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選秀年齡,其實十五歲弘書都覺得是在造孽,但放在當下,卻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殿下,廢除旗民不通婚之事,臣初看雖覺有些意外,但細想想,此事並不算突兀,想世祖當年,本也有此意,不過當時多爾袞奸猾……”何國宗作為品級最高者,首先發言,他是懂順毛捋的道理的,所以先表達肯定,從順治身上給弘書的這個想法找背書。
弘書對於他提起多爾袞也沒什麼異色,雖然多爾袞死後短短兩個月就從巔峰淪落為最大罪人是政治鬥爭的結果,實際上他對清朝的統一確實有著不小的功勞,但弘書對他並沒有多少好感,未來也不打算像乾隆一樣給他翻案。
不過,以後把這位“叔祖”拉出來多利用幾把還是可以的,弘書一邊聽著何國宗的長篇大論,一邊在心裡預演未來。
“…不過…”
來了,轉折了。
收起心中有了個大概得預演,弘書讓自己認真傾聽何國宗的發言。
“自古以來,女子十五及笄,《儀禮.士婚禮》言: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而從漢以來,朝廷律法皆有規定,女子十三四而嫁……”
何國宗的話沒有出乎弘書對他的預料,仍是一貫引經據典的風格,而這種風格也是如今朝堂上大多數朝臣的風格,換句話說,到時候朝會上反對他的人,肯定會有何國宗這一款。
弘書現在就是要親自給屬臣們演示,到時候該怎麼懟像他們這樣的人。
——抱歉,雖然讓大家大膽提建議,但他根本沒想過修改其中的關鍵性條例。
“何大人所言不錯,不過我們看事情,不該隻看表麵,更該通過現象看本質。從漢朝起,為何朝廷會規定女子十三四就要出嫁成婚?從這些條例出現的時間就可看出一一,俱是天下大亂後人口稀少之時,也就是說,朝廷會有這樣的規定,本質是為了快速增加國家人口,甚至為了增加人口朝廷還會強製令寡婦再嫁,這放在現在是大多數人不可想象的。”弘書淡淡地道,說起這些也並沒有什麼情緒起伏。
“大清現在的情況和他們一樣嗎?不一樣。戶部如今已經開始統計今年的各種數據,據說,今年的人丁戶口大約有兩千七百多萬,比去歲增加了約一百多萬,這意味著什麼?意味咱們大清的人口已經快要達成萬萬之數!而曆朝曆代,由盛轉衰的時間點幾乎都是人口達到巔峰的時候,東漢最盛時人口約五千五百萬,唐最盛時約五千三百萬,宋時四千三百萬,宋金西夏時三國加起來一億三千萬,明最盛時也是約一億五千萬。”
“這些數據說明的是什麼?孤不知道你們怎麼想,但孤以為,這些數據說明的是,這片土地能供養的最大人口數!”
“固然我大清的疆域相比前朝開拓不少,但增加的這些又有多少是產糧之地?在這些前提下,以史為例,我大清如今能供養的百姓最多又是多少?”弘書環視一周,肯定地道,“最多也不可能超過兩億。各位都是孤精心挑選的飽讀詩書之人,應該不會像某些人一樣,真的將一個王朝的興亡隻歸結於皇帝的荒唐吧?而我大清的人口抵達兩億這個關口,諸位覺得需要多久,十年?一十年?五十年?還是一百年?總不可能超過一百年。”
“靜庵,你的術數一向好,你來說一說,需要多久?”
突然被點名的明安圖頭皮一緊,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看似隻是問人口,但就殿下先前鋪墊的那些話,分明是在說本朝的盛衰轉折點還有幾年。
“臣、臣心算不行,一時算不出來。”
弘書微微搖頭,倒也沒有和明安圖計較,直接道:“如果沒有孤令人改良出來的紅薯、土豆、玉米等糧種,或許這個時間會無限接近於一百年,但有了這些糧種,孤敢斷言,不出五十年,我大清的總人口就會翻上去。”
事實上,這個數字他還是儘量往久了說的,他從不低估太平時候底層百姓的生育熱情和能力,要不然後世也不會短短幾十年間,人口就翻了一倍多,這還是在五億的基礎上。
後世許多出生晚的人可能都不敢相信,那個年代,一家兄弟姐妹五六個算少的,七八個正常,十多個的也並不少見。
“這……”尹繼善瞠目結舌,他本來想著避開何國宗的說法,從三書六禮等方麵論證一下十五歲參選太晚的,但現在,他一肚子的腹稿全都忘了個精光,整個人都陷在弘書預設的場景裡。
不出五十年,以殿下如今的年歲和身體康健程度,隻要沒有意外,屆時必定還在位,而他們這些人,如果能長壽一些,也還能在朝堂上站一站……難道要在閉眼前眼睜睜看著自己打造的盛世走向衰落的深淵嗎?不,他不能接受!隻是想一想,尹繼善都覺得心絞痛、要窒息了。