了村口。“某乃新野令諸葛亮,汝速去把把村中戶籍賬本,全部拿給本官查閱,若有差錯,爾等一律處死。”諸葛亮冷眼看著眼前的三位鄉老,神情嚴肅的喝道。“請大人稍後,老朽這就去拿。”鄉老當中那名五十開外的老者,忙轉身往村內出去。“文向,汝領一屯軍士,前往村落巡視一遍,切記詢問可以,但不得騷擾百姓,更不得擅自劫掠,違者軍法處置。”諸葛亮現在對於這些民間的鄉老,已經有了很深的猜忌,所以對於這些人的話,他在聽取之餘,還要派人經過認證,他才能徹底放心。在等待鄉老拿賬本之時,諸葛亮領著陳楚,也在村中走動了起來,鄧家村規模自然沒法跟鄧莊鄉比,從走訪的幾家鄉民口中,諸葛亮獲悉全村人口不過五百餘,戶籍也隻有一百多戶,可謂是實實在在的村落,而不是鄉鎮。“大嫂,你家有幾口人?”諸葛亮這會走進路旁一家籬笆圍繞的茅屋院內,見房門口一名身穿麻衣的少婦,手中抱孩子,正在哄孩子吃東西;眼前的少婦雖然粗布麻衣,但卻流露出幾分大家閨秀的氣質。“三口。”那名少婦見諸葛亮一行是官府的,雖然心下有些畏懼,但還是低頭回了一句。“紅兒,誰來啦。”這會屋內走出一老太,當她看到諸葛亮一行人時,似乎有些畏懼的把身子縮回了屋內。“大媽、大嫂你們不用害怕,我們是新野官府的,就是來村裡看看。”諸葛亮露出一個親善的笑容,上前看了眼少婦懷中孩子,赫然發現眼前長的虎頭虎腦的幼童,見到他這張陌生麵孔時,不但沒有害怕,反而張開了雙手,露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笑容,嘴裡含糊不清的叫喚著,似乎是喊諸葛亮抱一抱他。“大嫂,這孩子叫什麼,長的真可愛。”諸葛亮笑著詢問了一句,伸手想要抱一下孩子,但那少婦有些畏懼的躲避了一下,道:“孩子叫艾兒,艾草的艾。”諸葛亮環視一眼院落內籬笆下茂盛的艾草,自是明白她們給這孩子取這個名字,寓意是希望這個孩子,能像這些生命力旺盛的艾草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吧。“哦。”諸葛亮見少婦一家,明顯不太歡迎自己,遂笑了笑,也就沒多做停留,在轉身離開之時,諸葛亮隨口問道:“大嫂你夫家也姓鄧吧?”“嗯。”身後傳來對方輕輕的回答聲。“鄧艾兒,鄧艾?”諸葛亮自語一聲,神情不由一震,忙轉頭問道:“大嫂,你家夫婿呢?”…,“年初病死了。”鄧母雖然心裡惱怒諸葛亮如此無禮,但還是如實的回道。得到這個回答,諸葛亮已經肯定,眼前的幼童,就是未來的一代名將鄧艾,他記得史書上記載,鄧艾年幼喪父,家住新野,至於其他資料,他到記不清楚了。隻是讓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鄧艾如今竟然還隻有個幼童,他都以為對方,現今怎麼也有七八歲了,前段時間,他還在尋思,有空得派人,找找看鄧艾的蹤跡,以便讓他到新野的講武堂來學習。這會得知這個幼童是鄧艾,諸葛亮心裡自是歡喜,但他見人家似乎不太歡迎自己,想想也就沒有轉身回去,而是暗自打算,找其它辦法接濟鄧艾一家,因為鄧艾家明顯是比較窮苦的家庭,也許正是因為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才成就了鄧艾一生的成就,所以諸葛亮也就是想接濟一下鄧艾家裡,而不打算現在就把鄧艾接回新野。回到村裡祠堂,諸葛亮查閱了一遍村中戶籍,雖然略微有些出入,但相差不過二十多人,所以諸葛亮到沒有深究,隻是警告了一下村中的鄉老,接著他又對三老指示,讓他們關照一下鄧艾母子,不至於讓他們一家鬨饑荒就可以。