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拜訪陳矯經過徐庶劉封的清點,諸葛亮這才獲悉襄陽城中,竟然存有大量的物資,光各種甲胄兵器,就多達十萬件以上,另外弓弩羽箭也是堆滿了三個倉庫,至於糧食更是多達百萬石,足可支襄陽三萬守軍一年所需,而且還有各種錢幣不下數億錢。當看到手中的賬簿時,諸葛亮心底都忍不住吸了口氣,暗叫一聲:“發了,這次真是發了。”雖然心底驚呼,但麵對徐庶和劉封,諸葛亮到還是表現的很正常的,在放下賬簿之時,淡淡的笑道:“傳令三軍,每人賞賜百錢,從今日起,放假兩天,但是一定要告誡眾軍,不得叨擾百姓,若有違法軍紀者,無論功勞多大,一律軍法處置。”“諾!”徐庶和劉封對視一眼,欣喜的退了出去,從江陵出征以來,三軍曆經月餘戰事,甚至連除夕之夜,都是在野外營地度過,士兵早就疲倦多時了,趁勝利之時,放假讓士兵在城中走走,確實有利於鼓舞士氣和振奮軍心。畢竟士兵平時在營地,是不能隨意出入走動的,尤其是出征的時候,每日除了作戰,就是麵對死亡,能夠隨意走動的時間,更是幾乎沒有,所以進城後,擁有一天假期,想必是所有士兵都期望的。除了執勤的將領軍士,各部都在放假,但諸葛亮卻沒有閒著,他帶著鄧艾,獨自來到了州牧府後院,探視軟禁在其中的陳矯一家。“在下諸葛亮,特來拜見陳季弼先生。”諸葛亮進入院落,卻並沒有入門,而是站在中庭之中,躬身作揖道。院落之內的幾名孩子,看到諸葛亮進來,都有些畏懼的退到了房簷下,其中最大的孩子,手持書簡看了眼諸葛亮,道:“吾父臥病在榻,容我入屋詢問一聲,是否麵見諸葛將軍。”這名少年正是陳矯長子陳本,雖然年僅十一歲,但卻也長的眉清目秀,小小年紀,卻有幾分書卷之氣。“有勞小公子了。”諸葛亮是來拜訪的,自是不會自持身份,輕待少年郎。陳本推開房門,進入後堂的臥室是,卻見陳矯正在屋內看書,看起麵色,雖然有些愁悶,但卻並沒有生病的跡象。“父親,諸葛將軍在外求見,不知您見還是不見?|”陳本雖然年少,但自幼讀聖賢書的他,卻已經有了忠義之分,父親心中的為難,他心中卻也是知曉三分。“唉,階下之囚,見又如何,不見又如何?”陳矯苦惱的歎了氣,著實有些拿不定主意。“敢問父親,是忠於陛下,還是忠於曹丞相?”陳本正色的詢問道。“某昔日隱居江左,袁術孫策皆禮聘與我入府,為父見其二人,雖為一時俊傑,卻無匡護漢室之心,隨婉拒入了廣陵,投奔與陳元龍(陳登)郡守中,輔助其治理郡治,後徐州動亂,吾入許昌麵見曹丞相,受其知遇之恩,留與帳下效力多年,以為父這些年在曹丞相帳下所見來看,當今漢室天下,已經再無複興之望,曹丞相雄才偉略,有吞吐天下之誌,可惜時運不濟,赤壁一戰,二十萬大軍土崩瓦解,曹丞相雖然表麵沒有變化,但內心必然受到挫折,從此再也無力一統天下矣。”陳矯這話很明白,他最初是效忠漢家天下的,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已經把這份效忠轉移到了曹操身上,但曹操赤壁的敗北,卻又讓致力國家一統安定的陳矯,心中那道天枰失去了平衡。…,“父親既然忠於曹丞相,那請拒絕諸葛將軍會麵吧,吾雖年少,願與父親共下黃泉,相信你我父子之死,諸葛將軍必然會憐我父子忠義,而善待吾母親和弟妹。”陳本小小年紀,卻是剛毅異常。“壯哉,吾兒,有子若此,吾死而無憾矣。”陳矯大笑著上前擁著兒子,竟然讚同了兒子的看法。“夫君,癡兒,汝二人要是死去,妾身獨活又有什麼意義,莫如讓妾身和一乾兒女,一道共赴黃泉,成全你的忠義之名。”