對於諸葛亮的囑托,三老自是連連點頭,其中一名老者,還一臉諂笑道:“大人,你可真有眼光,鄧氏可是附近十裡八村有名的美人……”不過他的話頭還沒說完,就被諸葛亮嚴厲的目光給打斷了,“知道就好,以後這話你要是亂傳,小心本縣剁了你。”諸葛亮淡淡一笑,轉身離開了鄧家祠堂。回新野的路上,徐盛忍不住八卦道:“主公,你既然看上了那個小娘子,為何不直接領回新野,讓人家過得舒坦點?”“汝也這樣認為?”諸葛亮苦笑一聲,瞪了徐盛一眼反問道。“難道不是嗎?”徐盛嘿嘿一笑,雖然嘴上沒說,但心裡卻是這麼想的。“無聊……”諸葛亮見他那副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了,無奈之下,他也懶得辯解,催促著坐下的戰馬,馳騁了起來。“子揚,難道你不這樣認為?”徐盛見諸葛亮飛馬跑了起來,笑著問了句陳楚道。“無聊。”向來比較沉默寡言的陳楚,學著諸葛亮的口氣回了句,縱馬追了上去,雖然他不知道‘無聊’二字究竟是何含義,但他見諸葛亮時不時蹦出這麼一句,也就跟著學了起來。……深夜,縣府後院。“主公,你乃萬金之軀,怎能滯留險地,若有差池,悔之晚矣……”當諸葛亮回到家中時,聞訊而來的賈詡,一臉憤慨的直言納諫了起來。“文和先生所言有理,亮今後記住便是。”麵對賈詡的直言善意,諸葛亮自是不能反駁,更不會生氣,這會他也隻能連連點頭,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以免賈詡繼續嘮叨下去。“哎呀,主公你是不是受傷了,後背怎麼有血跡,快,傳醫師。”賈詡這會在替諸葛亮續水時,看到諸葛亮身上的血跡時,忙揚聲喊了起來。“文和先生,沒事,傷口都處理過了,無需大驚小怪。”諸葛亮忙搖手笑道。“不行,某一定要讓醫師來查驗一下。”賈詡斷然道。“文和先生,現在天色不早了,醫師也早休息了,就不要這麼麻煩了吧?”諸葛亮對於賈詡的好意,也隻能苦笑應對。…,“為主公診治,乃醫師分內職責,再說如今主母不在,某自當為主公分憂,不管是公事私事都不能例外。”賈詡固執的辯解道,至於他會如此,也是因為賈詡有自己一套處世之道。若是對待庸主,他可以明哲保身,對於明主,他可以獻言獻策,直言明諫,這就是他為何處在亂世之中,卻能在眾多軍閥之中遊走,卻始終獲的信任重用的原因。“唉,也罷,依你就是。”諸葛亮不忍斥責賈詡,而又無法說服他,最後隻得照他的意思所辦。“傳醫師。”賈詡滿意的一笑,讓門外守衛的親衛傳醫師之時,賈詡又道:“主公節儉,本是好事,但這偌大的府邸,沒有貼身奴婢使喚,也不是個事情,如今主母又去了襄陽,就更應該找兩個奴婢,不知主公意下如何?”“文和先生,亮能夠住這麼大的府邸,吃喝比尋常百姓已經好了許多,要是再讓奴婢侍候,實在違背亮的心意,此事務在進言。”諸葛亮現今的府院,除了廚房有兩個老媽子外,也就黃月英身邊有個伺候的丫鬟,除此三人外,也就沒有其它人了。如今黃月英回襄陽探望父親,整個府邸雖然冷落不少,但諸葛亮卻並不孤獨,如今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晚上還要抽時間看書,哪裡需要人伺候,更沒時間享受,所以對於賈詡這條建議,他是一萬個不同意。但賈詡這條建議,卻並沒有半點討好之意,因為在這個時代中,對於諸葛亮如今的身為地位來說,彆說找兩個奴婢,就是找三五個妻妾,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求收藏……求收藏……)鬱悶,,,新……野……新……昌……,這兩個地名也被和諧……搞不懂什麼意思……這還有言論自由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