剛才一直在門外偷聽的陳矯夫人,聽到丈夫和兒子要以死守節,慟哭一聲,直接闖了進來。“母親……”陳本上前扶著母親,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陳矯剛想開口,卻見自己的幾名小妾,帶著一乾二女,也一道衝了進來,麵對一大家子的哭鬨聲,陳矯原本決死的信心,不由有些動搖了。看到這麵熱鬨的場麵,諸葛亮心裡暗自一笑,上前道:“季弼先生,忘了當初在城頭你我有約在先,城破之時,必來拜訪的,今日亮實踐諾言,特來拜訪先生,季弼先生何必拘泥於俗套禮節,致一家大小不顧呢?”陳矯這一家大小的到來,自是諸葛亮安排的,他在門外等了多時,未見陳本出來,心知其中隻怕有故,遂讓鄧艾入內一探,聽到陳矯父子之間的對話,諸葛亮憐陳矯父子忠義,遂讓鄧艾領著陳矯的幾名妾室和家小,一起來到陳矯麵前哭鬨,絕其自裁之心。“原來是諸葛將軍來了,我說我這一家子,怎麼這般熱鬨。”陳矯譏諷的一笑,卻並未行禮,仍舊一副鐵骨錚錚的模樣。“哈哈,季弼先生果然料事如神,此事卻是亮所為,不過亮的出發點還是好的,希望季弼先生三思而後行,今日叨嘮之處,還望海涵,就此告辭,三日後亮會再來拜訪,若季弼先生仍然堅持,舍棄家人,死忠與逆賊曹操,吾定當成全你的忠義之名。”諸葛亮躬身行禮一拜,領著鄧艾告辭而去。卻說曹操率領大軍西征涼州,在關中西部的安定城外,一戰大破韓遂三萬兵馬,一路高唱凱歌,大軍直驅涼州重鎮天水郡,十萬大軍屯與渭水之南,與天水郡隔河對峙,兵鋒所指,所向無敵,在震懾馬騰馬超父子的同時,也觸動了漢中的張魯和益州的劉璋。誌氣風發的曹操,在渭水南岸接營紮寨之後,立即以天子名義,詔告馬騰父子歸降朝廷,命漢中張魯和益州牧劉璋前來軍前聽調。麵對氣勢不可一世的曹操,馬騰和退回的韓遂,顯得有些猶豫未決,而馬超則一力主戰,決意與曹操大戰一場,以分勝負。馬超的豪勇氣勢,漢中的張魯自是沒有的,在接到曹操詔書是,張魯召集謀士商議一陣後,遂決定派使者前往曹軍大營出使,表示歸順之意,當然此刻的張魯,並不是真心投降,他隻是想暫時穩住曹操,若曹操真的戰勝馬騰韓遂,兵鋒抵達漢中時,他才會決定獻城投降,若曹操戰敗,他自是會依舊做他的漢中之主,半分損失也沒有。益州牧劉璋,在召集謀士商議後,得出的策略,則是與張魯一致,雖然劉璋心知無法與曹操抗爭,但眼下曹操大軍遠在涼州,距離成都千裡之遙,若是憑一紙詔書就投降,那豈不是徒惹天下諸侯恥笑。做出決議之後,劉璋隨即任命自我請纓的彆駕張鬆為使者,前往渭水大營拜見曹操,打探曹軍虛實。張鬆字子喬,益州蜀郡人氏,才學過人,善謀好斷,乃蜀中知名的才子;張鬆臨行前,任職成都令的李嚴,前來送行,在蜀中多時,李嚴早已和張鬆法正等人結識交厚,故張鬆出使,不僅李嚴前來相送,法正也一道前來餞行。“子喬兄,當今天下之勢,已成三足鼎立之勢,曹操雖然勢大,卻無力抗衡荊州諸葛亮和江東孫權同盟,益州雖然富足,卻民富兵弱,進取不足,隻怕非長久之國,今兄出使曹操,若事不濟,莫如去荊州拜訪下諸葛亮,也許能保我益州百姓安定。”李嚴托著張鬆的手,鄭重的囑托了一句。聽到李嚴的話語,法正也點頭道:“正方兄所言甚是,子喬此行,任重道遠,一路保重。”張鬆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跨上馬背,作揖道:“諸兄保重,後會有期。”(二更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